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5-09李忠民苏志来陈健马晓雁张建军
李忠民 苏志来 陈健 马晓雁 张建军
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李忠民 苏志来 陈健 马晓雁 张建军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140例急诊科抢救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 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 比较两组满意度、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71%, 高于对照组81.4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诊到达现场的时间为(8.23±3.55)min、急救成功率为97.14%、差错发生率为5.71%, 分别优于对照组(12.45±5.64)min、88.57%和17.14%, 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急诊管理工作质量, 值得推广。
风险管理;急诊管理;应用效果
风险管理是针对抢救过程中所出现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而进行的科学化管理[1]。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发病急、变化快、抢救时间紧、可控程度低, 若不给予第一时间、第一质量抢救, 则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 引发纠纷,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本院大力强化急诊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取得可观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患者14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0例。观察组中男38例, 女32例, 年龄13~85岁,平均年龄(52.1±5.8)岁;病种:脑血管意外24例, 多发性创伤20例, 中毒11例, 急性心肌梗死6例, 急性心力衰竭5例, 心绞痛4例。对照组中男34例, 女36例, 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3.4±6.1)岁;病种:脑血管意外25例, 多发性创伤19例, 中毒8例, 急性心肌梗死7例, 急性心力衰竭6例,心绞痛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
1.2.1 观察组 ①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实施紧急预案, 全面应付突发事件。在管理实施中采用弹性排班制度, 将值班人员分为院前急救组与院内接诊组并在排班中增加重大应急值班排班制度, 强调本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手机24 h开机, 休息时外出远行提前报告, 适度增加值班人员, 尤其是夜间值班人员, 以防止急诊患者多而人手不够, 及时、有效应对紧急情况。②加强法制教育, 提升医护人员风险意识。明确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 并以定期考核、适时检验、奖惩结合方式, 促使医护人员自身学习与规范操作, 进而提升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 ③强化培训, 提升医护人员职业素质。依据科室情况, 选择技术强、从业资格高、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业务能力较差的人员进行培训, 定期派送本院人员到外院学习, 开展急救现场演习、急救操作比赛、科室急救竞赛等活动,以提升急救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④进行急救物品、技术管理, 为急救提供支持。医院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检查管理制度、技术测量制度等进行管理[2], 对相关部件进行消毒、检修,并做好修理记录。同时, 做好替代设备预案, 以防止现用设备故障而造成急救延迟。
1.2.2 对照组 按日常排班制度进行, 院前急救与院内接诊没有分开, 虽然加强了日常急诊风险的认识与管理, 但对于突发重大急救事件的风险管理预案的拟定不够全面, 没有及时的修改急诊管理制度来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医疗活动。对医护人员的定期法治教育培训不够系统, 使其不知如何有效地规避医疗过程中遇到的风险, 重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而忽略了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 没有更好的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比如应该适当开展急救竞赛活动, 对日常急救物品信息反馈不流畅, 维修和消毒不及时、抢救物品不齐全、用后补充不及时。
1.3 观察指标 以电话随访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满意度, 以“满意”、“一般”与“不满意”进行满意度评价;根据急救记录分析统计出诊到场的时间、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及差错发生率, 差错发生率包括急救过程中对患者病情判断失误, 急救程序错误, 急救物品准备不及时, 到达院内向各科室转运时间>15 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67例, 一般2例, 不满意1例, 满意率为95.71%。对照组:满意57例, 一般9例, 不满意6例, 满意率为81.43%。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急救效果 观察组:平均出诊到场的时间为(8.23±3.55)min,急救成功率为97.14%, 差错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平均出诊到场的时间为(12.45±5.64)min, 急救成功率为88.57%,差错发生率为17.14%。两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s, n (%)]
表1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s, n (%)]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出诊到场时间(min)出诊救治成功率差错发生率观察组70 8.23±3.5568(97.14)5(7.14)对照组7012.45±5.6462(88.57)12(17.14) P<0.05<0.05<0.05
3 讨论
风险管理是急诊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提升急诊管理质量、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风险管理的实施受制于多种因素, 要全面落实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 医院及各科室必须根据本科室实际, 强化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 并给予相应管理[3,4]。
3.1 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 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众多, 主要有:①患者因素:急诊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变化急剧, 且其本身及家属存在紧张、恐惧、急切、焦虑等心理, 迫切希望得以第一时间与有效救治, 若医护人员沟通不佳、服务不佳, 不但会引发医疗纠纷, 且危及患者生命。②医护人员素质:医护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医护效果, 而一些医护人员, 尤其是一些刚入院、经验较少、业务能力较低的人员, 风险意识、法制意识较弱, 在诊治过程中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急救技能掌握能力差、在面对重症抢救患者时多易出现紧张心理, 缺乏良好的应急素质等, 使得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 造成医疗纠纷。③制度因素:制度化管理是风险管理得以规范化与持续进行的保障, 若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或管理制度未切实落实, 则诊疗效果难以实现。④环境与设备因素:急诊科探病人员多、医护人员工作繁忙, 若不完善患者急诊住院程序管理, 就会出现医疗差错, 引发医疗矛盾。抢救药物、物品、设备是急救展开的条件, 若设备性能差、药物准备不充分、消毒管理不到位则会影响急救效果。
3.2 风险管理的注意点 ①将制度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在完善管理制度, 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同时, 医院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措施, 如创建急诊医疗网络交流平台、提供最新急救文献、教育培训、绩效评价等方式, 刺激医疗人员自我学习与管理。②将法制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过程中, 应在使医疗人员树立风险意识的同时, 全面提升其业务水平、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等, 实现医护人员全面发展的同时, 提升服务质量。③将行为与奖惩结合, 以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本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相关管理制度, 参照本科室人员工作业绩, 给予对应奖惩。④将急诊风险与医护保险机制相结合, 建立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的医护保险机制,通过社会、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缴纳保险费, 共同抵御风险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真正做到急诊风险规避、分散和补救。⑤综合各方面管理, 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在设备、人员、药物、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管理,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式, 以提升管理质量。
评估急诊风险管理效益的高低, 主要看其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急诊风险管理缺乏理论框架和具体细则, 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工作是当务之急, 通过定性与定量的调查分析研究, 探索急诊诊治风险的发生规律、特点与高危因素, 找出风险隐患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急诊医疗风险评价体系。有效规避和转嫁急救风险,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院实施风险管理后效果显著, 观察组就诊到场时间、就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患者满意度提升, 说明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后期管理中应推广应用此措施。
[1] 黄凤珠.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作用探讨.吉林医学.2012.33(18):3983-3984.
[2] 陈莉, 吴萌, 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吉林医学.2011.32(34):7375-7376.
[3] 刘薇薇, 刘朝杰.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培训与效果评价.中国医院.2009(10):34-36.
[4] 贾晓凤, 刘思君, 闫晶.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西部医学.2010.22(2):387-38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81
2014-09-03]
075000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