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产业将走向高度国际化融合
2015-05-10张向辉
本刊记者 张向辉
合理的油价是支撑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条件。但自2014年6月以来,全球油价却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跌,导致巴西、北海、美国、墨西哥、中国等全球重要的海工市场,都相继出现船东撤单或者租家“难寻”的情况,海工行业风险加大。作为海工领域“新生代”的中国企业,如何在市场寒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上层楼?带着这些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集集团副总裁、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于亚。
记者:全球油价市场遭遇“滑铁卢”,挫伤船东和油服公司积极性,一些海工企业也受到“连累”,遭遇撤单,如何看待当前这种形势?
于亚:目前对于海工市场来说肯定是冬天,行业风险明显加大。“冬天”虽然来临,但是市场需求依然存在。船东或在推迟,或在观望,一旦船东有需求、下订单,船厂如何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建造完成,以来弥补之前计划的滞后和推迟,这就对海工企业的按时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越是在投资慎重的时候,船东越要选择有成本优势的精品,选择高品质产品。
记者:决定海工平台价值的因素有哪些?
于亚:首先,平台要以很好的性价比支持船东获取租约,以综合成本优势应对当前低租金的挑战。其次,平台要以质量为船东提供价值。好平台就应该像德国造的汽车,性能高,质量好。平台也一样,在日租不变的情况下,好的平台10年、20年之后还可以有好的作业表现,余值也超出预期。一个企业思考的是如何使平台在全生命周期内都有很好的价值表现。
记者:此次油价下跌,对来福士影响有多大?
于亚:此次油价下跌,对油气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影响都不小,也包括我们。但半潜式平台建造周期长,我们有持续的订单,所以更关心的是2017年、2018年的油价预期。目前的油价下跌,使海工行业进入深刻调整期,进入“淘汰赛”阶段。经过调整后,行业结构和企业取向会有很大变化,做高质量、走精品路线的企业会多起来。在“新常态”下,面对压力实现逆势增长,没有高质量、高技术,是很难生存长久的。这不是产业造成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记者:公司承接了很多挪威北海的订单,在满足挪威规范、标准方面有什么心得?
于亚:挪威北海标准的要求非常高,更注重环境和“以人为本”。要充分理解和消化、吸收规范、标准的内涵。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的确如此。对我们来说,质量是第一位的,不仅仅是观念和态度,也是持续的积累和投入。不能抱有“玩猫捉老鼠”的侥幸心理。整个团队,从内心来讲都想做高品质产品。
记者:能否举个例子?
于亚:2014年11月交付,同时取得DNV和CCS船级社双船级证书的COSL Prospector 上有电缆85万米,全部采用高标准接线鼻子,配备专用工具接线。几号电缆对应几号钳子、接线鼻子,必须精确到位。这个工程光电缆上的标码就有20万个,这不是小数目,而且需要百分之百对号入座,不能出错。还有船上居住舱内的布置,包括床、灯具、洁具、五金件等都需要充分考虑舒适度、品质、空间等,这些都不是合同所能覆盖的,是企业自身的质量定位。
记者: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是如何管理和控制的?
于亚:这里有一个记录,这艘船的总重是2.680万吨,重量偏差控制在50吨内。MC(机械完工)4.6万个,MCC(机械完工确认)820多个,把控和保障每个点质量到位,全部在系统中存档,如果用标准文件夹装订文件的话,可以装满两个40英尺集装箱,并且全部都可追溯。这种“海量”和可追溯,是一种保障。
记者:打造精品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于亚:海工产业,从设计、采购、生产整个链条来说,高品质的基础是设计水平和工艺保证,还有项目管理的能力和经验。如果整体上理解不够,仅靠局部去突破是行不通的。重视基础设计,在经过前几年的技术积累和突破之后,现在也尝到基础设计的甜头。公司与企业和大学组成的协同创新联盟,并且已在部分产品上拥有了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初步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机制,具备了一些核心能力。
记者: 目前,山东七家海工核心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打造“产学研融用”平台,其目标是什么?
于亚:海工是一个长产业链条、需要很多配套的一个产业。如COSL Prospector这个项目,设备和材料需要3万种,供应商700多家,需要强大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合作。配套企业之间存在有很强的共性,各自的客户也有很强的共性,可以形成互补。那么,在一个聚集区内,组成联盟,将供应链全部聚集在一起,形成区域优势。一起协调创新,实现高效配置,可以形成更大的产业优势。
七家企业都是国内领先企业,七家企业聚集资源的速度肯定要快于一家企业,资源实现充分配置。最终,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达到欧洲标准,而是一群企业达到欧洲标准,从而带动几百家企业都达到标准,产业集群的效应才会显现。我们常说到一个词“异军突起”,在今天产业调整中,首先要看龙头企业的异军突起,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升级。这样产业结构、产业层次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记者:目前,工信部出台了《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它被业界称为“白名单”的出台,您认为它对企业和行业有何影响?
于亚:“白名单”,打个比方可说是更像一个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进了“白名单”,说明高考过线了,有机会上大学了。但上了大学能不能成为好学生,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海工行业,企业发展是有层次的。正如在篮球队中,需要有姚明、易建联,各自的位置都有人打。海工行业也是一样,各个层次都要有领先企业。关键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色。
记者:你怎么看中国发展海工的比较优势?
于亚:我们发展海工拥有两个比较优势:一是后备工程师优势。全国12所重点海工造船院校每年的毕业生至少6000名,而新加坡不会超过300名。二是装备基础、制造业基础、配套基础、软件基础有优势。外延的话,能源需求、能源开发的优势和外汇储备优势,这些是韩国与新加坡所不具备的。
记者:如何看待海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于亚:做强做大海工产业不会一蹴而就。未来更多的将是产业的高度国际化融合,资源的全球配置。区域色彩不再突出,没有绝对的界限。欧洲有设计和装备优势,中国有建造和配套优势,建造经验反馈设计,设计又指导建造,越来越融合在一起,不断循环优化。中国企业的全球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们发展的关键是开放和创新,加快提升设计和配套能力,实现逆势增长和与国际融合。当然,过程中离不开我们的专注和坚守,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