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染”法:论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纳与创新

2015-05-09杜爱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创新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点染: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纳创新;项目编号:2013-GH-417。

摘 要:本文对比赏析了“点染”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主义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并得出结论:意象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技巧, 但并未一味模仿, 而是吸纳和创新了这一手法, 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

关键词:“点染”法;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主义诗歌;吸纳;创新

作者简介:杜爱平(1982-),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2

1. 引言

意象主义是发生在1909年至1917年间, 反对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诗风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意象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了灵感源泉, 敏锐地把握了中国古诗的画意:直接呈现当前画面。意象主义同样注重意象的直接呈现,强调诗歌要展现足以打动读者的意象。通过借鉴中国古诗的表现手法,意象主义诗人成功地将中国古诗中的艺术因子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从而改革了传统英美诗歌, 开出了意象主义的硕果[1]。

2. “点染法”:意象主义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纳与借鉴

“点染”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技法,即“画的主体用点笔或清晰的线条勾出,背景用染笔出之,点缀景物与着色晕染,谓之点染”[2]唐诗宋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是对绘画技法的借鉴吸收,“点”即点明情感道理, 使读者了然于胸;“染” 即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道理。

中国古典诗歌的“点染”艺术,符合意象主义诗人的诗学主张,成为他们学习的典范,许多意象主义诗人因此创作出意象生动、语言凝练而意味深远的诗歌。值得注意的是,意象主义诗歌虽然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手法,但由于文化的异质性和意象主义诗人的创新, 两者在审美效果上呈现出明显差异。

3. “点染”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主义诗歌中的审美表现

“点染”法在唐诗宋词中的运用有一定规律,点与染之间的关系亦灵活多变,包括先点后染,先染后点,开头一点、通篇皆染,通篇皆染、篇末一点,点少染多,染少点多等。

3.1 先点后染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点出异土生活孤独凄然的主旨。一个“独”字凝聚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两个“异”字道出了作客他乡的感受,漂泊如一叶浮萍。佳节是团聚的日子,充满对家乡的美好记忆,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十分自然了。后两句着力渲染“少一人”的缺憾。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不在其中。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兄弟共度佳节,自己独在异乡的处境也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思乡之情呼之欲出。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山神》:“翻腾吧, 大海一 / 卷起一排排尖耸的松柏 / 让你那汹涌的松柏猛烈地拍打 / 我们的山石。/ 把你的绿色扔向我们。”

诗歌开篇点题,很形象地把森林和波涛汹涌的大海联系到一起。宽广森林中,一排排尖耸入云的松尖幻化成一望无际、咆哮汹涌的大海,林浪和波浪重叠,呈现出一幅美丽壮观的山景图。形象的动词“卷起”、“拍打”、“覆盖”合力渲染具有活力的绿色景观。诗人捕捉到了群山林海的神韵,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松涛之中。

3.2 先染后点

宋代李清照的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用烘托的手法描写暮春,开篇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便展现出一幅衰败的春日景象。风吹花落,百花盛开的景象已荡然无存,烘托了一种悲凉气氛。一片萧条景象又好似眼前艰难处境,幸福生活一去不返,所以才日晚“倦梳头”。一个“晚”字一个“倦”字,表达了词人内心极度苦闷和百无聊赖。三四句进一步抒写内心悲苦和缘由:春光依旧,但丈夫已故去,自己流离失所,国事今非昔比,睹物思人,悲痛断肠。一个“休”字,道出心中的万般无奈。下片对上片进一步抒发,虽然已是晚春,但双溪春光尚好,词人打算“泛轻舟”以遣心中苦闷。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绪。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将愁绪推到高潮,夸张地形容“愁”用小船都载不动,悲愁之至,感人肺腑。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海伦》:“那洁白的脸上沉静的眼睛 / 她伫立之处 / 橄榄色的柔和的光彩 / 还有那双洁白的手 / 整个希腊都痛斥 / 她微笑时倦怠的脸 / 而当她的面颊变得更加倦怠,更加苍白 / 就会更加恨她 / 想起曾经的快乐 / 和曾经的不幸 / 希腊毫无感情地看着 / 这个神的女儿,她是为爱而生的 / 看着她冰冷的美丽的脚 / 看着她那最纤细的脚踝 / 他们会真的爱她 / 但只有当她躺在 / 松柏环绕的墓地化为白骨时 (高晶 译)

海伦是希腊神话里最美的女人,但是为了她,希腊与特洛伊陷入十年战乱,似乎是她的美丽造成了灾难。所以人们有理由痛斥她,她永远也得不到希腊人的原谅。人们冷酷地看着海伦,直到她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直到她死去后才尽情爱她。整首诗处处烘托海伦的美,极力渲染希腊人的恨。但在诗人眼中,海伦就是美与爱的象征,故而在结尾处,诗人以象征坚贞的松柏来反衬所谓战争祸水的海伦的无罪。

3.3 开头一点、通篇皆染

王维的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诗人别出心裁,以静写动,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景物,却通过写动,更加凸显了春涧的幽静。桂花花瓣细小,但微小的“花落”细节竟被感觉出来,一方面说明诗人内心闲静,另一方面也因这夜晚的静谧和山谷的空寂。在这春山中,万物都陶醉在夜的宁静里,因此,当月亮升起,银辉洒满空谷的时候,山鸟竟惊觉起来。鸟惊,一是因为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寂静,故而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同时也因月光太明亮,使幽谷在月出前后瞬间发生景象的变化,使山鸟对月出感到新鲜。动的景物反能取得静的效果,同时也给人以逼真传神的感觉。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寡妇春怨》:

“我的庭院是哀愁/那儿初生的嫩草/依旧灼灼欲燃,像往常一般/可是今年却以/冷冷的火焰包围我。/我跟丈夫共度了/三十五年。/今天李树一片白/满树累累的花朵 / 累累的花朵,曾压低樱桃树枝/而今替不少灌木丛染色/一些染黄,一些染红/可是我心中的悲伤/比繁花更强烈/因为虽说它们/一度是我的喜悦/今天我向它们注目/转头却将它们忘记。/今天儿子告诉我/在远方郁郁林木边缘/青草地上他看见/一棵棵白花树。/我觉得非常想/去那里/陷入花深处/沉人树旁的沼泽里。”

诗歌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为寡妇的小院定下“哀愁”的基调,接着通篇以自然景物来对比反衬寡妇的心情。开头“初生的嫩草”和“白”、“黄”、“红”等颜色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然而在寡妇看来,这景色是清冷悲伤的,反衬出她内心的孤苦。萋萋芳草盖满庭院,却无法覆盖寡妇心头的忧伤,鲜亮草色如同火焰,激起了她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在诗歌中间,寡妇再次抒发了心中积聚的满腔悲哀,尽管春色满园,但是春天浓艳的色彩远不如她对亡夫的思念强烈,远不能抚平她心中的创伤。结尾部分的两个排比句深切表达出寡妇愿化作尘土和春泥,与丈夫同生共死的强烈愿望。

3.4 通篇皆染、篇末一点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诗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景物看似孤立, 没有必然联系, 却共同渲染了一幅萧瑟景象,让人倍感凄凉,更因篇末“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而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景物看似彼此无关,游子的情绪却是连贯的, 统帅和贯穿了一切景物, 使它们都带上了此时此地的特定情绪。不事张扬, 不强加任何观念的描写, 原滋原味, 更能引人入胜【3】。

艾略特的诗《序曲》(I):

冬天的黄昏降临 / 伴随着路边的牛排味, / 六点钟。/ 燃尽了的烟头的一天。/ 此刻, 突然而来的阵雨覆盖/围绕脚下败叶的 / 肮脏碎屑 / 和空地上的碎报纸; / 阵雨扑打着 / 破碎的窗帘和烟囱的顶端, / 街道角落旁 / 一匹孤独的马, 喘气、顿蹄。/ 这时, 街灯点亮了。

这首诗罗列了黄昏余光下的种种景物:牛排味、阵雨、败叶、碎屑、破窗帘、孤马、街灯。作品未加任何渲染评价, 只是顺次呈现一系列孤立景象, 但在结尾点亮的街灯的映衬下,扑面而来的种种景象都给人一种压抑颓丧感,反映出现代城市生活的无聊和丑恶。

点与染的结合可以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抒发强烈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诗歌的艺术张力,呈现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

4. 结语

英美意象主义诗人推崇中国古典诗歌, 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点染”的表现技巧, 但是他们并未一味模仿, 而是创新和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 袁欣. 意象主义之桥—中西文化交流的范式[J]. 外国文学评论, 2004 (2)

[2] 陶文鹏. 点染结合 情景相生[J]. 古典文学知识, 2003 (6).

[3] 蔡苗. 浅析威廉斯的意象主义诗歌[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7)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