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否有必要消除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
2015-05-09万晓
万晓
摘 要: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语言作为一种生存工具而产生。自然而然的,旧社会中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也反映到了语言中,产生了许多针对女性的语言歧视现象。近代以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女权运动的兴起,呼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更多的专家致力于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以及如何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这一问题,也出现了许多消除性别歧视的语言改革。
关键词:消除;语言性别歧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1
一、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为了满足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形成的,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历代积淀下的性别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是在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变化发展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制约。
1、历史因素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于语言形式,但根源于社会和文化。中国古代文化里对女性的歧视很早就开始了。自中国古代便有所谓的“三从”、 “四德”之说。“三从”把女人控制在了被统治的地位上,一辈子也没有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而“四德”则强调女人的生存价值要以服务于男人为价值存在。这些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完全否定了妇女的地位,将妇女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视女性為男性的附属品。所以,从古到今,妇女身份低于男人,并不全部是由天生的女性特征而造成的,而是长期以来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力量和传统势力造成的。
2、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因素
男性与女性从出生之日起,便有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地位。通常人们认为男性应该自立自强,身担责任;女性温柔恭顺,应以家庭为重,深居简出。这种社会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以后的生活。在婚姻中,往往是男性充当了主角,而女性只是配角。在大众标准下,男性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事业;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女性在英语中受到种种歧视,是因为妇女在西方社会一直被看作是商品和财产的缘故(Bollinger,1980)他举出了这样的例子:The brave pioneers crossed the plains with their wives,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cattle.(勇敢的开拓者带着他们的妻子,孩子和牛穿过草原。)。这段话把女性、儿童和牛处在并列地位,把女性与儿童当做成年男性的一种所有物品,明显地表现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带有强烈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语言改革是否必要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曾经一度猖獗,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近成为了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我认为提倡男女平等以及消除性别歧视是非常必要无可厚非的,但没有必要去通过语言改革而刻意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其中原因有二:
1、社会意识与语言的关系
首先,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有密切的关系,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强化了对女性歧视和偏见。使用英语的民族有很多是信奉基督教的, 而基督教教义中宣扬,女人是由上帝抽取男人的一根肋骨而做成的, 所以女人生而应受男人统治,并承担繁衍后代的责任,《圣经》里就记载了不少性别歧视思想。这种对女生极不公正的态度反映在文字形式上,便是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单纯的刻意的语言改革是没有意义的,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只能依靠妇女社会地位的真正提高来逐渐达到对女性歧视和偏见也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这说明了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反映社会文化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改变语言形式只是在表面上掩饰了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层面的问题。任何语言现象的形成都有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因素,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正是社会中妇女地位低的一种体现,所以想单单凭借改变一些语言使用规则来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的根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消除社会中的对女性的歧视思想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只要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还存在,这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不会彻底消失。
2、提倡消除容易适得其反
提出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恰巧强调了男女之间存在着不平等问题。任何语言现象的形成都有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一些基于性别歧视的观点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语言表达习惯,人们对其的使用已经成为一件自然的行为,而并非带有性别歧视的目的。例如,Mr .曾为许多男士感到骄傲。人们称“Mr .x xx”时, 其婚姻状况人们无从知晓。可轮到称呼女性时, 通常人们要澄清此女士的婚姻状况。此女性若未婚, 则称“Miss xx x” ,否则称作“Mrs .xx x(丈夫之名)”。的确,究其根源,这种现象是男性绝对权力社会下的语言产生,是根据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创造的。但是沿用至今,结婚之后女子随丈夫称呼这一习俗已经成了家庭集体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所包含的性别歧视意味已经被大大地削弱甚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人因缔结婚姻而产生的对家庭整体性认识的加强。而提倡刻意地改变这种语言习惯,反而是强调其中随着社会变迁早已淡化而去的性别歧视意义,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确实不公,但是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的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决定了,进行刻意的语言改革来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行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女性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展现,在真正实现女性地位与男性地位平等之后,语言自然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才能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建达.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解放[J]. 山东外语教学,1998,01:9-15+26.
[2]张培芳. 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原因[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52-55.
[3]张素月.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