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菊饮灌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2015-05-08朱红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血氨肝性醒脑

朱红霞

参菊饮灌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30例疗效观察

朱红霞

目的 观察参菊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性脑病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参菊饮灌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给予乳果糖60 ml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 高于对照组的7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及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血氨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菊饮灌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HE可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血氨,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肝性脑病;参菊饮;醒脑静注射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在本科住院的60例HE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9例;年龄最大65岁, 最小31岁, 平均年龄48岁;病程5个月~10年, 平均病程5年;脑病最长时间35 h, 平均11 h。其中肝硬化23例, 慢性重型肝炎7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最大66岁, 最小3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4个月~11年, 平均病程6年, 脑病平均时间11 h;其中肝硬化22例, 慢性重型肝炎8例。观察组HE Ⅰ期10例, Ⅱ期2例, Ⅲ期17例, Ⅳ期1例;对照组HE Ⅰ期11例, Ⅱ期3例, Ⅲ期15例, Ⅳ期1例。诊断标准:60例患者均符合HEⅠ~Ⅳ级诊断标准[1]。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去除诱因、限制蛋白质摄入、护肝、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菊饮浓煎灌肠, 方药组成:苦参、菊花、连翘、紫花地丁、红藤各30 g, 浓煎100 ml保留灌肠, 1次/d, 并予醒脑静20 ml静脉滴注, 1次/d;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乳果糖60 ml保留灌肠, 1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神志清晰, 扑翼样振颤消失, 性格、行为恢复正常1个月以上, 脑电图无明显异常;有效:1个月内Ⅱ期或Ⅱ期以下脑病出现2次以下;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 有效12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2例, 有效11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7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及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血氨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x-±s, h)

表2 两组治疗后血氨情况比较 ( x-±s, μmol/L)

3 讨论

HE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也是多种重型肝病后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要注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临床诊疗过程中血氨增高仍是慢性肝脑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减少肠道对氨的生成和吸收是治疗HE的关键所在。中医认为HE的病机为痰、热、瘀等邪气相互搏结, 阻于脑络,导致神明失用而为病。主要病位在脑、心, 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开窍为主要原则。本研究运用参菊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HE, 主要取其清热解毒和化痰醒脑开窍的功效, 从病机出发从而对症治疗。参菊饮由苦参、红藤、连翘、紫花地丁、菊花5味药物组成,全方共奏清热解毒之功。药物保留灌肠治疗HE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势。有研究表明参菊饮具有减少氨的生成、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增强肠蠕动、有效解除毒素对大脑的损伤等作用[2]。醒脑静注射液是以安宫牛黄丸为基础方提取研制而成, 药物组成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牛黄、牛角等, 麝香方向走窜, 开窍醒神, 具有良好的开窍功效;牛黄、麝香配伍, 清心开窍醒神;牛角清心凉血解毒;冰片芳香开窍、散郁火;珍珠清热定惊;佐以黄芩、黄连、栀子泻火解毒;郁金行气解郁;雄黄劫痰解毒;朱砂镇心安神、凉心。全方共奏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用于治疗邪热内陷、神昏谵语、抽搐等。有研究称醒脑静注射液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 发挥解热、镇痛、抗菌、抗炎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3]。

综上所述, 运用参菊饮联合醒脑静治疗HE, 减少了肠源性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氨, 提高患者清醒率, 从而使HE得到有效治疗,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1] 王宇明.肝性脑病的定义、命名和诊断.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5):305.

[2] 方典美, 姜荣钦, 范巍.参菊饮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0例.陕西中医, 2004, 25(6):495-496.

[3] 魏倩, 董六一.醒脑静乳剂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安徽医药, 2009, 13(10):1165-116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97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 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祖国医学对于HE尚无明确记载和系统论述,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 可归属于 “肝厥”“臌胀”“昏愦”“神昏”等范畴。近年来, 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 中医对HE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采用参菊饮灌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HE, 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肯定。现报告如下。

2015-04-21]

475500 河南省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血氨肝性醒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和预后分析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