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11蔡媛婷陈永熙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检出率量表心理健康

蔡媛婷,陈永熙

(1.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上海20023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

引 言

学生心理状况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末开始,大量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国内关于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主要聚焦在小学和初中衔接的相关年龄段中,这些研究对学生从小学向中学过渡提供了重要信息。但这些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所采用研究测评量表不尽相同,并不能为我们实际应用提供较多经验。初三毕业班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理上,初三学生已迈入青春期,随着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更趋向成熟;在学习生活上,初三学习在整个中学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不但要面对中考和自招考试压力,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的期望。因此如何使初三学生正确应对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以及社会年龄的增长而协同发展,如何使他们顺利度过初三这一关键时期,是初三毕业班教师乃至所有中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和引导对于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健康心理可以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形成健康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还可帮助学生克服初三阶段所遇到的各种艰难挫折,是学生成功完成初中学业并继续深入学习的保障。也正因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 “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初三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正确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选择学校初三毕业班学生,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诊断量表[1]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以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为针对性地缓解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我们选取学校初三年级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统一测试,经过研究人员培训的班主任教师担任主试。

2.方法

对所有学生用MHT量表进行测试。MHT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其中8个内容量表分别测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各有15个项目,其余各有10个项目。总分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的程度和广度。每个内容量表得分为8分以上表示明显存在问题,总分65分以上被认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即为异常。[1]

我们根据中国学龄期儿童体重指数(BMI)[2](P97~102)及 WHO1997年建议,对学生根据BMI进行分组:BMI≥28为肥胖;24≤BMI<28为超重;BMI≤18.5为消瘦;18.5<BMI<24为正常体重。排除内分泌、遗传、代谢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3.统计方法

统计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学生及调查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362份,由学生在课堂上填写并回收,共回收问卷362份,回收率为100%。在所有问卷中,剔除项目回答不全以及效度量表大于或等于7分者共计10份,实际有效问卷352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其中男生218名(61.9%),女生134名(38.1%)。学生平均年龄为14.7±0.6岁。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

在352份有效问卷中,心理健康问卷量表得分大等于65分者共计4名,占有效问卷1.1%,提示相关学生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情绪较严重,其中男、女生各2名,各占50%;其余348名学生得分小于65分,其中男生216名(62.1%)、女生132名(37.9%)。具体心理健康问题见图1。

3.性别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我们比较性别对学生心理状态影响(表1)。结果表明,男女生在总体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所有学生进一步分析表明,男女生在自责倾向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其他各分量表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状况比较

4.体重指数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

图1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

随着近来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文献报道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需要分析BMI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我们将学生分为三组,消瘦组(129名,占所有学生36.7%)、正常BMI组(202名,占所有学生57.4%)和肥胖及超重组(31名,占所有学生8.8%)。结果表明,肥胖和超重组学生在总体心理异常检出率以及自责倾向上较其他两组学生显著偏高(p<0.05),肥胖和超重组学生较消瘦组学生在对人焦虑检出率上显著偏高(p<0.01),详见表2。

表2 不同BMI学生心理状态比较

5.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比较

为了比较家庭影响,我们首先比较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及心理状况比较。结果发现,两组学生在MHT各量表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6.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比较

为了观察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我们按学生考试成绩年级排名次序选取前、后四分位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两组学生在心理异常检出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学习成绩排名前四分位学生在学习焦虑(p<0.01)、对人焦虑方面显著低于后四分位学生(p<0.001)。

表3 学习成绩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表

三、讨论

1.心理诊断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不但可促使学生相对协调、充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将来能正确面对来自学业、社会的挑战。因此,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诊断量表是掌握和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常用心理诊断量表根据其特点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症状取向心理诊断量表,本研究所采用的MHT量表即属于本类量表,同类型量表还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等;第二类为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量表;第三类主要为心理健康素质量表。[3](P44~47)目前,国内使用频率最高的中学生心理量表依次为SCL-90、MHT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均为症状取向心理诊断量表,这些量表主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进行筛选和诊断。虽然上述三个量表在国内使用频率最高,其在实际使用中仍有各自特点。有学者指出,SCL-90在实际使用中更适合存在心理问题人群,而对于正常人群其测定存在一定误差,无法反映被试群体整体情况。[4](P81~8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虽然是我国自主研发心理诊断量表,但部分学者认为在量表研制时取样局限于若干省份,在国内推广存在一定局限性。鉴于上述原因,我们选取MHT量表进行检测。

2.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1.1%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该数据低于姚鑫山等报道的9.1%,[5](P32~34)而与陶龙翔等[6](P57~63)所报道的2.5%接近。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姚鑫山等研究采用SCL-90量表,与本研究等所采用的MHT量表不同,SCL-90量表更注重神经症状为主心理障碍,而MHT检测主要集中在慢性焦虑与情绪障碍方面;此外,姚鑫山等调查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与本研究时间相距较远。从这两点可以看出调查量表的选择及被试者所处时代和环境差异对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影响,因此,从研究实际出发选取合适量表对正确判断学生实际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发现,本研究中初三学生以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而非在其他年级学生的研究中所显示自责比例最高。[7](P348~351)该结果与初三学生面临毕业升学以及自招考试压力密切相关,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初三学生的压力,造成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学习焦虑症状。此外,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占本研究心理焦虑中第二、第三位,这两者均属于焦虑症状的症候群,往往与学习焦虑躯体症状密切相关。通过本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初三学生心理问题与学生在毕业阶段的学习压力相伴出现,这些压力不但来自学校,也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人,且主要表现在学习和适应方面,多数属于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8](P16~30)这些心理焦虑若引导教育及时、合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或消失;但若处理不当则会加重,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因此,对于初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不单纯是学校工作,更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协同干预,我们前期建立的“家庭—学校—社会心理干预模式”则是针对这种情况的一个很好探索。[9](P40~42)这样可从源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及耐挫力,通过建立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3.影响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素

在本研究中,我们没有在男女学生中发现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研究指出,我国不同地区总体上女性青少年心理焦虑程度较男性更为严重。[10](P211~219)该结果与本研究不完全一致,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研究对象不一致有关,以往研究涵盖初中至高中阶段我国多个省市学生,而本研究主要聚焦在沿海发达地区一所初级中学初三学生,两者被测对象在异质性方面前者显著大于后者,且不同研究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对本研究心理内容量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女生在自责倾向上检出率较男生高,而其他心理量表上与男生无明显差异。考虑到本研究对象为初三学生,该时期男女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因青春期关系而显示出一定差别。女生由于性格脆弱、情感活动丰富等原因,在面对压力时显示出更多的自责倾向等焦虑特点。该结果也为我们正确处理男女学生心理焦虑问题指明了重点。对于女生性格中更多的脆弱性,进行引导和疏解时应更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同时根据学生对心理疏导的反应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提醒我们,虽然初三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日趋成熟,但对其心理焦虑方面仍需根据不同性别进行有的放矢的疏导和教育。

除了性别之外,最近有研究报道,肥胖对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存在一定影响。目前肥胖已成为青少年成长中最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发现肥胖或者超重对儿童及青少年在认知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影响。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肥胖或超重学生在整体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上显著高于正常体重或消瘦学生。进一步分析发现,肥胖和超重学生在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方面检出率较高。探析原因,我们认为肥胖和超重学生因体型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常受到其他同伴嘲笑或排斥,同时这些学生因灵敏度及机体耐力等原因造成体育成绩显著低于正常体重学生。这些负面因素往往对肥胖和超重学生自尊心造成损伤,使得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存在较高检出率;同时,肥胖或超重学生也时常为自己体重感到懊恼,特别对自己无法顺利完成体育课程并取得满意体育成绩而存在自责,因此这些学生自责倾向检出率较高。这方面结果告诉我们,对初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单靠心理教师、班主任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包括体育、生理等诸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同时结合家长、同年级学生一同努力才能使得学生走出困惑,化解心理上的纠结。

必须承认,目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成绩排名对学生各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就包括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年级排名前、末四分位数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年级成绩排名等手段在目前无法暂时取消,但是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面对学生焦虑进行疏导和帮助。一方面,我们可注重树立正确教师观念,尽可能避免过多来自教师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尊重同伴,学会正确看待成绩着手,避免来自同伴间对自信和自尊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家长改变观念,树立起“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理念,避免给学生过多压力和负担。这样,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构建起心理干预模式,提高对学生心理干预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影响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环境、个体等诸多环节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若要改善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缓解心理焦虑,心理辅导和疏导固然是重要手段,但还需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进行多角度协作,才能解决初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样学生心理状况才能得到改善。初中教育只是基础教育一部分,而基础教育的目的则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11](P25~26)希望本研究能对此提供实践经验和基础。

[1]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

[3] 王婷婷,马和民.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0,(6).

[4] 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

[5] 姚鑫山.上海市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5,(92).

[6] 陶龙翔,张倩,杜松明,郭婧,刘伟佳,潘慧,胡小琪,马冠生,孙晓红.北京、上海和广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15,(44).

[7] 张劲松,金星明,周雪典,沈理笑,黄红,沈晓明.上海市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

[8] 刘建中.健康心理[A].黄敬亨.健康教育学[C].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9] 李英,王运调,章健华.家庭—学校—社会心理干预模式的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10]姚应水,康耀文,龚伟志,陈燕,郑丽.不同性别青少年mht量表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

[11]唐盛昌.从明天的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5,(2).

猜你喜欢

检出率量表心理健康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