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汉族、哈萨克族女性宫颈癌发病情况的对比研究
2015-05-08董秀芳
董秀芳
塔城市汉族、哈萨克族女性宫颈癌发病情况的对比研究
董秀芳
目的 研究本地区汉族、哈萨克族女性宫颈癌发病情况。方法 3896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 其中哈萨克族1896例、汉族2000例,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对两个民族宫颈癌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汉族和哈萨克族妇科炎性疾病及宫颈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个体行为的高危因素、定期进行妇科体检、重视配偶外生殖器健康为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宫颈癌;汉族;哈萨克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同乡卫生院、村医配合, 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分期分片对本市管辖区内的7个乡镇的60余个村的9275例年龄35~59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普查, 其中选取哈萨克族1896例、汉族2000例(采取间隔2例抽1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1.2 普查前准备 普查前做好计划, 准备好表格, 对各乡场、各村队进行编号, 体检时再对妇女本人进行编号, 并准备好宣传资料、器械工具、事先做好组织动员, 集中人员。
1.3 健康教育 在普查前将检查对象集中, 由专科医生进行健康教育, 讲解宫颈癌相关知识及高危因素等。健康教育后发放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状况调查问卷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进行单独填写宫颈癌筛查个案调查表, 进行病史询问: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初次性生活时间、生育史、避孕史、既往病史、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丈夫是否行包皮环切手术、本人及丈夫是否有多个性伴侣史等, 个案资料保密。
1.4 检查方法 避开月经期, 检查前48 h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及放药, 排空大小便, 用一次性臀垫, 依次检查外阴、阴道及宫颈, 观察分泌物的性状, 用拭子从阴道侧壁上中1/3处取分泌物行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再取分泌物行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之后用宫颈细胞刷在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和宫颈管内刷1~2周, 将刷取的标本放入宫颈细胞取样液中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查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当场出结果, 妇科医生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均将标本送回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进行染色及阅片, 检查结果定时反馈给目标人群, 并进行相关跟踪及治疗。
1.5 阴道镜检查 对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者及肉眼观察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 包括:无确定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鳞状细胞癌、不典型腺上皮细胞、腺原位癌、腺癌、裸眼醋酸肉眼观察异常者、裸眼直观为宫颈溃疡、肿块或可疑宫颈浸润癌者。所有阴道镜检查均在塔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 嘱患者避开月经期、24 h内禁性生活及阴道冲洗、放药。在检查前签署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知情同意书, 然后行阴道镜检查, 查出异常阴道镜所见, 在阴道镜指引下在病变最严重的部位多点取材行宫颈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如病变不确定宜选择在转化区内新鳞状交界3、6、9、12四点取材进行活检。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汉哈两族妇科常见疾病患病情况 3896例35~59岁妇女经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示汉哈两族妇科常见疾病患病情况, 且汉哈两族常见疾病患病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 两组宫颈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汉哈两族妇科常见疾病患病情况[n(%)]
表2 汉哈两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学的发展, 妇科肿瘤的预防和普查显得越来越重要, 21世纪的妇科肿瘤应该将预防和普查列为重点工程[1], 对农村妇女进行定期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 已被公认为恶性肿瘤防治中最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 因此, 开展普遍性的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2]。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的普查和随访、积极地处理癌前病变可以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早期诊断可以完全治愈, 因此, 宫颈癌的普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3]。
通过本研究可见汉族和哈族两个民族妇科炎性疾病及宫颈癌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汉族高于哈萨克族。汉族发病率高的相关高危因素包括:①性伴侣包皮过长,男性外生殖器易潜藏各类病原微生物, 易导致妇女罹患各类感染性疾病;②汉族的经济条件略高于哈萨克族, 导致汉族男性较哈萨克族男性多个性伴侣的发生率增加, 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③无防护的初次性生活年龄相比较汉族较哈萨克族女性提前, 亦导致了机会感染、流产等的增加。由此可见, 在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中, 性伴侣包皮过长、多个性伴侣及初次性生活时间在汉族及哈族中有显著性差异。应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 对高危患者加强随访及相应的处理,从病因学上进行干预, 防止高危人群罹患宫颈癌。
[1] 沈铿, 郎景和.二十一世纪的妇科肿瘤.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3, 25(4):373.
[2]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78-979.
[3] 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和机遇.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7(3):12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95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在妇女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据WHO报道, 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大约有50万例, 80%的病例在发展中国家, 而我国就达13.15万例, 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为提高本市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防治知识, 促进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减少本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死亡率。本次主要研究本地区汉族、哈萨克族女性宫颈癌发病情况, 现报告如下。
2015-02-13]
834700 新疆省塔城地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