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太空遨游
2015-05-08
是爱看科幻小说的,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这“科幻小说三巨头”。至少有一半读者是被其中某位领进科幻大门的吧,反正我算一个。
我小时候读了一本叫作《双星》的小说。穷困潦倒的演员洛伦佐以为获得了一个演出的机会,岂料他的任务是扮演已经遭绑架的著名政治家邦福特。洛伦佐要顶替他和火星人谈判,不然一场星球之间的战争就会爆发。
就算没读过这本书,你光听听情节就知道多惊心动魄、多好莱坞。在我无知又幼小的心灵花园里,《双星》简直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般的存在。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作者是一个叫作海因莱因的美国老头,《双星》是他四部获雨果奖的长篇作品之一。而海因莱因的每部作品都这么情节离奇、曲折动人。作者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带领我们领略一个又一个闻所未闻的奇妙世界。
阅读的最初,吸引人的总是那种纯粹的阅读快感。可是读得多了,单纯的由作者设置的过山车一般的体验,不足以满足胃口了。追寻更深层次的逻辑,可能是人之为人的本能。小时候我喜欢海因莱因,讨厌阿瑟·克拉克。如果说海因莱因是个活泼玩伴,克拉克在当时的我心目中是个穿着黑衣、板着面孔的无聊大人。克拉克的任何一部作品都足以催眠童年的我,也包括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2001:太空漫游》。
我估计看睡着的不止我一个,因此还是要把故事梗概介绍下。按照时间线索,《2001:太空漫游》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史前阶段一群生活在饥饿和死亡边缘的人猿,某天在外出的途中偶然发现了一个“人造体”。这个人造体是纯黑的立方体,作用不明,但明显是智慧生物的手笔。人猿虽然不知道什么智慧不智慧,立方体的出现却在它们混沌的心智里触动涟漪。人猿的首领偶然挥舞了一下手里的棒骨,“发现”它是一件趁手的工具。人猿们纷纷开始狩猎小动物,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击杀了一头猎豹,史无前例地站在了进化链的最高端。
在第二部分,故事一下子就跳跃到了人类太空殖民的时代——《太空漫游》写于1964年,作者设定本段故事发生在2001年。弗洛伊德博士奉命来到月球空间站调查一起特殊事件。书里详细描述了弗洛伊德从地球到月球旅行的过程,也带领读者如亲眼目睹一般考察了月球空间站。原来,在月球上进行作业的太空人们,意外发掘出了一块埋于地底的黑色立方体,证明地球之外存在远高于人类文明的智慧生命。黑色立方体存在的意义不明,弗洛伊德博士判断它大概是某种警报器,只要被发掘出来就证明地球人已经具备太空殖民的基本科技水平。
第三部分紧接着第二部分的故事展开。根据人类侦测,黑色立方体不断向土星的一颗卫星发射电磁信号。为了与智慧生物接触,人类派出一艘宇宙飞船。驾驶飞船的鲍曼并不知道此行的目的。按照程序,飞船的主控电脑赫尔将在快到达目的地时唤醒冬眠的三位宇航员,他们将进行科学考察,鲍曼只负责航程。但是,事故发生了。电脑赫尔在旅行过程中得了精神分裂症,它认为自己必须杀死所有船员,才能独立完成任务。他果然也杀死了除鲍曼之外的所有人类船员。鲍曼意外存活最终使赫尔当机。弗洛伊德博士通过预录的视频告诉了鲍曼此行的目的,鲍曼独自奔赴永不回头的未知旅程。
鲍曼与智慧生命的接触后果如何?为了给大家留点将来阅读的乐趣,我就不再当可恶的剧透党了。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吹嘘一下,我描述的故事梗概比故事本身好懂多了。克拉克的作品总是充满硬派的科学元素。举个例子,人物在太空舱里举手投足,发生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当时科学已探知的结果。克拉克绝对不会写出海因莱因写过的那种人和狗互换大脑的“荒诞情节”,事后塞给读者一个“脑垂体感染”的理由就算完事。
照阿瑟·克拉克这种创作手法,他的小说本来应该是离快餐式的好莱坞电影最远的。但是你知道吗,《2001:太空漫游》的创作初衷,恰是作为一部当时即将拍摄的同名好莱坞电影的剧本。说到这里就不能不介绍同学们认识一下在另一个领域同样名声如雷贯耳的一位大师——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库布里克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却是好莱坞文化的坚定反对者。好莱坞各大制片人和制片公司,经常被他骂为“白痴”和“势利眼”。他从不把大牌电影明星当回事,凡是进了他的片场,一切都要听他调度安排,否则立即滚蛋。以至于演员们经常投诉他是疯子、虐待狂。
库布里克的电影也从来不遵循好莱坞那套讨好观众的创作模式,什么5分钟一场冲突、3分钟一个包袱,在他这里全部用不着。他想怎样就怎样,因此他拍出来的电影是绝对与众不同的,也造就了多部经典。关于库布里克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自行百度。只要了解,影迷公认的排名第一的恐怖片《闪灵》、排名第一的越战电影《全金属外壳》和排名第一的青年暴力电影《发条橙》(这部建议过几年再看),都是他的作品。
《2001:太空漫游》是库布里克找到阿瑟·克拉克,请求他为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宏大梦想而构思的电影大纲。我想1964年大概整个美国社会都在为即将登月的人类历史上的创举而鼓舞,库布里克因而找到最硬核的科幻小说家为他的电影描绘蓝图。顺道一说,克拉克在科学方面真的很有造诣,他很久前就预言人类将于1969年登月成功,结果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
该怎么描述这部与小说同名的电影呢?我得说它可能是库布里克所有电影中最无聊又最经典的一部。前面3分钟没有一个画面,只有雄壮的背景音乐描绘地球的洪荒时代。要知道电视里出现3秒黑场就算播出事故了,库布里克让观众听3分钟音乐是有多自信。这还不算完,接下来大约30分钟是没有一句对话的——如果人猿嗷嗷乱叫不算对话的话。这部分对应的就是书里的智慧生命启迪人猿心智的情节,问题是电影里看到一群猿拿着骨头敲敲敲,没看过书的话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
骨头扔上天落下来就变成宇宙飞船,演员们终于开始好好说话了。观众需要有120分的耐心,因为演员们在太空舱里失重状态行走不易,转个身拿个东西吃要花几分钟。观众还要有120分的专注,电脑神经分裂开始杀人,一不留神冬眠舱的生命给养就被关闭了,不专注的话你根本不知道电影里发生了什么。
一个多小时静谧又冗长的太空航行之后,鲍曼要与智慧生命开始接触了,电影画面上各种视觉错乱,而且又进入无对白的状态整整30分钟。好吧,前后加起来一个小时没台词。你累了吗?电影在雄壮的音乐声中结束。
只有克拉克和库布里克这两位几百年不出一个的奇葩天才,偏偏生活在同一时代,才造就了这样一部奇葩作品。《2001:太空漫游》诞生之后,可能它描绘的太空场景太真实具体了,给所有的观影者,包括后世的小说、电影创作者脑海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其后同题材的电影,在场景和世界观的构建方面,都不脱离《2001:太空漫游》的框架。最近几年的优秀科幻电影,像2009年的《月球》、2013年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星际穿越》,如果截取场景画面,分不出来它们与《2001:太空漫游》的区别。小说家们就更不用说了,最近几年很火的《三体》,结构和内涵都在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刘慈欣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海因莱因的粉丝大部分是像我这样追求阅读快感的“浅读者”,而阿瑟·克拉克的粉丝许多是真正的科学家、宇航员。阿波罗8号的机组人员说他们环绕月亮的时候超想按照克拉克的小说情节,发回电报说发现了一块黑色石板。阿波罗13号在飞往月球途中氧气罐爆炸之后,宇航员对地面控制中心说:“休斯敦,我们有问题了。”这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后来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家喻户晓。
克拉克对科学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一个小说家的范畴,也许应该这么说,写小说是他的主职,凡是跟科学有关的事,他都愿意玩票。他曾经解说了阿波罗登月;他是现代卫星通信理论奠基人,距离地球4.2万千米处的同步卫星轨道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他还因为有关全球卫星通信的贡献而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你每打一个电话看一次电视刷一次网页,他都与你同在;他冠名了一颗行星;他写信给美国气象局,论及有关卫星在气象预测方面的应用,由此开创了气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他在小说里描绘的人类未来,无数场景已经成为现实,更多的在不远的未来等待着我们。
长大以后我觉得渐渐读懂了克拉克。他和阿西莫夫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却殊途同归。有意思的是,两个作家经常互相打趣。有一次媒体报道,某飞机差点失事,一位乘客在迫降中仍然不动声色地读着克拉克的小说。克拉克马上把报纸复印寄给了阿西莫夫一份,附寄一封亲笔信:真遗憾,他没有阅读你的小说。要不,他就可以在睡梦中度过整个灾难的煎熬了。阿西莫夫很快回信:正相反,他看你的小说是因为,万一飞机真的坠毁了,死亡便是一种最好的解脱。
今天的我再去翻阅脑海中克拉克的形象,不再是一本正经的黑面大人,而是一个童心从未泯灭的老顽童。2008年阿瑟·克拉克在斯里兰卡去世,享年90岁。去世之前,他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他从未成熟,但一刻也没有停止成长。
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这么评价自己,这个世界会不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