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复礼”及发展
2015-05-09马侨丹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的思想由来已久,周朝的礼仪吸取了夏礼、殷礼的精华,而形成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从而把周王朝推向历史的巅峰。随着封建等级实质的暴露,“周室微而礼乐废,”孔子的“复礼”思想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应运而生,同时孔子“复礼”的思想也渗透着对于“周礼”的革新。
关键词:礼;孔子;发展
作者简介:马侨丹(1992-),女,河南洛阳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3
中国是拥有其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度,其中推动着这一文明古国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礼。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礼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产生以及发展,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在“八佾舞于庭”的历史背景下,孔子认为“礼”是治平天下的根本,孔子的思想也是围绕着“复礼”而展开的,礼不仅制约着上至帝王,下至臣民的行为举止,也是规范各个朝代治平天下的内在要求,那么古代对于礼这一文化现象又是怎样阐述的呢?
一、礼之渊源及延续
古代对于“礼”的解释颇为繁多,《说文解字》记载:“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王国维说:“盛玉以奉神人之器为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1]郭沫若说:“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2]而小篆书写为“禮”左偏旁为示,与祭祀有关系,“豆”被认为是古时祭祀的乐器。由此看出礼的起源及核心是祭祀,通过祭祀表达对上天的敬意,以祈求上天的庇佑。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礼的认识也有差异,其后扩展到对于人的礼总的概括为:“吉、凶、宾、军、嘉。”
《礼记·明堂位》记载:“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3]可以看出周代的车文化和旗文化都不同程度的沿袭了虞夏商三代的文化。而“周礼”则是在夏礼、殷礼损益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符合封建制度的行为规范,是西周以来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总称,也是周王朝的典章制度。《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4]《周礼》是对周朝礼的集中反映,《周礼》原名《周官》,“周礼”通过分设官职,任命贤能掌管天下的治理,以辅佐王使天下人各安其分,“周礼”无论从道德、法律、军事、生活、祭祀、教育等不同领域中都有涉及,它不仅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也对封建氏族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从而维系周朝的统治。《廿二史札记》记载:“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5]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氏族国家被吞并,氏族贵族无法保全贵族的世袭地位,势必要寻求经济基础的贵族向土地私有者征税,以至于政治上夺权,军事上吞并,造成原来世袭氏族部落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崩溃,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周礼的繁文缛节人们无暇顾及,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等级实质的暴露,已经不能支撑周王朝的发展,王室的衰颓,井田制的土崩瓦解对于“周礼”都是前所未有的迫害。周朝的礼仪制度已经逐渐被架空,君主的暴政,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长期以往,礼崩乐坏必然成为当下时代的趋势,那么孔子的思想就在这个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二、孔子论“复礼”思想
《史记》曰:“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孔子的思想源于西周封建社会,当时的社会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之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设俎豆,设礼容。”孔子幼年时经常把祭祀是常用的俎豆摆列出来,练习礼数,这在当时氏族统治体系逐渐瓦解崩溃的时代,孔子以“知礼”见称,实为不易。《论语·八佾》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孔子言其视二代之礼而损益之,从这里就能看出孔子维护并推崇“周礼”。 《论语·为政》载:“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6]在孔子看来,“周礼”处于“上继往圣,下开来学”的地位。而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论语·八佾》记载:“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6]“周礼”规定天子的舞列为八,诸侯为六、大夫为四、士为二,而季氏以大夫僭用太子之礼。《论语·八佾》载:“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6]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指出僭越的行为,不遵守礼的约束,肆意践踏对礼的限定,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焉。若并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6]由此观之,孔子主张“复礼”。而《论语·先进》中讲述的事件更是让我们对孔子对待礼的态度有了更深入的把握。颜渊死后,他的父亲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一个棺外的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6]因为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深受孔子偏爱。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6]其好学令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实属可惜,但是,孔子却拒绝了颜渊父亲的请求,其理由为:孔子当时已入仕,不在位,但尚且跟从大夫之列,礼不可出门步行,足以看出孔子对于“礼”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可见在乱世中,孔子试图重振礼治,重新赋予“周礼”生命之源。
由孔子的门人所记述孔子的言行《论语》中,认为什么才是礼之根本呢?《论语·季氏》记载:“不学礼,无以立。”[6]孔子认为,礼教恭俭庄敬,这是立身之本,有礼则社会太平,无礼则危及安定,然则不学礼,无以立身。《论语·八佾》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了“礼”存在的基础仁,而礼是仁的内在表现形式,孔子的学说上承于周公,周公制礼,孔子明仁。人而不仁,则人心亡矣。仁为天下的正理,失去正理,则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论语·阳货》记载:“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6]玉帛,礼之所用,钟鼓,乐之所用,说礼难道是说的玉帛么,说乐难道说的是钟鼓么,其实不然,那些玉帛之类的东西都过于形式化,无法承载礼的根本内涵。礼蕴含着秩序,乐蕴含着和谐,二者相和,才能治理天下。由此看出礼的根本外在于约束社会伦理道德行为,内在与修身养性。
其次,孔子论礼的作用是什么呢?《论语·学而》记载:“礼之用,和为贵。”[6]礼主敬,言及礼必须顺于人心,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在运用礼之时应当把握和的原则,否则就很难达成孔子“上继往圣,下开来学”的目的。在《论语》中,孔子的礼用于上之事天,远之事君,近之事父。
就上之事天而言,即行祭祀之礼,《论语·八佾》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6]祭祀事于鬼神而设的,古人必先承认有鬼神,才会有祭祀,但《论语·述而》载:“子不语:怪、力、乱、神。”[6]所以这只是记述孔子祭祀前的状态而已,而后两句言及孔子极其重视祭祀,对于祭祀时的诚敬溢于言表。同样《八佾》篇载:“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6]虽然王孙贾与孔子各有所指,孔子不信鬼神之说,但是孔子对于祭祀之礼及其尊重。《论语·八佾》篇载:“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6]孔子青年时,当太庙的助祭,通晓祭祀中的礼乐仪式,以及礼器的摆放,以孔子当时的学养与抱负,对于祭祀之礼了如指掌,孔子每事问,但并非不知,而是有讽刺太庙的种种礼器与仪文多属于僭越之礼之意。所以孔子论其祭祀之礼时,其一孔子不信鬼神之说,祭祀也不是迷信鬼神,而是使民德归厚矣。其二孔夫子注重祭祀时应当合乎与礼。
就远之事君而言,《论语·为政》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以政事领导民众,刑法管制民众,只会是百姓有所惧怕的服从,而以德感召百姓,使人人付诸于符合礼的行为举止,让百姓无所畏惧,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君主的旨意是可耻的行为,那么,社会就将构建起人知礼,方可立的框架。提倡德化、礼治,使上级与下级之间情意相通,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固礼在民心,亦是孔子欲重建“周礼”的愿景,这对于当下的社会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语·八佾》载:“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6]君于臣称作使,臣对于君称作事,君能以礼待臣,臣亦能以忠事君,可见,在君臣相处中,也有一套礼仪规范可循。《淮南子》卷十《缪称训》记载:“人以其所愿于上以交其下,谁弗戴?以其所欲于下以事其上,谁弗喜?”礼固有区分于上下级,人们希望上级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下级,那么下属谁能不拥戴他呢?想要以下级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上级,那么他的上司谁能不喜欢呢?由此双方都要相互处置有节,以延伸至社会,在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之时,贵能先尽诸己,才能感召对方。
就近之事父。“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6]《论语·八佾》指出无违即是孝,父母有不合乎礼之事,子女不应顺其非,要合礼者事父母,足以见之,子女与父母之间也要遵守礼的原则。从伦理学的角度去看,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于人的内在要求。
仅就《论语》一书统计,“礼”字出现的频率就有七十四次,可见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孔子提及“复礼”的实质是使社会中的人自觉遵守礼的约束,而要改变春秋大乱的政治局面,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使人各安其分,这样才能使西周盛世重建于天下。[7]
三、孔子对“周礼”的发展
从孔子的礼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礼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在表现方式中上也有诸多差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夏代最先有了礼,而殷继承了夏礼,在夏礼的基础上进行损益之后形成了殷礼,在殷礼的基础上进行损益之后形成了“周礼”,固然“周礼”吸取了夏礼、殷礼的精华,去其糟粕,所以孔子才对“周礼”颇为赞赏。而孔子的一生,更是以能继承文王周公的大业为职志。那么孔子是否对于“周礼”只是一成不变的全盘接收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下面就从两个方面阐述孔子对“周礼”的发展:
第一:孔子对“礼”和“仪”观念的发展。在原始意义上,礼本指仪,礼仪是一体化的,但由于春秋时期社会变革,原有的礼制与人们迫切寻求生存发展的期待相矛盾,那么人们自然不行合乎礼之事来适应礼制的要求,但是周礼仍作为周代长期使用的文化符号深深的扎根于人心,所以外在的仪形式仍然被保留,而真正的“周礼”已经名存实亡。开始有了“礼”和“仪”分开的观念,《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子太叔明确地把揖让周旋之礼成为“仪”。《左传·昭公五年》载:“晋侯谓女叔齐曰:‘鲁候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效劳至于贿赂,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之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春秋时期就已经把“礼”和“仪”区分开来,礼是用来保有国家、推行政令,不失去百姓的,这样才能使礼更具有政治含义。《论语·八佾》载:“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6]孔子看来,礼并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通过人的仁德之心散发出来,孔子更注重的是把真实的情感注入礼仪之中。
第二:孔子进一步扩大了礼的价值内涵,创造性的提出了“礼”与“仁”相结合的观念。说创造性是因为在孔子之前,没有人以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作为礼的基础,也没有人强调过“仁”这一概念。《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克己即约束己身,复礼意为践行礼。失去仁则礼不兴,没有礼则仁道亦不见,所以仁道要以复礼为重。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体现在社会对于人的外在限制上,而仁则是对于人的内心的要求,体现在修己,爱人方面。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陷入没有差别的仁爱,模糊了长幼尊卑的界定;如果只有礼没有仁,那么就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所以孔子在“周礼”之上提出了“礼”与“仁”相结合的观点,因为只有礼与仁相互制约,人们会自觉遵守具有等级差别的仁爱行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方可达到和谐。
至此,纵观“礼”的历史发展,孔子在构建“复礼”的道德框架以及在周礼的基础上夯实自己的礼学,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无疑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并且对于当下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还是道德规范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1]王国维:《观堂集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4]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书店,2004年版。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