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从量变到质变提高引体向上成绩》一文所想到的

2015-05-11李少群张玉亮卢其宝

体育教学 2015年4期

李少群 张玉亮 卢其宝

摘 要:通过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多年有关引体向上教学的实践认识,在此对《从量变到质变提高引体向上成绩》一文,提以下三点补充建议:采用“反握蹬摆法”让学生引体向上首先实现“零”的突破;让单双杠回归中小学体育课堂 ;中小学生上肢力量锻炼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量变;质变;反握蹬摆法;上肢力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4-0064-02

拜读了张以赛、卢兴勇两位老师撰写的《从量变到质变提高引体向上成绩》一文(见《体育教学》2013年第9期),受益匪浅。两位老师从引体向上“量”的提高和“质”的飞跃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精心设计。尤其是能从完成引体向上动作所动员的主要肌肉群的锻炼入手,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械,如橡皮筋、杠铃片和体操棒等,将一些简单有效的肌肉训练方法,植入体育课堂,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多年有关引体向上教学的实践认识,在此对《从量变到质变提高引体向上成绩》一文,提以下三点补充建议,并恳望得到各位体育同行的批评指正。

建议之一:采用“反握蹬摆法”让学生引体向上首先实现“零”的突破

对于引体向上动作的教学,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首先实现“零”的突破,亦即张、卢两位老师所说的“质的飞跃”。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做到能做一个?两位老师主要采用的三个练习方法依次是:学会摆动;摆动引体向上;单杠跳起引体向上。这也是在引体向上教学中,教师针对初学者所采用的最常用的三种练习方法。运用这三种辅助练习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学生借助“蹬”和“摆”的力量,实现引体向上“零”的突破。我们发现:无论是学会摆动、摆动引体向上和跳起引体向上,或者是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的有人辅助的引体向上,都有其不同的缺陷。例如,对于初次接触引体向上动作而且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而言,要想通过“摆动”达到自我助力的目的,其实并非易事;跳起引体向上,对于体重大而握力差的同学来说,随着蹬地跳起,重心快速升高之后而又骤然下降,由于握力较差,极易造成双手脱杠的现象;而有人辅助的引体向上,由于保护者扶持须用力抱腿或托臀,极易造成练习者嬉笑而分心。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一个引体向上也完成不了的学生,我们摸索采用“反握蹬摆法”进行辅助练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是:两手反握杠,两脚前后开立相距约30厘米,前脚全脚着地,后脚脚尖点地(假设单杠的高度为,学生立于杠下,双臂上举,杠面与其腕部同高或稍低为宜,如果身材矮小或者体重大而握力差的学生,可用一、二层跳箱纵置给予相应的调整)。练习时,前腿脚尖用力蹬地,同时后腿屈腿上摆,至大腿靠近水平部位,与此同时,两臂迅速用力向上拉起,至杠面到下颌部位,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反握蹬摆法”的优点:

1.省力:由于是反手握杠,肘窝对着身体,在做引体向上的动作时,不会像正握那样把身体向后推开而加大重力矩,屈肘时不需要像正握那样上臂经过外展位,可以直接做后伸动作,这样胸大肌和背阔肌所承受的力,就可以更多地由肱二头肌负担。又因为对一般人来说,肱二头肌收缩的肌力相当于肱桡肌的4倍,所以反手握杠更容易让学生引体向上首先实现“零”的突破。这也是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反手握杠可以做三四个引体向上,而正手握杠却连一个都完不成的原因之所在。可见,要让学生实现“零”的突破,增强其自信心,反手握杠是首选。

2.安全:蹬摆助力时,通过曲腿上摆,可以让学生的重心上升得更高,也可以达到更省力的效果。又因为反手握杠避免了正手握杠时,前臂屈腕、屈指的肌群以及屈肘的肱肌、肱二头肌等扭转的开始姿势,也可免除一些由于用力过猛所造成的肌肉损伤。同时,对体重较大握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与正手握杠相比,也相对提高了自己的握力。再加上,由于后腿的上摆也相对缓解重心骤然下降的速度,因此,体重较重而握力较差的学生也不易发生脱杠现象,增加了引体向上练习的安全系数。

注意事项:

1.用高杠练习时,注意杠下要铺设海绵垫,加强安全措施,注意保护。

2.后腿上摆时,要强调屈腿上摆,提升重心。

3.当学生反手握杠能很轻松地完成3~5个引体向上时,可以尝试采用“正握蹬摆法”进行练习,之后逐渐过渡到单独完成引体向上动作。

建议之二:让单双杠回归中小学体育课堂

我们认为,首先要为学校配置足够的单双杠器材,这样,才能满足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才能提高学生练习的频率、时间和练习的总量。其次,要对单双杠教材进行加工改造,淡化竞技性,减少技术性,增加趣味性。目前的单双杠教材,主要取材于一些低难度的竞技性体操,其动作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枯燥而缺乏兴趣,难以调动中小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对现行的单双杠教材,大胆地进行“情感化”加工改造,减少技术性,淡化竞技性,增强游戏性和趣味性,以满足中小学生求新、求趣的运动心理需求。再次要提高单双杠课堂教学的安全性。一方面,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强化保护与帮助的措施和手段,提高课堂练习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加强相应保险、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力争杜绝那种只要体育课一旦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校方就会“不问青红皂白一味追查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就会“喋喋不休,纠缠不断”地让体育教师心寒胆颤的场面。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让单双杠回归中小学生体育课堂”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也才能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放心。

建议之三:中小学生上肢力量锻炼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我们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妨学习和借鉴一下日、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育儿经验,发展中小学生的上肢力量也要从“娃娃”抓起。例如,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就要为孩子们多提供一些低单杠、低双杠、爬杆、爬绳、拔梯、爬梯、推车、摇船等一些重点发展孩子上肢和腰背力量的运动器材,注重对孩子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嬉戏游玩和练习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上肢力量。

总之,引体向上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之一,不仅可以发展中小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耐力,健美形体,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攀爬和悬垂能力,能使人在遭遇危难困境之时,提高自我身体的控制力,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人体摆脱困境的逃生几率。这也是目前引体向上被军队、特警和消防官兵们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而被广泛采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引体向上能力的大小,对于个人今后一生发展的作用绝不可等闲视之。虽然,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上肢力量并非一日之功,而且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但目前我国学生上肢力量羸弱不堪的现状,理应引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以赛,卢兴勇.从量变到质变提高引体向上成绩[J].体育教学,2013(09).

[2]鲁和丰.无锡市中学生引体向上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12).

[3]王卓鸣.体验美国学校体育课 [N],中国青年报,2013,12(09).

[4]董勤广.中日学生身体五项指标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