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

2015-05-09朱晓冉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色彩情感

摘  要:色彩,对于绘画来说,就如同眼睛对人的作用一样,在绘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色彩语言是它的“眼睛”,对于民族绘画的有效表现至关重要。工笔花鸟画在中国历史悠久,色彩演变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诉求。本文主要从精神上、情感上、表现上、发展上展开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探索。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色彩;文化;情感

作者简介:朱晓冉(1991.02-),女,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花鸟。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1

一、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历史之旅

中国的花鸟画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彩陶花纹上看,就有很多生动的动植物图像。如鱼、鸟、花枝、树木等作装饰的纹样;到青铜时代,又有龙凤,蝉象等作为装饰。以后又在玉器、漆器、陶瓷、纺织品、画像石、砖刻、墓葬帛画、壁画、建筑上都可以见到概括生动的花鸟纹样。早期的帛画也已开始具有五色的丰富性,《人物御龙图》画中,除人物之外尚有龙、白鹭和鲤鱼,以单线勾描完成,以平涂和渲染的色彩为辅,画中偶用金粉、白粉点缀,已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秦汉时期花鸟画的表现范围更加广泛和普及,在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漆器、陶器上都描绘刻画有鹤、鱼、龙、神鸟、花草、嘉禾、牛马之类的生动形象,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唐代,花鸟画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唐的边鸾,善画花鸟,妙于上色,精妙之极。韩干、伟偃、韩滉是专擅画马、牛的名家,有《五牛图》、《照夜白》、《牧马图》等真迹传世,被誉为“神奇磊落,稀世名笔”。五代的花鸟画承继了唐朝的传统,进入了成熟期,两位花鸟大家:徐熙与黄筌,使花鸟画走向成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而使五代花鸟画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南北宋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其所表现的情趣,意境,艺术技巧与中国传统美学所倡导的审美意识高度相符,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如崔白的《双鸟戏兔图》等花鸟形象生动传神,用笔较为奔放灵活,墨色干湿互见,设色淡雅。

元代的花鸟画,由于文人画思潮的影响,墨花墨禽画勃兴,工笔重彩退到次画地位。当时具有较大影响有钱选、王渊。明代的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明代画风工整艳丽的花鸟画家,以边文进,吕纪最为杰出。清代的花鸟画风格形式多样,各放异彩,不仅继承了上一代的传统,而且富于革新创造,令人耳目一新。任熊、任颐、任熏诸人,吸收了陈洪绶和前代名家的优点,画面清新明快,工巧而富有韵味,基本上属淡彩风格。

二、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审美取向

(一)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体系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一件作品在构想时,对造型,构图,色调等都应紧紧围绕着“意境”而开展。所以,在画家笔下所描绘的万物,是对大千世界的认识、体察与抒怀,也是画家所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个性美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若长时间以原有的面貌在人们的视觉和脑海里,反复的程式化出现,会落入在艺术上平庸和视觉疲劳的窠臼。例如,在某些传统工笔花鸟画中,存在刻板平实,欠灵动虚化,色彩单调少变等问题。我认为深入大自然是创个性美的一个法门。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唯有到大自然中去多观察、体悟,用带有自我个性的独特审美眼光去发现新的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三)构成美

“美”产生于变化之中,没有变化不可能生动。在同一中求不同一,即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变化统一”是构成美中最基本的法则。比如用色,“色彩所含的共同成分越多,它们彼此区分的程度就越小”。追求自然美是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原生态的东西,它具有天然质朴,纯真无饰的天性。一个工笔花鸟画家,他的作品中应体现和追求的是天籁之音,“画贵自然”是画家唯美意识的高格之境。

三、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的运用

(一)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

中国工笔花鸟画十分重视色彩的运用。色彩的运用和行使如果不符合艺术规律,也只是颜料的积聚罢了。工笔画中要施以重色,那色彩就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了。中国画的色彩既单纯而又有变化,再加上固色之间的对比,墨色的配合,背景空白的衬托,达到画面单纯、明快、华丽,而富有节奏及韵律感。色彩的处理,可以根据作者自己的感受、意图、情感,在对比、统一、调和的处理中,进行合理的搭配。如用墨画叶,用朱砂画竹,用石青石绿、赭石画石等。历史上一些著名工笔画家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及借鉴。色彩对于中国工笔花鸟画来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色彩的运用上,既尊重传统,又突破传统的局限性,改进传统的缺点,才是对色彩的真正掌握。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

21世纪,在多元化文化影响下的工笔花鸟画,已经由传统形态发生蜕变,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色彩的运用也随心所欲,表现的情景更生动、活泼,更细腻、优美。这也得益于今天开放型的社会赋予了艺术家最大限度的个性化、自由化。工笔花鸟画家是带着内心的真情实感由衷的创作,因此,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色彩语言的运用,极大促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的发展。

结语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前人浩瀚的心萃精智,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为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吸取更多的艺术营养,愿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充满更多、更加丰富的色彩语言,开创出更广阔的工笔花鸟天地。

参考文献:

[1]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2]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3]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 哈尔滨: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色彩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神奇的色彩(上)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