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5-05-08李银波
李银波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具体工程项目之中,从而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安全管理; 措施
前 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所有的从业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安全生产是工程进行的前提,质量管理是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加强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 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事故多发行业,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和基础, 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阶段, 都离不开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如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出现问题,就会阻碍工程的顺利完成,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保证,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物的顺利完成和使用效果,对施工单位的长期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安全质量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作为建筑企业,要不断的更新安全质量管理理念, 建立现代化的安全质量管理体制,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1 健全质量体系,确保质量目标。工程施工质量为了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应建立项目部和企业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为确保施工质量,工程施工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组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编制《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通过《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在施工生产中的实施和运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从而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工程质量的预期目标。
1.2 做好施工准备,组织合理施工。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应从施工组织设计着手,编制科学合理、详尽实用的施工组织设计,因为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能够使工程有序地实现各项管理目标;同时,要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工作,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而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1.3 控制质量通病,促进整体提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要重点突出,对影响结构安全的重点工序和关键环节应进行监控前移。强化对工程重点部位的监控,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做好重点部位的施工和管理记录,对关键部位应重点检查,并随时检查各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促进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高。
1.4 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技术的控制。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其中的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是针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点和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核心。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应针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创优计划、机械计划、人员安排计划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引进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测技术,采取阶段式检测控制的方式,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施工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应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劣判断,并对公司类似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整理和总结,汲取施工不当的教训,借鉴改进方案的成功经验,使得施工方案得以优化,工程质量得以保证。而对于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为了追求简单快速的完成工作而出现的违规操作,监督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并纠正。
1.5 加强过程控制,强化质量验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工程质量控制应实施过程控制,同时应完善工程资料管理。工程资料是工程实体过程控制的轨迹点,是工程过程控制的文字性档案,内容应真实、详尽、全面地体现工程实际。工程质量验收是工程进行的最后一道质量过程控制,应从严控制,强化质量验收环节,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质量检查,对关键节点、部位实施多级验收机制,达到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2.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同時,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考核标准,督促施工人员养成良好安全习惯,从而促进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性不断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行定人、定时、定标准、定考核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以避免意外安全事故发生,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2.2 加强安全监督,规范施工。安全监督不规范属于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根源,应当切实加强现场监管。监理工作者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与法律条例,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并进行指导,使各个流程均能够根据相关规程进行,比若说科学使用塔吊、合理搭设脚手架、做好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操作活动,应当会同业主单位限期让相关方进行整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施工工作者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2.3 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施工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工作者处于相对恶劣条件下工作则非常易于诱发安全事故。所以,应当高度注重这一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夏季作业时,应当避开中午的高温期,在高空作业时,应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布设防护网,当发生降雨的时候,应当停止施工等等,从而为他们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施工环境应当选择较为舒适的色彩,使他们工作的时候能够尽量降低他们的眼睛疲劳。除此之外,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粉尘、噪声等的影响,以充分确保他们处于较好的条件下工作。
2.4 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传输新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环境下,建筑企业要想处理优胜的地位,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将质量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并且还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材料、工艺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同时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去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此外,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质量监督的力度,从而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华.议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问题[J].山西建筑,2012,( 10) .
[2]韦丹特,刘颖.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1( 8).
[3]刘建国浅谈建筑工程管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2,(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