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与手术方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5-05-08叶斌杨燎北姚茂盛
叶斌 杨燎北 姚茂盛
封闭与手术方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对比分析
叶斌 杨燎北 姚茂盛
目的 对比分析腱鞘囊肿应用封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腱鞘囊肿患者49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与个人意愿分为封闭组(25例)和手术组(24例), 手术组给予手术方法治疗, 封闭组给予封闭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组治愈率(95.83%)显著高于封闭组(76.00%), 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腱鞘囊肿应用封闭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 但治愈率低, 必要时给予手术切除能够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腱鞘囊肿;手术切除;封闭;临床效果
腱鞘囊肿是关节腱鞘出现的囊性肿物, 由关节囊结缔组织发生退变所致, 内含淡黄色、橙色或无色透明的黏液, 足背部与腕背多发, 女性多见。一般认为该病与过分劳损、感染、免疫疾病、受伤等因素有关。关节疼痛、肿胀与活动障碍为典型表现, 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生命质量。本院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腱鞘囊肿患者49例分别给予封闭治疗与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腱鞘囊肿患者49例,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与个人意愿分为封闭组和手术组。封闭组25例, 男11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1.87±4.32)岁, 平均病程(9.52±1.18)个月;手术组24例, 男10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2.93±4.07)岁, 平均病程(9.11±2.59)个月。所有患者囊肿直径:1.5~3.5 cm, 平均直径(2.26±0.44)cm。临床表现: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疼痛。发病部位:11例足踝部, 20例腕部囊肿, 18例手部囊肿。入选标准:经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超声波、心电图、血糖,及体格检查, 确诊为腱鞘囊肿, 无禁忌证。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囊肿直径、病程、年龄、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封闭组使用5~20 ml的注射器与12~16号的针头吸净囊内的胶样囊液, 若患者为多放性给予充分划拨, 与隔壁贯通, 抽吸干净囊液。使用2 mg地塞米松(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H50020575, 1 ml:5 mg)+5 ml 2%的利多卡因(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 H13021218, 5 ml:50 mg)+8万U庆大霉素(西安高科山西金芳药业公司, H61021325, 1 ml:22万单位)配制而成的药液彻底冲洗囊腔, 待胶状液全部消失后向囊内注射曲安奈德10 mg(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H31021257, 5 ml:50 mg)+利多卡因1 ml的混合液, 剂量1~2 ml, 针头拔出后以酒精棉球在患处轻揉按压5 min, 实行加压包扎。叮嘱患者1个月内避免患处剧烈运动, 确保充足休息, 2周后及时复诊, 若腱鞘囊肿未能明显消退, 再行1次抽吸注射。手术组通过常规方法切除整个囊肿与部分正常滑膜及腱鞘组织。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赵利国[1]的文献报道, 术后随访6个月, 以腱鞘囊肿消退, 而且原部位在2个月无复发为治愈标准;随访期间重新出现囊肿为复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手术组治愈率(95.83%)显著高于封闭组(76.00%),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期内, 封闭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28.00%;手术组复发2例, 复发率为8.3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封闭组3例封闭处出现红肿, 1例皮肤萎缩, 2例皮肤色素减退, 通过局部理疗后症状消退, 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手术组2例创口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 腱鞘囊肿发生机制尚未明确, 通常认为与腱鞘、韧带、关节囊上结缔组织由于营养不良而出现黏液性退行性变性或者慢性劳损因素有关[2]。通过分析本研究中腱鞘囊肿患者的发生原因, 发现多数是因劳损过度、姿势不良、休息不够所致。多数患者表现为腕关节处与手背部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压迫、活动受限与疼痛症状[3]。封闭疗法与手术方法均为治疗腱鞘囊肿的有效方式, 本院对49例腱鞘囊肿患者分别给予封闭治疗与手术治疗, 结果显示, 手术组治愈率(95.83%)显著高于封闭组(76.00%), 后期随访发现, 封闭组复发7例(28.00%), 手术组复发2例(8.33%), 而且, 封闭组并发症发生率(24.00%)明显高于手术组(8.33%), 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虽然封闭疗法的治愈率低, 但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较小、费用低廉, 不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患者易于接受, 因此可作为治疗腱鞘囊肿的首选方式, 若患者再次复发,应立即实施手术治疗[4]。手术切除的关键在于一并切除囊肿与周围滑膜、腱鞘及韧带, 以降低复发可能。同时, 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 避免致病因素, 最大程度的防止复发, 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 腱鞘囊肿应用封闭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治愈率低, 必要时给予手术切除能够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1] 赵利国.封闭与手术治疗腱鞘囊肿152例疗效观察.社区医学杂志, 2011, 22(5):23-24.
[2] 季东明.封闭治疗腱鞘囊肿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1, 32(1): 101.
[3] 刘勉跃, 廖海雄, 巫洪波.康宁克通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疗效.吉林医学, 2012, 8(33):1613-1614.
[4] 李强, 房洁渝.得宝松封闭与手术治疗腱鞘囊肿疗效比较.中国医药指南, 2011, 28(11):68-6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072
2015-01-16]
523902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