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5-05-11马欣瑛王海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防治病虫害蔬菜

马欣瑛 王海霞

摘 要:绿色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尽量避免选择化学防治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技术

1.1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季节、蔬菜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优质、丰产、抗病虫及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同时要兼顾本地的消费习惯即市场前景。例如:土壤肥沃的土地应该选择耐肥、喜肥的品种;低洼地块则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

1.2 培育壮秧 首先育苗床土要彻底消毒灭菌,育苗土要保证应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其次,育苗土要富含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包括筛选、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其中,对种子消毒最好采用物理方法,如温汤浸种。播种后,要严格控制苗床的温湿度及环境条件,同时要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以培育壮秧壮苗。

1.3 施肥技术 尽量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重施基肥,如果需要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少用叶面喷肥,并大力推广配方施肥。

2 生物防治

2.1 昆虫防治

2.1.1 赤眼蜂防治 在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等害虫产卵盛期进行放蜂,每次每亩大约放蜂1万头,每次间隔5~7 d,连续进行3~4次。

2.1.2 丽蚜小蜂防治 丽蚜小蜂通过寄生白粉虱,致白粉虱死亡。当白粉虱的密度达到每株植株有0.5~1头时开始释放丽蚜小蜂,密度为5头/株,每次间隔 ,连续进行3次。

2.2 菌类防治

2.2.1 Bt乳剂防治 在菜青虫的卵孵盛期喷洒,每亩用Bt乳剂100~150 mL或Bt可湿性粉剂25~30 g,间隔7 d后再使用一次,防治效果95%以上;在小菜蛾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每亩用乳剂200~250 mL或可湿性粉剂40~50 g,每次间隔5~7 d,连续进行2~3次,防治效果90%以上。

2.2.2 Bt乳剂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防治 菜青虫、小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一般在苗期进行一次防治,定植后间隔3~4 d施药一次,连续使用3次,而后间隔7 d喷一次,整个蔬菜生长发育期需要进行约8次的防治。用量:每亩用50 g。

2.3 抗生素防治

2.3.1 浏阳霉素乳油防治 10%浏阳霉素乳油对螨类触杀作用较强,经检测残留期大约为7 d,同时对天敌没有伤害作用。用法:在叶螨发生初期利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施,每次喷药的间隔期为7 d,连续进行2~3次,防治效果能够达到85~90%。

2.3.2 武夷菌素防治 武夷菌素可以防治瓜类白粉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黑星病、韭菜灰霉病。用法:在发生病害初期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5~7 d喷施一次,连续进行2~3次,会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4 生物制剂防治

2.4.1 混合脂肪酸水乳剂 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也称为83增抗剂,此生物制剂是由菜籽油中提炼出来的。用法:在甜(辣)椒、番茄定植后,用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0倍液进行喷施,可防治病毒病。

2.4.2 抗毒剂1号 抗毒剂1号是由菇类下脚料中提炼出来的,用法:在作物定植后,用抗毒剂1号150倍液进行喷施,可以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例如:利用太阳高温及紫外线的作用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越冬虫卵及土传病菌等;利用温汤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利用害虫自身的趋避性对害虫进行诱杀或驱赶,;利用黑光灯诱杀甘兰夜蛾、地老虎等害虫;利用糖醋及性诱剂等诱杀小菜蛾、烟青虫等有害昆虫。

4 化学防治

尽量避免选择化学防治,当没有达到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指标时,坚决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当达到的时候要及时用药,以提高药效。一定要慎重选择化学农药种类,严格用量,并适时喷药。在蔬菜上使用农药,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同时要确保施药时间的准确,保证合适的间隔期及适合期。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有针对性的施药蔬菜上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选择品种,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同时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时间及次数。了解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确定用药时间;根据蔬菜田病虫害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宜的用药剂量、方式和次数,坚决禁止随意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病虫害蔬菜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蔬菜也“疯狂”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