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5-08赵瑞杰
赵瑞杰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新,我国在桥梁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施工技术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道桥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问题;对策分析
前 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公路和桥梁等各种交通建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目前我国的建筑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在实际桥梁施工过程中还会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给桥梁工程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桥梁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并对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必须要求所有从业人员认真对待和高度重视,认真施工并切实管理好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保障桥梁工程的质量。
一、桥梁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1.接缝处理不当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的辅助器械设备。由于大部分的雨水井和一些排水主管和检查井都安置在行车道上,当井背宽度不够时,回填压实就会相对困难,对于压实度的检查也会很难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监管不严的问题将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雨水井和检查井与地面的接缝位置将会出现塌落,这会使得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1]。
2.混凝土表面麻面
由于混凝土的配比不当,混凝土过于黏稠,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会混入大量气泡,并且在振捣过程中气泡也很难排出。这就使得桥梁表面有时会形成蜂窝麻面,影响桥面的外观;并且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将影响桥梁结构的密实性,桥梁结构的承受力大大降低,这将给桥梁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3.桥梁裂缝
由于温度而产生的裂缝是桥梁施工工程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温度因素一般包含着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自身发生时产生的反应热,二是桥梁建设所处的环境温度,尤其是在夏天和冬天,由于热胀冷缩的现象,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大大增加[2]。
二、产生桥梁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原因
1.混凝土密实程度不够
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腹板内的预应力管道太过密集,很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不够,尤其是预应力管道下方处,更加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漏振、过振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导致腹板混凝土出现麻面、孔洞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腹板混凝土的强度,使其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2.温度应力
在浇筑混凝土的最初期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热都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无法进行散热,这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而当混凝土模板进行拆除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会迅速降低,这就会导致其表面和内部的温差过大。由于热胀冷缩的现象出现,就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发生受热膨胀,而混凝土在初期阶段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都不足,产生的拉张力很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拉伸极限,从而导致混凝土膨胀裂开产生裂缝[3]。
3.无法达到预应力
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放线过程中的不准确,就会导致预应力管道的圆润度不够或者产生平偏离弯曲的情况,进而导致预应力筋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产生不相符。而预应力筋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相符的情况将导致径向力突变,并且无法达到预应力的情况将导致腰板抗剪程度下降,很容易出现产生裂缝的情况。
4.承包商从中获取利益
有些承包商受到利益的驱使,为了要在桥梁工程中赚取利益,在工程建设时不断克扣缩减工程的施工成本以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这就使得承包商将工程承包给一些价格低廉的承包单位,在工程建设中使用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以次充好并从中获取利润。当这些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运用到桥梁施工工程中,施工工程的质量根本无从得到保障。此外,由于采用质量较差的施工器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发生故障,这就会严重影响施工工程的正常有序进行。大部分的桥施工技术问题都是由这些问题引发的。
三、应对桥梁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对策分析
1.加大管理力度
加大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力度是防治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不但加强对施工原料的质量检查,并且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定期对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加强对振捣等關键环节的监管力度,尽量降低裂缝的产生,保证整体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于存在的不合格情况,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个人身上。
2.选择施工方法
目前我国桥梁施工一般采取机械化施工方式,配合不同的施工器械完成施工作业。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将施工计划和实际情况和具体施工环境相结合,选择出最适当高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这样不但能够保障工程如期高效的顺利进行,又能降低实施工程时人力物力的消耗浪费,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3.合理安排工序
施工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好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现场和施工管理者四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对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4.严格施工工艺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要保证预应力的拉张力。在使用后张法进行时,控制应力不大于0.75fpk,采取检测磨阻和实测锚摩回缩造成应力损失,对其进行整束控制应力检测以保障拉张控制应力为0.75fpk,最终建立有效的预应力[4]。
四、结束语
在我国,桥梁工程作为基础性设置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避免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加大正常施工过程的难度,更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桥梁工程的顺利、安全、稳定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春雨,宋浩磊.立交桥施工技术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路桥施工管理信息.2011(6):44-46.
[2]周厚广.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10(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