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报告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2015-05-11甘晓涌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中国梦

甘晓涌

[摘要]90后一代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个社会群体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下进入了大学并逐渐走入了社会,去担负他们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如何培养他们的责任自觉,让他们担负起应担负的责任,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来说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文章结合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写进党代会的工作报告的背景,主要探讨了如何克服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弱点,加强责任实践,强化责任认同,创新教育理念和思路,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方式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获得极大成果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少能体会到饥饿、贫穷和困顿,也很少经历苦难、挫折和打击,长期的顺境生活,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成就感。同时,作为昔日的“小皇帝”、“小公主”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中一直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呵护甚至溺爱促成了他们优越感,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德育长期的剥离使得他们虽然掌握了较多的理论,但缺乏亲身的责任体验,再加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了不吃苦、求回报、懒付出的知行不统一的责任观,缺乏承担责任的自觉性,责任自觉意识淡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首次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写进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凸显了新形势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十八大报告背景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责任自觉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责任认同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一)支持大学生体验社会角色,提升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

“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充当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背负不同的社会责任,角色越多责任越多。每个大学生同样都是不同社会角色的复合体:子女、朋友、学生、公民等。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引导他们对不同角色都要真心投入,细心体味,切实感悟到不同角色中的自己对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不同意义,强化大学生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深化角色认知,从而巩固大学生责任意识。

(二)鼓舞大学生情感参与,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

情感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生成的,人际交流是情感产生的触发器,也是情感产生的源泉。这就需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恋人关系。教导他们在交往中要真心投入,诚信待人,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友爱互助的同学和朋友关系,忠诚专一的恋人关系等,用责任和真诚搭建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人际交往平台,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情感投入,逐步形成一个对责任意识相对稳固的信念力。

(三)优化大学生责任环境,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

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要加强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责任意识培育氛围,以助于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与巩固。一个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环境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環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慢慢形成的,并受到环境氛围的制约。良好的社会正能量和道德氛围可起到启迪道德感悟、激发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厘清荣辱观念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新风尚,引导社会正义,使广大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榜样。

二、以社会实践为渠道,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升华

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说教上,也不能仅仅落实到书面上。“责任意识的形成是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让受教者经常参与到实践中,去亲身感受责任体验,在和他人、和社会的交流中学会如何去承担责任,逐步培养其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自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不只是要向大学生灌输一种思想认识,而且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平台,把认识变为认可。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中,一种责任认知的正确与否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大学生责任意识由抽象的理论感知转化成具体的行为体验,由对责任意识教育的半信半疑到对责任担当的高度认同都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因此,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自觉意识并付诸于行动的重要环节。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有效性

首先,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破除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藩篱。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了主要的道德教育任务,而本该由专业课唱主角的职业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合作意识教育等无论在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都鲜有体现,德育与智育严重剥离,甚至常见专业课教师抱怨德育课挤占了专业课课时的怪象,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边缘化趋势,德育成了一些高校的口头文章,背离了教书育人并重的教育原则。责任意识教育离不开灌输,但对于已具有较高理性认知水平的大学生而言,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道德需求和责任需求,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将责任意识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所有课程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的德育模式,把显性的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其次,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良好互动机制。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大学阶段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承担和发挥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责任意识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去,正确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感和认同感,有效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诱惑和影响。与此同时,家庭也应在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方面全力配合学校,避免溺爱,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让他们明白爱是互相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称的,要他们懂得感恩,学会付出,鼓励他们勇于承担各种责任。另外,社会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接力者,要有效完成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衔接,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创设优化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发和整合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途径,引导和规范社会个体的道德选择,倡导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大力宣传和教育大学生们自觉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应完善责任奖惩制度,加大对失责行为的追究力度,增加失责成本,督促大学生尽快认识和适应责任角色,自觉地将个人发展与奉献社会统一起来。

总之,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面临很多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只要充分发挥社会合力,创新教育理念,在“中国梦”的伟大愿景感召下,新一代大学生必定会担负起社会的重责,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杨程佳.关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

[2]施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以和谐教育为视角[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

[3]孙芳,宋逸成.基于实践育人的物流专业大学生责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02)

[4]李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新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

[5]武小花.以学生干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J].才智.2013(21)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中国梦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