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染色技艺之褐色系复原研究
2015-05-08赵志军刘剑虹杨晓华
赵志军, 刘剑虹, 徐 菲, 杨晓华
(1.齐齐哈尔大学 a.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b.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2.日内瓦大学 自然科学学院,瑞士 日内瓦 CH-1211 Genève 4)
中国传统服饰染色技艺之褐色系复原研究
赵志军1a, 刘剑虹1b, 徐 菲1a, 杨晓华2
(1.齐齐哈尔大学 a.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b.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2.日内瓦大学 自然科学学院,瑞士 日内瓦 CH-1211 Genève 4)
对《天工开物》《多能鄙事》两部著作记载的相关染色技艺、染材、染液、色名、色彩等进行摘选整理,从中选择褐色系中9种传统色彩进行复原实验,确认染色工艺为媒染法或媒染法与套染法的结合,及其L*、a*、b*值的大致范围。结果显示,9种色彩显色清晰,色相明确,与色名的描述基本一致。染色后褐色系试样耐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的标准,可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复原色彩对推广植物染色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用于相关行业及设计领域中,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色彩; 染色技艺; 复原; 植物染色; 褐色; 色牢度
化学染料于1902年传入中国,凭着色谱全、色牢度佳、再现性好、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迅速占据市场,传统民族服饰色彩的发展逐渐式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化学染料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如环境污染、含有致癌物质等被人们所认知,人们又重新认识到天然植物染色的健康、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势:既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当代绿色设计的要求,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新的方式。但是,中国对于传统服饰染色技艺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1]。古代传统服饰色彩相关的色谱如今已无任何著作记载[2],研究者只能依稀地从古代文学、科技、医药、本草等古籍中寻找到关于传统染色的部分文献。
新时代的发展,传统民艺逐渐兴起,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复原显得迫在眉睫。如能根据文献古籍的记载复原传统服饰色彩与染色技艺,并得到有效的传承,对于保护中国的传统艺术,加深对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深入理解,加强对古物的修复等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诠释。
1 中国传统染色技法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与传统染色工艺相辅相承,一脉发展。古代染织色谱的逐渐扩大,离不开染料品种的增加和传统印染技术的演进。从古代染色史来看,中国传统染色具有悠久历史和高超的染色水平,不仅色彩种类繁多、色泽艳美,而且染色牢度好、不易褪色。这种高超的染色技术被西方称之为“中国术”。
中国传统服装染色技艺是由染材的性质所决定。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染色技艺按照染色效果主要分为基础染色和印花工艺,基础染色主要分为单染法、复染法、媒染法、还原法[3]、套染法、混染法[4]。
单染法:单纯将织物置于用植物染料或矿物染料配置的染液中浸渍,给纤维着色的工艺。
复染法:在同一种染液中反复多次染色,以得到深色效果的工艺。
媒染法:在染色的过程中使用媒染助剂,其工艺称之为媒染工艺。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媒染剂在传统染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染剂的使用不但可以改变纯度和色相,还可以对所染色彩的色泽和色牢度等产生很大的影响。以现代科学解释其原理为:媒染染料分子和金属离子络合而在纤维表面形成色淀。植物染料大多以酚羟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具有络合配位结构基团,可借助媒染剂染着在纤维上。天然色素分子中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官能团及织物纤维含有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官能团能够与多价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金属离子将染料分子与纤维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提高染料上染率,另一方面改善了染色色牢度[5]。在媒染工艺中,根据使用媒染剂和染料先后次序的不同可分为前媒法、同媒法和后媒法三种。前媒法,指先放入媒染液中进行浸染,之后进行煮染的染色工艺;同媒法,指把媒染剂放入染液中同时进行煮染的染色工艺;后媒法,指先进行煮染,然后再放入媒染液中进行浸染的染色工艺。根据使用媒染剂种类的数量可分为单媒法和多媒法。单媒法,指仅使用一种媒染剂的染色工艺;多媒法,指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媒染剂的染色工艺。
还原法:利用还原剂,还原植物非水溶性色素,直接上染的传统染色工艺方法。蓝草是还原染色工艺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染料。
套染法: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分别染色的工艺。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据《考工记·钟式》记载:“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6]。”由此看出不同染色的变化,是通过套染法实现的。
混染法:是将两种染料混合在一个染浴中染色的工艺。
2 复原工艺
古代文献和相关资料中包含关于染色及染色工艺的记载,并且记载完整的文献资料比较少,现阶段研究的文献中只有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7]和刘基的《多能鄙事》[8]两部著作,既有中国传统色名的描述,又有染色工艺的记载。从两部著作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染色工艺进行色彩复原,一方面对传统色名进行详细的分析,划定色彩区域,加强对传统色彩的理解并提供复原色彩的依据;另一方面根据文献记载,利用现代染整技术对传统染色技艺进行技术复原和数据化记录,找寻最佳染色状态,缩小显色范围,进而了解古人对色彩的描述与感觉,达到复原的目的。
根据现代色彩体系,将复原的色彩划分为红色系、青色系、黄色系、绿色系、黑色系、褐色系。本文以褐色系为模块进行文献整理、色素萃取、复原实验、色彩分析、色样检测等,最后得出结论。
2.1 染色工具与材料
染色工具及仪器:测酸碱试纸、量杯、移液管、温度计、烧杯、玻璃棒、钢筛、漏斗、电子磅称、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WSC-1B便携式精密色差仪(上海物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染色助剂:明矾(又称白矾,硫酸铝钾)、青矾(又称绿矾、皂矾,硫酸亚铁)、铁浆(自制)。
染色材料:苏木、荆叶、皂斗、黄栌、莲子壳、江茶(均购于中药店)。
染色面料:中国传统服饰染色采用的面料均为天然纤维,绝大部分由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所得,主要包括蚕丝、毛、棉、麻四大类。蚕丝的品质最为优良,是中国纺织纤维的代表,种类有家蚕丝和野蚕丝;毛纤维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非常早,种类有羊毛、耗牛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棉布的使用至少有2 000多年的历史,种类主要是一年生草本棉;麻类纤维品种甚多,主要有苎麻、苘麻、蕉麻、黄麻、山麻等。本文色彩复原为了更接近文献中色彩的显色情况,故选择蚕丝面料,即真丝织物双绉(平方米质量90 g/m2),尺寸为10 cm×10 cm。
2.2 染色步骤
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因为染色材料特征的差异和工艺特点的不同而作局部调整,大体顺序如下:1)面料经水煮去浆,去浆时间30 min左右,捞起阴干;2)依据复原的目的将面料做媒染处理或不处理;3)将面料放入染液中,加热或不加热,并依据染色材料特性进行染色等;4)经设定的时间后,捞起染布、充分水洗;5)将染布移至通风处阴干,制成色彩样本。
2.3 染色工艺
2.3.1 文献记载
详细记载见表1。
表1 文献记载
2.3.2 色素萃取
由于大部分褐色系植物染材的色素可溶于水,为确保其天然属性,采用水煮自然萃取。将100 g染材于1 L清水中浸泡20 min,水煮至沸腾后保持30 min,用钢筛漏出染液,将煮过的染材继续加1 L水,重复第一次操作,最后将二次萃取的染液混合作为实验染液,质量浓度为56 g/L。染材和染液一览见表2。
2.3.3 复原工艺
根据文献记载,褐色系中9种色彩的染色工艺为媒染法或套染法与媒染法的结合。
操作步骤:依次入一浴、二浴、三浴、四浴,水洗,阴干。部分需要重复操作多次。
染色条件:除藕褐色一浴苏木染液质量浓度14 g/L和砖褐色二浴染色时间24 s,其他浴中染色条件均为染液质量浓度56 g/L,温度60 ℃,时间30 min;白矾水和青矾水质量浓度均为5 g/L。
染色操作及结果见表3。
表2 染材和染液一览
表3 染色操作及结果
2.4 复原结果分析
2.4.1 茶褐色
茶褐色又称茶色、褐色,“茶”为“茶汁”。褐色为深黄红,根据彩色明度可分为浅褐、褐、暗褐等。茶褐色意指像浓茶汁那样赤黄而略带黑的颜色。
复原的茶褐色呈暗黄偏红,见图1。
图1 茶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1 Color contrast of tea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2 藕褐色
藕褐色又称藕色。“藕”为“莲藕”,即色泽接近莲藕色,为固有色名。
复原的藕褐色呈浅紫偏灰,见图2。
图2 莲藕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2 Color contrast of lotus lilac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3 枣褐色
枣褐中的“枣”指的是枣树所结的果实,枣熟时为红色。枣褐色就是指暗红褐色。
复原的枣褐色呈深褐色,偏微红,见图3。
图3 枣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3 Color contrast of jujube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4 椒褐色
椒褐色中的“椒”指的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球形,暗红色,即花椒。
复原的椒褐色呈红褐色,微偏紫,见图4。
图4 椒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4 Color contrast of pepper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5 明茶褐色
明茶褐色中的“明”由日、月构成,指明亮、清晰明亮之意。由此可知明茶褐色就是明度较高的茶褐色。
复原的明茶褐色呈浅褐色,微偏黄,见图5。
图5 明茶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5 Color contrast of bright tea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6 暗茶褐色
暗茶褐色与明茶褐色相反,指明度比较低的茶褐色。
复原的暗茶褐色呈深褐色,微偏紫,见图6。
图6 暗茶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6 Color contrast of dark tea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7 艾褐色
艾褐色中的“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羽状分裂,背有灰白色毛,俗称家艾、艾蒿或蒿,引申为灰白色,艾褐就是明度比较高的褐色,偏灰白色。
复原的艾褐色呈浅褐色,微偏紫,见图7。
图7 艾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7 Color contrast of wormwood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8 荆褐色
荆褐中的“荆”为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荆褐色就是利用荆枝所染的色彩。
复原的荆褐色呈灰褐色,偏绿色,见图8。
图8 荆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8 Color contrast of schizonepeta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4.9 砖褐色
砖褐中的“砖”为用土坯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呈青灰色。砖褐色就是发青灰的褐色。
复原的砖褐色呈灰褐色,微偏紫,见图9。
图9 砖褐色复原前后的色彩对比Fig.9 Color contrast of brick brown color before and after restoration
2.5 染色牢度的测试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按照GB/T 3921.1—1997《纺织品 色牢度测试 耐洗色牢度:实验1》标准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按照GB/T 3920—1997《纺织品 色牢度实验 耐摩擦色牢度》标准测试。测定结果见表4。染色试样的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等都达到3级以上的标准,满足服装服用色牢度要求。
表4 染色色牢度的测试结果
3 结 论
通过对《天工开物》《多能鄙事》两部著作的研究与分析,以及从中选取褐色系的9种色彩的复原实验,建立了9种传统服饰色彩复原的工艺参数,对推广植物染色具有一定的价值。中国传统染色技艺之所以无法被化学染料完全取代,原因在于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佳的色彩意象,具有化学染色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传统服饰色彩与化学色彩相比较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传统色彩的复原和传承,是值得让人们重新审视的问题。广大研究者应该运用现代的染整技术,对传统的染色技艺进行深入研究,使成果应用于相关行业及设计领域中,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1]陈秀芳,金隽,唐林.真丝织物天然染料染色综述[J].丝绸,2014,51(1):31-36. CHEN Xiufang, JIN Jun, TANG Lin. Dyeing of silk fabrics with natural dyes[J]. Journal of Silk,2014,51(91):31-36.
[2]苗芬.中国、日本、法国三国传统色彩之比较研究:《世界传统色彩小词典》之探析[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1:3-4. MIAO Fen. The Compapative Study of China Japan and France Three Countries’ Traditional Colors: Explore and AnalyzeInternationalTraditionalColorDictionary[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1:3-4.
[3]榕嘉.古代靛蓝染色工艺原理分析[J].丝绸,1991(1):45-48. RONG Jia,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ncient indigo dyeing[J]. Journal of Silk,1991(1):45-48.
[4]董静.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工艺知识体系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273(9):20-24. DONG Jing. Study on knowledge system of traditional plant Chinese dyeing process[J]. Guizhou Social Sciences,2012,273(9):20-24.
[5]刘红丹,朱泉,商成杰.天然染料媒染剂的媒染性及抗菌性[J].印染,2012,38(9):10-14. LIU Hongdan, ZHU Quan, SHANG Chengjie. Mordant dyeing behaviors and anti bacterial property of cotton fabric with natural dyes[J]. Dyeing & Finishing,2012,38(9):10-14.
[6]赵翰生,李劲松.《考工记》“锺氏染羽”新解[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3):16-21. ZHAO Hansheng, LI Jingsong.KaoGongJi“Zhong’s dye plume” new[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2,18(3):16-21.
[7]宋应星,钟广言.天工开物[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出版社,1988:114. SONG Yingxing, ZHONG Guangyan. Tian Gong Kai Wu[M]. Hongko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Hongkong Branch,1988:114.
[8]刘基.多能鄙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9. LIU Ji. Duo Neng Bi Shi[M].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2006:49.
Study on Dyeing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Brown Color Series Recovery
ZHAO Zhijun1a, LIU Jianhong1b, XU Fei1a, YANG Xiaohua2
(1a.College of Art & Design; 1b.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161006, China; 2.Facult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Genèva, Genèva CH-1211 Genève 4, Switzerland)
This paper selected and settled dying techniques, dyes, dyeing materials, color names and colors recorded in “Tiangong Kaiwu” and “Duoneng Bishi”, and chose 9 traditional colors from brown series for recovery experiment to confirm the dyeing process combined mordant dyeing method and cover-dyeing method and determine the rough range ofL*,a*,b*val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9 colors have clear colors with explicit hu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lor names and descriptions. After dyeing, 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color fastness to rubbing of samples of brown series can reach at least Level 3, which can meet the need of industrial and living requirements. Color recovery has certain value for promoting plant dyeing and can be applied in related industries and design field so as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it.
Chinese traditional clothing; clothing color; dyeing technology; recovery; plant dyeing; brown; color fastness
2014-06-20;
2014-10-23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13CO4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L12CJY041);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学技术类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2012W-M16)
赵志军(1979-),男,讲师,主要从事草木染艺术、装饰艺术的设计研究,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成员。
doi.org/10.3969/j.issn.1001-7003.2015.03.007
TS193.5
A
1001-7003(2015)03-0031-06 引用页码: 0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