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的应用分析

2015-05-10郭斌覃茂林江少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控制性外伤性脏器

郭斌 覃茂林 江少坚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的应用分析

郭斌 覃茂林 江少坚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 依据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 将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5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组, 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患者的抢救治疗,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pH值、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狼疮抗凝物(LA)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pH值、体温、PT、LA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9.52、10.48、14.89, P<0.05)。结论 损伤控制理念在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 为临床更好的救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

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是临床急诊科常见的损伤,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其逐步变成最为常见的创伤[1]。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很容易出现休克和持续性的出血, 随着病情不断变化, 会加重生理紊乱, 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 将其进行临床分组, 对照组20例, 其中男11例, 女9例, 年龄16~72岁, 平均年龄(41.7±10.1)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 刀刺伤5例, 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13例, 闭合性损伤7例;观察组30例, 其中男18例,女12例, 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42.6±11.0)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 刀刺伤9例, 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8例。两组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急救措施, 针对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常规的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 建立静脉通道, 导尿。给予常规性的治疗, 休克患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1.2.2 观察组 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患者的抢救治疗, 通过简单、有效的措施解除患者的致命性威胁,根据重症监护的原理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改善性治疗, 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 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特点, 综合患者耐受能力和自身状态, 制定分期手术计划, 进行后续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pH值、体温、PT、LA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pH值、体温、PT、LA情况:观察组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pH值、体温、PT、LA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9.52、10.48、14.89,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H值、体温、PT、LA情况

表1 两组患者pH值、体温、PT、LA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pH体温(℃)PT(s)LA(mmol/L)对照组20 7.3±0.2 36.2±0.3 12.1±1.2 1.4±0.4观察组30 7.0±0.2a35.2±0.4a16.5±1.6a8.5±2.1at 1.73 9.52 10.48 14.89 P>0.05<0.05<0.05<0.05

3 讨论

急诊主要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 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的病症较重, 对医务人员的要求高, 在进行大的医疗行动(如手术)后比门诊更容易出现意外, 甚至失去患者的生命, 医护人员就可以给予及时的救治和护理, 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有自身的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可能是交通事故引起的[2]。由于目前生产力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类型和程度密切相关, 损伤越严重, 伤情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是针对严重创伤患者, 将常规的复杂、完整的手术策略进行整理, 重新制定分期手术的方法, 从而进行各个简单、快捷的操作, 维持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生理机制, 有效的对重症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伤情进行控制, 避免重症创伤患者进一步恶化, 促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机和机会, 然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手术方案[3]。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是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机体复苏的一个部分, 不是急诊救治的终结。其通过简单有效的操作, 促使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致命性的损伤, 如动脉大出血、腹腔污染等尽快得到处理, 以抢救生命作为第一步, 通过重症复苏来终止死亡三联征的恶性循环, 促使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创伤能够应激性储备, 提高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耐受能力[4]。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对于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引起的多发性病例损害较为适用, 特别是可以将患者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者的生理机能, 是将整体和局部共同兼顾的逻辑思维[5]。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抢救生命:①通过填塞、结扎、压迫、血管栓塞等方式控制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引起的致命性出血;②控制感染, 进行快速修补、简单结扎、放置引流、残端封闭的方式控制污染;③对于开放性的损伤进行简单的缝合, 强调快速、有效、简便[6]。第二阶段是ICU复苏, 主要包括患者体温的恢复, 对凝血功能障碍者进行纠正, 有效的通气支持, 采用扩容、吸氧、血管活性药物及碱性药物的应用来纠正酸中毒, 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整体损伤的评估, 降低漏诊率。第三阶段通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深入的解剖重建, 对再次手术进行整理和计划。对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中抢救生命时间和计划再次手术的时间把握是损伤控制理念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50例患者临床资料, 依据是否实施损伤控制理念,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pH值、体温、PT、LA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损伤控制理念在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 为临床更好的救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外伤性腹腔脏器损伤方面的应用效果明显, 患者预后恢复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志祯, 梁亚鹏, 尹其翔.损伤控制理念在重症高处坠落伤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临床急诊杂志, 2011, 12(1):32-36.

[2] 郭明刚.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消化道溃疡穿孔中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6):150-151.

[3] 吴彩军, 李春盛.医源性高钠血症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 21(8):474-477.

[4] 李宁.外科新理念:损伤控制性手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1):28-32.

[5] 胡艳东, 王晓阳.ICU 危重患者并发高钠血症50例临床分析.临床急诊杂志, 2006, 7(5):241-242.

[6] 陆朝阳, 孙备, 姜洪池, 等.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18例体会.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13):9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70

2015-01-06]

528476 中山市大涌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控制性外伤性脏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