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下的英汉笔译
2015-05-09田立红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和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延伸,专业领域下的翻译作为现代中国翻译界的主流,逐渐有着一个崭新的市场,并也逐渐地取代了传统的文学翻译的地位。然而在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之下,有太多专业领域上的翻译问题在不断地衍生,太多翻译作品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文本的对应。笔者认为,在笔译方面,更多的应当站在功能主义下去进行翻译,并应当站在语言、文化和社会习俗及政治这几方面进行探究说明。本文通过Eugene A Nida,Newmark和Vermmer三个翻译学家的理论依据,试图为笔译人员再次强调在功能主义下的英汉笔译的重要性,从而解决现阶段英汉笔译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功能主义;笔译
作者简介:田立红(1980.11-),吉林省梨树县人,吉林师范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2
一、简介
翻译是一个适用于多方领域的文化活动,学者们长期以来既可以以文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活动,也可以通过宗教和学术的范畴来对翻译进行研究。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翻译活动可以被认为是同语言一样古老的文化活动。据考证,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就有学者翻译了《圣经》。而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说苑》。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翻译活动都是从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对照,发展到后来有学者主张意群与意群之间的翻译,而不要逐字翻译。这些观点便是翻译的功能对等构成的初步框架。
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交际方式变得日趋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翻译活动在不断缩小的地球村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二战之后,翻译的内容和主要走向从原先的偏重文学为主,逐渐演变到开始侧重并越来越重视商业内容的翻译。人们从原来的重视文学修养和文艺美学,到现在的倾向于重视语言的流畅和自然;从原先的重视宗教、文学和哲学领域,延伸到时事政治、科学技术等层面;文本形式也从原先的书籍散文,扩展到法律文书或者处方公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翻译活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然而即使笔译覆盖面发展如此广阔,在英汉笔译活动当中仍旧会出现很多平行文本和疑难译点的地方。本文站在国内笔译层面翻译障碍的角度,试用功能主义的理论来解释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二、功能理论下的英汉笔译问题及对策
2.1 关于功能理论
不少翻译学家都从自己各自的角度研究过翻译的功能对等。即使是在早期的宗教翻译者也认为,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对应,而应当是源语言语义上的相互对应。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功能目的论和动态对等理论。功能目的论是德国翻译学家MJ提出,主张翻译是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所以要以目的为中心进行翻译。美国翻译学家Eugene·A·Nida就是强烈反对字面绝对对等翻译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观点。认为翻译应当使用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形式进行,其中,所谓的动态对等就是后来又有Nida自己改正的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指提供尽可能最自然、最贴合源语言的翻译对等理论。虽然起初Nida只在强调内容上的对等,并不认为文章形式的对等也同样重要,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他逐渐地改变了这一理论态度,认为在翻译的重点不仅应放在内容的对等上,仍旧需要重视形式的对等。即,译者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最大的限度之下将源文本和译入语进行对应,保证译入语读者的反应同源语言读者的反应尽量一致。这不仅是Nida追求的翻译的极致,同时也是翻译界追求的翻译极致。
Katharina Reiss则认为,功能理论不仅是在追求文章上的功能对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文本在预期值内实际实现的功能,也就是说,要按照文本类型的不同进行具体的翻译策略上的划分。譬如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翻译的策略应更侧重于逻辑上的结构,但却不是文艺美学或者是在对话层面上的表达;当在翻译情感表达的文本时,语言应更侧重于语言的美学,尽可能的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而不是采用言简意赅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看出,Katharina Reiss的功能理论是进一步地将功能理论下的笔译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这样一来译者在进行笔译活动的时候,就可以更深层地驱使读者达到译者预期的目的。
此外,关于功能理论还不得不提的是Hans Vermeer的目的论。目的论的英文是Skopos Theory,这一词出自于希腊语“目的”。根据Vermeer,每一段翻译活动都具有其特定的目的,在翻译过程当中,需要按照文章的内容结构进行翻译,要具备自身的目的性、文章内部的连贯性以及内容的忠实性。也就是说,Vermeer并不像Nida一样特别重视文章的功能对等,而是在翻译之前设定出了一个对于翻译内容的预期,并且要求在翻译过程当中通过不断地调整翻译的策略以及方式,按照自身的翻译预期进行翻译,只有按照这样的方式,才可以不被拘泥于文章或者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语言差异,才能翻译出更为贴合译入语语言特征的优秀译文。
2.2 英汉笔译中的翻译问题
翻译是一个将源语言向译入语进行语言的技巧性转换过程。在英语和汉语这两大语言中,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大相径庭,会导致很多笔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么只注重了内容,而放弃了对于原文作者感情的转入;亦或者太注重于原文的形式翻译,忽略了译入语的美感。站在功能主义的角度下,笔者试图分析出其中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翻译的问题是译入语使用的不规范,这一现象尤其会突出在英汉翻译当中。在笔译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面对专业文体,譬如比较专业的技术性论文或者文献的时候,英文的用词、语法是相对整齐划一,比较专业并且规范的。并且其中的句型结构也仿佛是有一个模板一样紧扣在文章中心。然而当翻译成汉语的专业文章的时候,却存在很多内容上词不达意的文章。在此基础之上,还有很多以汉语为译入语的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过分注重词句的华丽,而忽视文章内容的表达,导致很多翻译文章内容空洞,让人抓不住中心意思。这也是笔译层面目前出现的一大弊端。站在解决笔译问题的层面上,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尽量秉持功能理论下的翻译原则,站在让源语言和译入语最大化对应的角度进行翻译,少说废话,提高不同问题的专业性,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其次,在汉语这种特定的文化当中,由于我们的政治原因,有很多具有極度中国特色的事物在国外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翻译的时候若过分注重了字词上的对等,就会形成词不达意的现象。并且汉语的句子当中可以有太多的一语双关的现象,同样的,只有采用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翻译文章,将文章清晰的把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才能够真正实现并且解决英汉语的笔译作品现在普遍出现的问题。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快,翻译领域着实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然而在这一领域中的很多问题还是亟待解决,尤其是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文化间的差异性。本文站在功能主义的大前提之下,借助Eugene A Nida, Newmark和Vermeer的三个功能主义理论,对比研究发现形式上的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翻译界的问题,只有站在功能主义下的翻译方式才能够更切合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试为解决我国笔译现状提出一点建设性意见,使我国的笔译作品可读性更强,同时对读者的感染力也更高。
参考文献:
[1]陶友兰.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J].上海翻译, 2010:43-47.
[2]杨林娜.基于“翻译纲要”的非文学笔译教学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3]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章曙华.从功能主义视角看汉英专业笔译中的翻译障碍及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