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美学与消费时代的疏离

2015-05-09李盼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4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重构

摘 要:随着人类审美活动在经济社会的介入,新兴的市场环境使得传统美学与现代消费社会的审美经验日渐疏离。在以技术生存为内核的现代生活面前,美学陷入了无力苍白的尴尬处境。面对这样的情况,传统美学如何进行转型,以及如何与消费时代进行有效融合,构建消费时代的美学理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美学;消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重构

作者简介:李盼,女,1991年3月25日出生,汉族,四川射洪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3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B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2

人类进入消费社会以来,新的审美体验与审美现象的层出不穷,使得传统美学的理论体系失去了解释的效力。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显示出日益加深的隔阂。固守着乌托邦式的审美信仰的传统美学,忽视了消费时代的审美前提,将技术与审美绝对性地划分为两级,以致在消费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中失语,陷入尴尬的境地。

一、何为传统美学

美学自古希腊以来就是哲学的一个门类。1750年鲍姆嘉通创Aesthetics一词,意为感性学或感觉学,将美学定位为“感性的科学”。

在传统社会,审美与生活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组成。日常生活中,实用与审美是两个区别分明的领域:前者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工作、生产、学习;后者属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人们进行专门的审美活动,精神的创造与享受活动,为不同的目的所制约、规律和要求。在传统世界,审美艺术领域,以直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标,是一种非功利的,专属性的精神活动。而生活领域是一种功利性的领域,这个领域以功利追求为主要目的,是一个充满利害、算计和理性的世俗的领域。在此时,艺术领域与生活领域是充分分化,各自自律,且相互之间界限清晰的两种不同领域。

传统的审美领域规定了艺术的自律性——为艺术而艺术,独立自足,不受生活,功利,政治,宗教等非艺术价值的支配和制约。艺术自律性坚持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性、独立性,不受生活侵扰的纯洁性,由此产生了专业的艺术家,纯艺术信念,同时还产生了许多专业的艺术规定与技巧以及专业的艺术趣味和有难度和高度的艺术作品。此时,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下里巴人的艺术是一种通俗的艺术,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不合格的业余的艺术,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精英的,上流的艺术。艺术由此产生“界”,形成“艺术界”这一专业领域,将艺术与生活明显区分开来。

艺术与生活的分离,相应地产生了一种知识——美学。

人类的精神活动可划分为知、情、意三种类型。知,是指客观的认识;情,是指情感,对人、物的感觉;意,指意志,人在意志的驱动下的目的性活动。而美学,就隶属于情感,感觉领域,是对感觉的完满的研究。

康德的三大批判,为人类的认识、实践和情感三大领域立法,呼应了以自律为口号的传统美学。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将审美判断与认知判断、实践判断进行对比判断,从而为审美活动立法。

审美判断不是判断一个对象的客观属性,而是客观对象与自身审美感知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非利害性,非功利性的行为。“非功利而产生愉悦,非概念而普遍有效性”,这是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的逻辑边界,审美领域也由此成了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一个不能用政治,道德,经济,科学等去干涉和衡量的领域。

实践领域遵循法律和规则,而审美领域的人是完全自由,自发,感性和随心所欲的。实践领域的世俗性以及审美领域的非功利性,使得审美成为了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对立面。而这一切,在人类进入消费社会后,被快速打破。

二、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社会主导形式发生变化,由生产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在生产主导型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尺度,人对自然的征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和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到了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消费的能力,需求与消费之间出现新的不平衡,供大于求,生产主导演变为消费主导。消费主导意味着有消费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有利润才有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只能积极创造消费,寻找市场,营销活动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空前突显,人类由此进入消费社会。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得消费关系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型社会,人类作为政治身份而存在,而在消费型社会,人类以一种交换关系而生存。资本家、商人将一切关系具体化、模板化、形式化,分解为可以消费的范型。为满足精神需要、生理需要、政治需要的服务无处不在,消费也无处不在。日常生活,精神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活动成了人类的根本活动。

威尔斯在《重构美学》中,指出了当代人类社会的一种突出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周遭普遍地出现了一种审美化的浪潮。居家、环境、穿着、用品等被空前的美化,随处可见的都是审美对象,富有艺术性。在消费社会之前,审美与生活是相互分离的,日常生活中,实用与审美是两个区别分明的领域。而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购买动员的重要性的突显,艺术与商品的结合,也愈加频繁。审美态度被直接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充满,艺术活动的场所也远远逸出与大众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馆,而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审美状态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审美化,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弭,审美与日常生活合二为一。

费瑟斯通曾指出,消费时代审美的内在含义就是指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问题。在这一阶段,“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與再生产过程,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1”

审美在传统社会所具有的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在消费时代已然变质。传统美学的批判解释也已经失效。消费时代的审美设计,实则是通过商品的文化赋值、产品的营销定位、商场的策划、广告的设计等一系列审美与消费交融的手段实现的。

三、消费时代的美学重构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通过对美和审美经验,对艺术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美学介入,让人性通达真善美的自由境界,让社会抛弃陈腐与堕落,走向文明和谐的审美状态。审美作为一门人学,应该着力于人类生命本体的诗性建构,引导人类向终极之维迈进。然而,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经典美学所承付的人文精神正在悄然淡化,美学开始遭遇泛化和殖民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彻底否定了康德关于“审美非功利”的思想,并放弃了对感性欲望的合理规诫,甚至有鼓噪欲望的嫌疑。鲍姆嘉通在创立美学时就说,“美学的目的是使感性认识本身得以完善,并且还应该避免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即丑。”他认为,美学是涵盖“一切感性认识的科学”,可见美学最初是以感性认识的完善为目的。美学作为感性学的价值意义在于它能够以审美的精神规范感性,使感官在诗性的陶冶中变得纯粹而高贵。而消费社会的利比多经济学、技术理性和欲望哲学共同催生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却造成了欲望的过度和滥觞。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由于放弃了对感性的合理规诫,而导致了美学精神的缺失。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审美与消费“联姻”形成的消费社会独特的文化景观。生产者通过技术来打造商品美丽的外观,同样的商品,愈是漂亮的包装则愈吸引人,消费者也在各种审美公共空间流连忘返。“审美化”几乎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的组织原则。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不再单单是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多的是为商品符号价值付款。正因为这样的审美消费负载了太多的物质文化因素,而导致审美成为了资本与权力的合谋,从而丧失了传统美学中的非功利性原则,使审美主义脱离了自由和平等的文化语境。日常生活审美化被赋予了太多物质方面的因素,能够为这些因素付款的,更多的是富裕阶层、都市白领和中产阶级等消费群体。这个群体因为拥有文化资本和物质基础并在消费活动中培植了审美消费的趣味,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真正主体。作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最终却放弃了等级质询,将之作为普泛化的大众审美趣味和审美潮流,屏蔽了日常生活的差异性。正如毛崇杰所说,“日常生活审美化之肯定命题遭遇到的全部尴尬就是,它遮蔽了在现阶段不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差异以及人们美的观念上的分歧,即抹杀了大量与非人化联系的非审美的东西,把悖论式的东西平面化地掩埋于过多透支的超前欢愉之中。”2

作为一名后现代主义美学家,威尔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态度并不如传统的美学家般保守,但對当今审美泛化所带来的混乱,也持批评态度。在康德,尼采等前人的基础上,威尔斯明确地提出了“认识论的审美化”这一美学重构的观念。将认识论也审美化,有利于人们理解审美因素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扩散不是美学概念的实效,而是美学在消费时代的复兴。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也不能故步自封,在威尔斯看来,当今的美学应该是“跨学科”或是“超学科”的,美学的研究应该综合多种领域,而不是如传统美学一般,仅将艺术作为研究对象。

威尔斯把美学的跨学科性建立在当代人文学科普遍的根本性结构的转变基础上,这样既使美学的拓展有了理论的可能,同时也得到了现实的支撑。对美学的跨学科的拓展和多元化的原则的倡导,让威尔斯将美学从狭隘的艺术、美的牢笼里解放了出来,成为了消费时代的美学重构的范本。

注释: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版,第4页

[2]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吴兴明:《美学如何成为一种社会批判:从哈贝马斯的省思看批判理论价值论设的失落》,《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

[3]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陆扬:《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

[5]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