APP下载

交心的谈话

2015-05-12王忠民

甘肃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交心东东晶晶

王忠民

交谈,也可以这样理解:交心的谈话。为什么我们和孩子的交谈不能像与邻居、朋友的交谈那样顺畅呢?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和孩子做到“交心”。通常,我们询问的,并非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更糟的是,对孩子主动发出的邀约,我们常常听而不闻,拒之千里:

“妈妈,陪我建大楼吧!”

——妈妈忙,自己去玩吧!

“爸爸,我们去给鱼鱼喂饭饭吧!”

——爸爸太累了,别再烦我,让我歇一会儿!

“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扮怪兽玩好吗?”

——去去去,大人有正经事儿,没空跟你瞎闹!

……

这是随处可见的父母用来对付孩子的托词。还有的父母,忙着自己读报纸、玩手机、看电视,对孩子只是漫不经心地敷衍几句。这种毫不平等的所谓的交谈,有,倒不如无。因为它所传递出来的倨傲、冷漠和生硬,像一枚枚微小的菌子似的落地生根,经年累月,悄然裂变。等我们有所警觉时,它已膨胀为一道无形的屏障,盘根错节、坚不可摧地矗立在眼前,隔开的,不单是父母与子女双方语言的沟通,更深的,是那遥不可触的心灵问答。

一方面,父母叹息道:

“孩子有什么话都不跟我说……”

“我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

另一方面,孩子也抱怨说:

“爸、妈什么事也不给我讲明白……”

“爸、妈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爸、妈却不听……”

现实中,丛生着类似的种种矛盾: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家长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孩子有话不给家长说,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和孩子交流;家长不了解、也搞不懂孩子感兴趣的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自己的追求南辕北辙……在这种漩涡里,家长束手无策,孩子抗拒逆反,双方的隔膜越来越坚硬。

6岁的晶晶对妈妈说:“妈妈,张老师偏心!今天幼儿园午睡的时候,东东把我的鞋子踢到了墙角,我叫他捡回来,他不肯捡,我就把他的衣服扔到了床底下。张老师知道后光批评我,还罚站,要我承认错误。他为什么不批评东东?”妈妈立马训道:“晶晶,你又淘气了!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了?老师批评你,你首先要看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你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没有一点错误,老师怎么会批评你呢?你看隔壁毛毛,多么听话!……”

“妈妈!你总是帮人家说话,我不要听不要听!”晶晶不耐烦了。

“你不要听我也要说……”妈妈怒气冲冲,开始像往常一样唠叨个没完。

“我只是问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说那么一大堆的话?”

和妈妈交谈总是那么扫兴地收场,晶晶越来越不喜欢与妈妈说话了——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如今,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自己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把父母的谆谆教导当作没有意义的啰嗦,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父母的谈话方式有问题呢?许多父母认为当然是孩子出了问题,其实,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父母总以为,孩子年幼无知,需要严加看管,谆谆教诲。一个“严”,一个“管”,呼啦啦竖起两面大旗,父母即刻变身铠甲将军,颐指气使,随时准备“鞭策”小儿,早已忘了父子、母子之间那弥足珍贵的心灵交流。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谆谆教诲”,在孩子看来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如此,小孩亦同。当父母对孩子发出指令时,往往忽略了这些指令是否能让孩子诚心接纳。如果孩子认为大人的指令不正确,或不一定正确,便有可能不执行,这也就出现了孩子不听话的现象。

如何使我们和孩子共处于没有屏障、相互理解的舒心状态中,是很多父母的困惑。我们常说,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训。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此,当你发现孩子在某些时候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暂且不要急于去训斥、去劝告、去教诲,而需走近孩子,解读孩子,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地去和孩子交心相谈。只有在交心的基础上,你才能读懂孩子的世界,听懂孩子的语言;只有在交心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接受你有益的引导,阔步前行;也只有在交心的基础上,你与孩子之间的交谈才会是有质量、有意义的真正的交谈!

猜你喜欢

交心东东晶晶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Digging for the past
炎热的夏天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The Impact of Dignity on Design Behavior
银亿股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