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ECDS直连转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015-05-11王莉
王 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在银行票据业务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电子化。商业银行间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一般简称为ECDS。其系统总体结构[1]分为ECDS国家处理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和ECDS前置机三层。其中,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与前置机之间进行报文交换,前置机与人民银行ECDS系统进行报文交换,最终实现行内应用系统与人行ECDS系统的业务处理。由于行内主机与前置机系统之间的通信,报文格式均不相同,所以行内系统要自行开发,以实现商业电子汇票系统中前置机与各商业银行行内系统间业务信息的格式转换及安全传输。本文主要从行内主机与前置机系统之间的接口研究入手,设计并开发商业银行电子汇票直连转换系统,以实现与人行ECDS直通式业务连接。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码制转换
整个商业银行电子汇票系统采用规定格式的数据包处理各种业务往来,即人行汇票业务前置机系统接收和发起的业务报文码制其系统字符集是ASCⅡ码。而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主机一般采用的是AS/400,它所使用的码制是EBCDIC码。这两种码制在编码方式及数据传输上,原理都不一样。因此本文设计研究的直连转换系统,除了要考虑行内系统与人民银行电子汇票系统的连接,而且最重要是要考虑这两种码制之间的转换问题。见下表1。
表1 码制转换表
1.2 通讯传输[2]
在行内系统与人民银行电子汇票系统之间的业务往来上,其批量业务占据大半。批量业务类数据在通讯层的传输,由于一次传输的数据量过大,容易造成网络上数据挤压或丢失。本文设计的直连转换系统,它能把从行内发出的批量数据在该系统内进行分段处理,然后再把它们发往前置机。在此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通讯错误而造成数据的丢失。同时,考虑到如果发生数据的断点,系统可以采取重发数据包的机制,尽可能的避免由于往包通讯错误造成的通讯回应报文的丢失,从而减少行内往包的重发次数。
对于分段传输的数据包,到达前置机接口后,再组合成批量原始数据与人民银行电子汇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最后,其回应结果经前置机返回。这时,直连转换系统再调用前置机接口的结果统一转换成通讯回应报文,并及时将结果返回给行内进行处理。对于有些银行使用消息中间件作为通信介质,其数据传输的性能将依赖具体的通讯中间件。
1.3 报文过滤
在具体处理银行汇票业务往来时,有些往行内发来的数据包,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重复性工作等原因,并不需要及时给予回复处理,而是采取在行内堆积大量数据后,最后一次性处理的工作模式。
对于来包数据的重复性筛选与过滤,该直连转换系统可以根据来包的报文种类进行分类处理,并标注报文批号。以此来设置来包报文的过滤功能,把属于配置文件类型的报文屏蔽掉,而使它不再发往行内,减少重复性处理。
1.4 程序监控
对于金融业来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保证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由于设备技术故障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运行风险,需要为本系统提供监控报警模块。该模块主要体现在客户端的设计上,可以分配专门权限的操作员(仅能做监控功能)登录系统客户端,对系统平台进行操作监控,对不同的操作进行不同的预警值设置,对不同的预警,选择不同的预警方式。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设计的原则[3]
(1)电子汇票系统采用大集中模式,服务器设置在总行。
(2)系统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可采用Active/Active或Active/Passive两种方式。其优点:操作系统上的高可靠集群软件,配置冗余,消除单点故障,以保证整个系统连续可用性和安全可靠性。但如果主机、网卡、硬盘控制卡、硬盘或网络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套备用元件上重新工作,若是主机发生故障也可以切换至备份机上继续应用系统的运行。
(3)系统采用独立数据库的方式,数据库存放在磁盘阵列上。
2.2 系统推荐配置
根据银行的业务量(2年内达到的峰值),并充分考虑到其他系统的接入需求和银行的发展,建议最低采用以下配置要求,见下表2。
表2 电子汇票系统推荐软硬件配置表
2.3 应用系统设计架构
2.3.1 应用设计架构图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设计,可接入各种行内系统为其子系统。在综合业务平台端的设计上,则采用B/S模式,实现前台与后台的连接,其应用设计架构如图1。
图1 应用设计架构图
2.3.2 系统设计说明
(1)银行票据类业务操作均采用通用的B/S架构[4],即银行客户端以IE浏览器的方式登陆服务器。银行客户端分为管理操作客户端、业务操作客户端两类。管理操作客户端主要处理系统的各类管理信息,主要包括系统运行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信息管理、日终处理等管理性操作。业务操作客户端主要指对前台票据类业务的处理。
(2)本系统为独立的系统,即有独立的数据管理功能,对数据的处理在系统内进行实现。对于需要交互的数据,采用与其他系统的报文通讯的方式实现。
(3)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设计,可接入各种行内系统,比如行内账务系统、行内信贷审批系统、网上银行系统等,其中每个接入的行内系统将在平台中通过子系统的方式进行实现,通讯方式可以使用MQ、CICS、Tuxedo、Socket、API等。
(4)本系统与人民银行电子汇票系统的对接,将通过ECDS的单一前置机系统,用API函数实现直连式的业务处理。
(5)采用严格的权限控制,操作员的使用权限通过该系统进行配置。
(6)采用严格的日志管理,操作员的每一步操作都将被记录,并可生成相应的操作报表。
(7)实现严格的对账功能,主要包括与第三方的对账、与行内账务系统的对账,对于错账的处理系统提供冲正的功能。
(8)系统将根据银行方的要求,出具相应的统计报表,以方便银行方的清算。可对各种统计性的报表进行处理并打印。
3 系统测试
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通讯层的数据传输,所以其测试只能通过平台端界面的数据流通为依据。下面通过该直连转换系统业务层端的界面测试结果举例说明:
(1)系统登录
用户在客户机上打开web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电子商业汇票直连转换系统的网址,确定后显示系统登陆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登录界面
用户在对应的界面之中,先选择所对应的分支机构,接着输入用户代码和口令,再点击登陆按钮,系统就会自动检测用户的合法性。如果通过检查,则登入系统,否则自动弹出“非法用户”对话框。
(2)用户管理
主要是行内各级操作员对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用户进行操作,如增加新用户,修改用户信息,删除,以及重置密码等。如图3所示。
图3 用户管理界面
4 结束语
从以上各图所展示的界面数据可以看出,该系统的通讯层设计,能基本满足各大商业银行的电子汇票系统的应用。通过该电子汇票系统,可以有效的跟踪票据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有助于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制止违规承兑与违规贴现等不法行为,同时克服了纸质票据易遗失和易损坏等缺点。另外,对于系统登记的纸质票据,能够有效的抑制假票与克隆票等犯罪行为,从而减少票据案件的发生,便于提高各商业银行的内控能力。在技术上,使之成为全套且功能独立的票据业务管理外挂子系统,并成为全行票据业务交易与综合管理的有效平台。
[1]杨 洁.商业汇票业务进入电子化时代[J].中国金融电脑.2010(02):21-22.
[2]毛 健.银行票据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苏州:苏州大学软件工程,2005.
[3]李长河,江中保.自助银行终端前置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10):149-150.
[4]于会军.基于商场收银POS一体化前置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