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

2015-05-10杨浩昌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规模系数

杨浩昌,李廉水,刘 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

杨浩昌,李廉水,刘 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本土市场规模;技术创新;地区差异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李廉水等提出技术创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 “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的转变[1]。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以此来驱动经济长效发展。实践证明,我国实施的以 “市场换技术”的传统战略没有换来技术,我国企业依旧缺乏技术创新能力[2]。与此同时,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高速的经济增长,推动了本土市场的迅速扩张,并且这种市场规模的比较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3]。那么,我国能否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继而驱动经济长效发展呢?如果能,那么不同地区的本土市场规模,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也不同,即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这是本文所要集中讨论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于本土市场规模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Krugman提出的本土市场效应理论: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当两个国家进行不同产品贸易时,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会产生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4]。之后,学者们这一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Davis和Weinstein通过对日本40个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市场规模的增加将会促进地区生产率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5]。Desmet和Parente提出市场规模越大,其越容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6]。Blume和Sood研究表明市场规模的增加将会促进药物的技术创新[7]。Bonilla等通过对经合组织发动机专利的实证研究,得出市场规模会促进发动机效率的创新活动[8]。

国内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徐康宁和冯伟通过构建模型并基于案例的分析,提出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合作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2]。张国胜通过案例研究,得出本土市场规模能够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9]。陈丰龙和徐康宁通过基于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本土市场规模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10]。冯伟等通过基于2006—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11]。

上述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于本土市场规模与技术创新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相关研究视角多限定在理论推导、案例研究以及产业层面,对地区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深入探讨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地区差异。因此,本文以中国30个省级地区 (统计数据不完整的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没有包括在内)为研究样本,不仅着力于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

2 理论分析及假说

下面,我们先对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

(1)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形成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一般来说,地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地区的生产规模,提高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形成规模经济。一方面,使得地区内很多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聚集在一个部门或企业内生产;另一方面,也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聚集在该地区。企业或生产要素在该地区的聚集,有利于知识或技术的溢出,即形成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从而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2)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产生Porter溢出。随着地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地区中企业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这使得相关企业之间为了生存,保持或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的竞争。Porter提出竞争能够有效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12]。因此,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产生在竞争效应下的知识或技术的溢出,即产生Porter溢出,从而促进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基于 “干中学效应”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术的外溢。地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地区内企业借助本土市场规模作为与国外企业合作创新的筹码,通过共同参与研发,充分地汲取知识或技术的外溢,即有利于基于 “干中学效应”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术的外溢,从而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2]。

综上所述,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可用图1予以描述:

图1 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提出理论假说1: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其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为此,基于假说1,我们进一步提出理论假说2: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

下面,我们基于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3 实证检验

3.1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基本上可归结为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为了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度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必要引入上述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因此,我们把计量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其中,Innovation为技术创新能力;HMS为本土市场规模;Pinput、Finput和Insti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下标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其他字母则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其中地区为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

下面,我们对计量模型中各变量的理论基础和指标做简要说明。

(1)技术创新能力。彭向和蒋传海提出与专利数、新产品项目开发数等指标相比,新产品产值实际是以每个创新的市场价值为权重的加权和,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创新的数量和质量[13]。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用新产品产值作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

(2)本土市场规模 (HMS)。借鉴Weder[14]的研究,用地区总产值减去出口额加上进口额来衡量各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用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中间价进行折算。预期,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的影响。

(3)科技人员投入 (Pinput)。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科技人员投入越多,则该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越丰富,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我们以R&D人员全时当量来表征一个地区制造业的科技人员投入。预期,科技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的影响。

(4)科技经费投入 (Finput)。科技经费投入也是影响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活动投入状况。我们以R&D经费投入来表征一个地区制造业的科技经费投入。预期,科技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的影响。

(5)制度创新 (Insti)。North提出制度创新也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好的制度选择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选择将可能抑制技术创新[15]。因此,我们将制度创新纳入考虑。借鉴刘军等[16]的做法,用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制度创新。预期,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的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2013)、国研网宏观经济数据库。

下面,我们对各主要变量的数据特征做简要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指标的描述统计

3.2 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总体实证检验

为了得到较为可靠的结论,我们参照国内外学者的通常做法,分别采用固定效应 (FE)、随机效应 (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FGLS)进行估计。分析软件选用Stata12.0。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总体实证检验结果

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 (chi-值为12.35),因此,我们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之间选择随机效应[17]。也就是说,根据Hausman检验,随机效应的结果优于固定效应。通过比较方程2和方程3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FGLS)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3的结果是稳健的。

通过观察方程3中解释变量系数的估计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 (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当本土市场规模增大1%,技术创新能力将提高0.3107%,证实了我们提出的理论假说。这表明我国可以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以 “市场促创新”的方式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而驱动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

(2)科技人员投入正向影响技术创新 (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当科技人员投入增加1%,技术创新能力将提高0.1590%,与预期一致。这表明科技人员投入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科技经费投入也正向影响技术创新 (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当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技术创新能力将提高0.5857%,与预期一致。这表明科技经费投入也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制度创新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 (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证实了North的观点和我们的预期,并且由影响系数大于其他解释变量可知,制度创新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我国要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巨大飞跃,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3.3 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分地区实证检验

下面,我们分别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为考察对象,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地区差异。

借鉴刘军和徐康宁[18]的研究,以西部地区为参照组,引入地区控制变量East和Central,重新进行计量分析。计量方法和分析软件与前文保持一致。其中East为东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东部地区时,East取值为1,为其他地区时,East取值为0;Central为中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中部地区时,Central取值为1,为其他地区时,Central取值为0。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见表3。

表3 分地区实证检验结果

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 (chi-值为14.46),并且通过比较方程5和方程6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因此,根据前文所述,我们认为方程6的结果是稳健的。

通过观察方程6中解释变量系数的估计值,我们可以得出: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766,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3167 (该系数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的系数与东部地区虚拟变量的系数之和),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855(该系数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的系数与中部地区虚拟变量的系数之和),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都能促进技术创新,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由此可见,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同时,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均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此外,从系数大小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小于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但大于科技人员投入,在所有解释变量中,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

(2)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也越大。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大力培育和开发本土市场规模,形成规模化的本土市场。如前所述,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在我国各地区,应大力培育和开发本土市场规模,形成规模化的本土市场,特别是本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应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契机,通过结合自身市场的比较优势,深化分工,扩大内需,开拓具有广阔前景的农村市场,提升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挖掘本土市场的 “内需潜力”,进而形成规模化的本土市场。

(2)加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投入,发挥人才和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推进作用。如前所述,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投入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显不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各地区应加大科技人力投资和科技经费投资的力度,通过社会—企业—大学的有机结合,采取如社会办大学、企业办大学以及产学研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从而提高科技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经费投资,发挥人才和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推进作用。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如前所述,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各地区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从而大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而驱动地区经济的长效发展。

[1]李廉水,杨浩昌,刘军.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2):121-129.

[2]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58-67.

[3]张国胜,胡建军.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J].财经科学,2012,(2):78-85.

[4]Krugman 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 950-959.

[5]Davis D R,Weinstein D E.Market Size,Linkages,and Productivity:a Study of Japanese Regions[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1.

[6]Desmet K,Parente SL.Bigger Is Better:Market Size,Demand Elasticity,And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10,51(2):319-333.

[7]Blume-Kohout M E,Sood N.Market Size and Innovation:Effects of Medicare Part D o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3,97:327-336.

[8]Bonilla D,Bishop JD K,Axon C J,et al.Innovation,the Diesel Engine and Vehicle Markets:Evidence from OECD Engine Patent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2014,27:51-58.

[9]张国胜.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一个理论构建式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4):26-34.

[10]陈丰龙,徐康宁.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5):44-56.

[11]冯伟,徐康宁,邵军.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产业创新机制及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55-67.

[12]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M].Watertow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13]彭向,蒋传海.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1,10(3):913-934.

[14]Weder R.Comparative Home-market Advantag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xports[J].Review ofWorld Economics,2003,139(2):220-247.

[15]North D C.The Rise of the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16]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31(6):191-198.

[17]张卉.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8]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10): 65-72.

(责任编辑 刘传忠)

Im pact of Home M arket Scal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Yang Haochang,Li Lianshui,Liu Jun
(China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ese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2003 to 2012,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homemarket scal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The results show that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scientific&technical personnel and funds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re under control,the homemarket scale affects positively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hich can serve as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making use of the huge homemarket scale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n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novation driven;Region-specif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impact of homemarket scal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inter-regional are different:the larger of homemarket scale,the higher promotion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mbiningwith the fact that the homemarketscal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eastern region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entral&western regions,which can deduce that the inter-regional dispariti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continue to grow.

Homemarket scal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gional differences

F062.3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1731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1CJL0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0YJC790169),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2T50509,2011M500094)。

2014-04-24

杨浩昌 (1989-),男,江西南昌人,管理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制造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规模系数
基于符号相干系数自适应加权的全聚焦成像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声 明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简 讯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打雪仗
规模之殇
过年啦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