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技术
2015-05-11万宝国
万宝国
摘 要: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技术能提早育苗、争积温、促早熟、增产增效,从根本上解决了品种生育期长和无霜期短的问题。
关键词: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技术
我省属于高寒地区,水稻生产往往受到早春低温、回暖缓慢以及倒春寒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水稻生产安全系数降低,加之由于生育天数有限,造成一些优质中晚熟水稻品种得不到大面积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效益农业的发展。水稻大中棚钵体旱育苗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说此种技术是一项实现我省水稻优质高产的突破性技术措施。
1 大中棚的分类
1.1 钢骨架大中棚
这一类是由钢管和钢筋焊接而成的骨架,然后再进行整体安装。此类棚的规格一般高约1.6~2.5 m上下,跨度一般约6~10 m,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时一定要将基础坐牢,以防被大风吹变形。这类大中棚的优点是,建造起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管理,而且采光性能好,坚固耐用。不足之处就是建造成本较高,据测算,100 m2的建造成本约1000元左右,再就是钢管上经常滴落的水锈容易烧苗。
1.2 原子灰大中棚
此类大中棚是利用一种特殊材料如发电厂的粉煤灰等物加工成型的棚架,骨架表面光滑,坚固且不易变形,抗拉和抗折性强,本身还蓄热保温,采光也不错。其成本方面能比钢骨架低两成左右。
1.3 竹木结构大中棚
这一类的取材比较广泛,成本也低,不到钢骨架的一半。不足之处就是使用年限较短,一般3~4年。
2 大中棚的建造
钢骨架和原子灰类型的大棚因其是预先制定成型的,所以安装建造都比较容易。现仅就稻农一般常用的成本低廉的竹木结构大中棚做一简要介绍。
2.1 地点选择
如果本田离家较近,可选择在自家庭院健棚;如距离较远就得选择秧田地。大中棚的理想位置应该是地势平坦、高岗干燥、向阳背风、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壤偏酸且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地。如果是没有旱田的纯水田区,可选择高床育苗,也就是利用稻田水渠主埂,挖好截水排水沟渠,整平加宽到2 m以上,高出田面30~40 cm左右的高床,进行旱育苗。
2.2 建造规格
大中棚应南北走向,高度在1.6~2.5 m,宽约6~8 m,长度根据本田的面积定。选用的竹木材料要表面光滑,以免损坏农膜。棚内中间的立柱要与棚同高,立柱顶端不要加横梁,以防横梁和防风绳磨坏棚膜。棚内立柱间距根据当地春季风力的大小和土质疏松情况而定,一般为1.7~3 m。另外,还要做好防风障,备有防风网、拦布绳及防寒草帘等设施。
2.3 扣棚
播前12~15 d扣棚,增温解冻。棚膜应选择0.08 mm以上的防老化蓝色膜,不能图便宜,不然会因其破损影响育苗,结果得不偿失。扣膜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既要考虑到通风条件,还要考虑防风能力;既要考虑到方便管理,也要考虑农膜的成本。
3 钵体旱育苗
3.1 选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力强及分蘖力上等的偏穗重型的优良品种。品种是旱育稀植的前提保证,只有熟期适当,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在高温时段快速抽穗,确保在气温下降至13℃之前安全成熟。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 d,但不要暴晒,以免因稻壳破裂感染病害。筛选后进行泥水比重法,即用黄泥水或盐水进行选种,捞出秕谷,将沉淀的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用施宝克浸种消毒,水温保证在15℃~17℃之间,时间在1周;浸种后30℃~32℃条件下破胸,当80%的种子破胸后将水温降至25℃左右进行催芽。催芽要求一快、二短、三齐,也就是在2 d之内迅速出芽,芽长1~1.5 mm达露白,总体上整齐一致。
3.3 做床
做床可分为秋做床和春做床。秋做床可缓解春季作业紧张度,抢农时,有利于床土风化,保证适时早播。如果是春做床,则应当棚内土壤融化10 cm以上时开始翻地做床。翻地前要均匀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土壤细碎,清除杂物。做床时应注意苗床的宽度与摆放秧盘的组合宽度相吻合。
3.4 配制营养土
旱田土与腐熟的猪粪按2∶1比例混合堆制,经过筛后加入壮秧剂混拌。如561孔钵盘,每公顷稻田大约用400盘,每个秧盘约用2 kg营养土。
3.5 播种
播前床土要浇透底水,钵盘穴底要与床面贴紧,不要有空隙,每穴播2~3粒。如人工播种,先将营养土装入钵体盘孔穴三分之二,用细眼喷壶轻洒水,待土沉实后,开始均匀撒播,随后覆土0.5 cm,最后封闭灭草,盖好地膜。
3.6 秧田管理
首先要注意防止棚内温度过高造成弱苗,其次是防止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三是防止温度剧烈变化引发立枯病。秧龄一般为35~40 d,育成4~5叶平均带一个分蘖的大秧。大中棚以密封保温为主,由于土壤表层往往会出现一层硬盖,影响出苗,所以已经发现要立即打碎,并轻洒水再用薄土覆盖。苗出齐后要立即撤去地膜。
秧苗1叶1心期时,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2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23℃之间;3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18℃~20℃之间。注意水分管理,尤其是钵体盘抗旱能力相对较差,更要注意随时补水。秧苗1叶1心期就要通风炼苗,促下控上。通风时间和通风量要根据温度的变化灵活掌握,插秧前4~5 d如没大的降温可昼夜通风。
防病以防立枯病为主,秧苗1.5~2.5叶期喷敌克松,每平方米2.0~2.5 g,稀释800倍,然后再加人工业硫酸,调pH值为2~3,喷洒苗床,过后再用清水洗苗,并浇透水。2叶期应在追肥一次,每平方米施尿素10 g,兑成100倍液喷施于苗床,施后马上用清水浇透。如若前期除草效果不理想,可在1.5~2叶期用20%敌稗乳油,每平方米1.5 mL稀释60倍进行喷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