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唠叨脑子灵

2015-05-11王凌云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4期
关键词:家务事不安全感脑细胞

王凌云

几句话能说清的事却说个没完没了;家人不小心犯个小错误,就喋喋不休;明明没话要说,也能借个话题即兴发挥……一直以来,“唠叨”都被贴上“惹人烦”的标签,然而对于老人来说,爱唠叨或许是件好事。

首先,老人不断说话,表明大脑灵活。人类大脑用进废退,每次说话都需要经过逻辑思考,进行语言的提炼和组织,多说话可以刺激大脑细胞,使之保持活跃、兴奋,可有效推迟大脑的衰老进程。如果说话太少,大脑中专管语言的区域兴奋度就会减弱,不利于大脑的健康运转。有些老人总没话找话,说明他的思维不间断,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认知障碍症。

其次,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再次,唠叨有利老人心理健康,让人少生病。有些老人总把不顺心的事埋在心里,日积月累,就变得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容易使神经系统和脏腑功能失调,让疾病趁虚而入,如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肿瘤等。而意义简单、琐碎的语言有助于老人释放压力和不安全感,潜在的抑郁都通过语言释放出来,老人身心更健康。

最后,爱唠叨说明老人愿意与人交流,避免了与外界隔绝,这是一种十分健康的心态。

所以,家人不要因老人唠叨而厌烦,相反,要鼓励不爱说话的老人多开口。对于一些家务事,多让老人发表看法,使老人充分参与。对一些特殊情况则要警惕,比如,老人突然喜欢自言自语,说话啰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或答非所问,言语内容支离破碎,丧失阅读能力等,这可能是认知障碍症的先兆。

(摘自《人人健康》)

猜你喜欢

家务事不安全感脑细胞
为大鼠移植人脑细胞
本期导读
脑细胞消失记
我们的家务事
不安全感:追溯简易房与避难所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中荷小夫妻啼笑皆非的“家务事”
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