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2015-05-09孙晓春
孙晓春
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孙晓春
目的 研究探讨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采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肾功指标[尿素氮(BUN)、尿肌酐(Cr)、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 另选取78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同时对两组的血清RBP与肾功指标(BUN、Cr、Cys-C)联合检测, 观察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观察, 试验组的RBP检测值(63.28±22.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测值(41.59±11.98)mg/L, 同时, 试验组肾功指标(BUN、Cr、Cys-C)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共同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 可以提前检测到此类疾病的发生, 早期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患者可尽早恢复健康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肾功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临床价值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于糖尿病引发的肾脏功能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疾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就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因此及早对此类疾病进行准确的检测诊断尤为重要[1]。目前, 对于该疾病还没有准确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医学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近些年来采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逐渐被应用, 本院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此类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 特选取2011~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分析研究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 另选取身体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中男42例, 女36例, 年龄31~75岁, 平均年龄(53.9±21.3)岁;试验组中男46例, 女32例, 年龄32~76岁, 平均年龄(53.7±21.1)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告知所有接受检查人员空腹12 h后抽取其静脉血, 将其进行限时10 min的37℃的水浴, 分离血清, 将离心速度设置为3000 r/min, 检测需在上述步骤完成后的4 h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血清RBP检测值与肾功指标(BUN、Cr、Cys-C)的检测值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RBP检测值(63.28±22.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测值(41.59±11.98)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试验组患者的肾功指标检测值分别为BUN(6.49±3.49) mmol/L、Cr(95.91±18.99)μmol/L、Cys-C(1.21±0.48)m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肾功指标检测值BUN(5.05±3.23)mmol/L、Cr(86.87±17.59)μmol/L、Cys-C(0.85±0.39)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检测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各指标检测情况比较±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RBP检测值(mg/L)BUN(mmol/L)Cr(μmol/L)Cys-C(mg/L)试验组7863.28±22.356.49±3.4995.91±18.991.21±0.48对照组7841.59±11.985.05±3.2386.87±17.590.85±0.39
3 讨论
研究显示, 在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五期, 在后期第一期的预后是相对于前几期较好的, 因此, 提高对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 对治愈糖尿病肾病患者有重要作用, 目前, 医学研究者认为检测肾小球过滤率的方法主要是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一般是经过尿素氮、血清肌酐的测定间接的反映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受到的损伤, 如果使用该方法, 其中要注入蛋白质的摄入、体肌肉量、代谢水平等, 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偏差, 如果能够直接的对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检测, 肾脏由于具备非常强的储备代谢能力就使得其表现相对滞后;如果采用外源性对肾小球测定可以较准确反映其滤过率, 但是,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是很难开展的[2]。由于肾脏强大的储备代谢能力, 直接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 能够使之表现出滞后性。在肝脏分泌中RBP作为其中一种低分子量蛋白, 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但是血浆中的RBP 绝大多数都是与甲状腺素前蛋白结合, 形成高分子蛋白复合物, 因此就不能被肾小球过滤掉, 当视黄醇被转运到靶细胞后, RBP 便游离到血浆中被肾小球过滤, 再被肾近曲小管吸收分解。尿中稳定性强,不易分解, RBP 排量甚微。如果肾近曲小管受损, 尿量增大,因此RBP 排量随之增加。如果肾脏滤过功能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都下降, 于是RBP 储存于血液中导致血浓度升高, 这时RBP 的临床意义得以验证[3]。
糖尿病肾病的确诊标准在临床上尚不明确, 在早期常常不易引起注意而被漏诊, 当疾病逐渐发展引起肾脏功能严重障碍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早期检测尤为重要[4]。当患者的肾功指标(BUN、Cr、Cys-C)发生明显变化时表明患者的肾功能下降, 此时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下降, 血液中的血清RBP浓度明显升高而具有诊断意义。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采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进行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高, 患者与健康者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5]。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的RBP检测值(63.28±22.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测值(41.59±11.98)mg/L, 同时, 试验组患者的肾功指标检测值分别为BUN(6.49±3.49)mmol/L、Cr(95.91±18.99)μmol/L、Cys-C (1.21±0.48)m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肾功指标检测值BUN(5.05±3.23)mmol/L、Cr(86.87±17.59)μmol/L、Cys-C (0.85±0.39)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可以确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早期发现疾病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1] 单立新, 高越, 王学菊.血清Cys C、RBP、尿mALb/Cr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3):541-542.
[2] 梁红.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检测的重要意义.河南医学研究.2013.22(3):390-391.
[3] 李绪飞.血清胱抑素C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4):4357-4358.
[4] 石晓霞, 佟丽, 姚超峰.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3):652-653.
[5] 岳晋巍, 杨晓燕, 李占军, 等.血清Hs-CRP和RB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2): 845-84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024
2015-02-06]
154800 黑龙江虎林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