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05-10李直李珂牛文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呼气阻塞性疾病

李直 李珂 牛文燕

运用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直 李珂 牛文燕

目的 运用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8例)。干预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自干预6个月后, 干预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值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两组患者自干预1个月后, 干预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延缓肺功能逐渐下降的速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病, 病情迁延, 严重者长期咳嗽、咳痰, 随着病情迁延进展, 临床症状加剧肺功能下降, 使患者劳动能力逐渐丧失, 直接影响生存质量, 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呼吸科2013年1~1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 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 对患者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心理调整、生活常识、呼吸功能锻炼、家庭用氧等多方面的综合指导, 并于出院1周, 及1、6、12个月进行随访。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疏导 由于长期疾病缠身患者可有消极、悲观、紧张、烦躁甚至绝望等情绪, 护士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 给予耐心疏导, 消除其思想负担, 家属应关心和鼓励患者并给予积极的诱导, 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疾病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不能彻底治愈, 但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增加功能锻炼, 来减少发病次数, 延缓病情进展。缓解期应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

1.2.2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进行了解 当机体抵抗能力减弱时, 反复受吸烟、感染、寒冷、过敏等因素的刺激,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当慢性炎症蔓延至远端累及细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 会造成气体排出受阻。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 要针对疾病的诱因加以防范。

1.2.3 常用药物指导 教会患者观察常用药物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痰的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 可选用祛痰药及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于痰液排出。

1.2.4 氧疗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 帮助患者改善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氧疗, 包括给氧方式、氧气流量、每日吸氧时间、疗程等, 家庭氧疗应为低流量持续吸氧, 吸氧浓度应<29%, 流量约为1~2 L/min, 每日吸氧时间至少10 h以上。

1.2.5 生活指导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 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避免粉尘、烟雾等有害气体的吸入, 慎养花草及宠物。应适当进行体育活动, 生活有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多餐, 宜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增加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瘦肉等, 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绝对戒烟, 因吸烟可加重支气管黏膜组织损伤和痉挛。避免被动吸烟, 尽量少去有感染源的公共场所。可用凉水洗鼻来增加鼻腔的耐寒能力, 洗鼻1~2次/d, 不仅可以清除藏匿的污垢和病菌, 同时可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外界寒冷空气的适应性。在寒冷季节和气温骤变时注意防寒保暖, 防止感冒。每年冬季来临注射流感疫苗。

1.2.6 呼吸功能锻炼 该方法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 选择正确的呼吸方法, 可以增强肺部肌肉活动量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最佳途径。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 支气管痉挛和感染就会持续存在或加重, 所以要训练有效地咳嗽。方法是将两手臂屈曲放在两侧胸臂下部内收加压, 同时腹肌用力收缩, 躯干略向前倾, 深吸气后屏气片刻, 再用力咳嗽, 这样很容易将痰液排出口外。在练咳嗽的同时还应该练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的上下运动为主, 肋间肌运动为辅的呼吸方法。呼吸时全身放松, 气沉丹田, 长呼深吸方法。用鼻吸气, 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嘴作吹口哨形, 呼气时瘪肚子。细呼深吸,呼比吸长。用鼻吸气的目的是使吸入的气体加温、加湿、过滤, 从而减少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 作缩唇状口型呼气, 能相对增加气道内压, 从而能克服气道阻力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患者在进行腹式呼吸时, 一定要注意放松全身肌肉。呼气时要使腹部尽量下陷避免用力, 吸气时间要比呼气时间稍长,每次吸气后不要立即呼气, 要稍停后再呼气。腹式呼吸锻炼掌握动作要领后,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最终形成一种呼吸方式。

1.3 观察指标 通过监测两组患者FEV1%变化情况, 比值越高, 肺功能下降的越慢;通过圣乔治呼吸问卷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分数越高, 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EV1%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自干预6个月后, 干预组FEV1%值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自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FEV1%变化情况(n, %)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x-±s, 分)

3 讨论

FEV1%是反映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的指标。随着患者气道阻塞严重程度的加剧, 患者的肺功能也呈下降趋势, 且肺功能的下降是一项不可逆的病理过程, 因此更能代表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示疾病的预后。本结果证实, 即使健康教育、用药、氧疗、呼吸功能锻炼等的综合治疗也无法改变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逐渐下降的趋势, 但是可以延缓其下降的速率。

圣乔治呼吸问卷主要用于评价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问卷设计包括症状、活动能力以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三大部分, 它能有效地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比干预前降低, 说明生活质量比干预前有所提高;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是在下降的, 可见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模式虽然不可以改变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的趋势, 但是它可使下降趋势减缓, 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39.

[2] 钟南山, 姚婉贞, 徐永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319-32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3-1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183

2015-01-14]

250011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呼气阻塞性疾病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