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对肺功能的影响
2015-05-08张耀勇
张耀勇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对肺功能的影响
张耀勇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3D-CRT进行治疗, 观察3D-CRT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放疗1个月后, 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较之前均有所上升(P<0.05),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无明显变化(P>0.05);放疗后3个月后, FVC、FEV1较之前无明显变化(P>0.05), 但DLCO有所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42.65%)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肺炎。结论 采用3D-CRT治疗NSCLC, 可改善肺功能, 减少3D-CRT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不良影响。
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
肺癌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是威胁人们健康及生命的重大恶性肿瘤。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 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之一[1]。近几年,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持续增长, 其诊断与治疗成为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探讨3D-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本文特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 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与组织学的诊断,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无放疗禁忌证。男42例, 女26例,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57.12±6.35)岁;疾病种类:20例腺癌, 36例鳞癌, 12例鳞腺癌;根据分期标准, 将其分为10例Ⅱ期, 23例Ⅲ期, 35例Ⅳ期。
1.2 治疗方法 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3D-CRT治疗, 操作过程:对患者给予西门子生产的64排螺旋CT连续扫描, 扫描厚度约5 mm, 扫描范围自环状软骨至肾上腺处;其次, 螺旋CT扫描完成后, 将所扫描的图像输送到计划系统中, 由2名专业且水平高的医师人员对所扫描的图像给予综合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放疗计划, 确定实际放疗剂量。对身体内重要组织、器官等受照剂加以严格控制, 如:食管、脊髓。6 MVX线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 剂量设定为60~66 Gy, 1.8~2.2 Gy/次, 5次/周。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放疗前后的FVC、DLCO、FEV1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至放疗后3个月, 随访率为100%。放疗1个月后, FVC、FEV1水平均有所上升, 与放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DLCO水平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放疗3个月后, FVC、FEV1水平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DLCO水平下降, 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有患者中29例(42.65%)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肺炎。
表1 68例患者放疗前与放疗后1个月肺功能变化比较( x-±s)
表2 放疗前与放疗后3个月68例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x-±s)
3 讨论
已有学者将非小细胞癌分为3大类:腺癌、肺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迄今为止, 临床中常采用放化疗的方式治疗非小细胞癌, 但无法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2]。近几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也得到发展, D-CRT在其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更加能够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局部控制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当然,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 临床医师应重点勾画靶区及重要器官[3,4], 包括淋巴结的短径>1 cm、计划靶区(PTV)在GTV基础上周围外扩1.0 cm、上下外扩1.5 cm等。最后采用90%等剂量面将100%PTV 体积进行覆盖, 适形照射野5~8个共面, 最后放疗计划的评价采用DVH等剂量曲线结合适形指数。已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采用此种方法加以评价具有科学性。在3D-CRT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较为常见的是出现放射性肺炎[5]。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3D-CRT后, 其肺功能将受到较大影响。由于患者治疗中, 降低了肺泡表面物质的合成及其各种活性物质量, 影响了肺泡内张力, 进而出现肺不张及肺泡塌陷等症状[6]。在本次研究中, 患者放疗后1个月后, FVC、FEV1水平较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明显上升;而DLCO水平(17.1±5.2)ml/min变化不明显, 与放疗前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得到缩小, 进而缓解气管狭窄, 提高患者通气功能, 最终增加肺部体积。当患者实施治疗3个月后, 也会加深放射性损伤程度, 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 有29例(42.65%)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肺炎, 尤其Ⅰ级患者所出现的放射性肺炎几率高。研究表明, 患者病情越重, 放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而患者FVC、FEV1 水平与之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DLCO水平得到降低(P<0.05)。
综上所述, 非小细胞癌患者实施3D-CRT对患者而肺功能有显著影响, 且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 影响不同。
[1] 蔡峰, 李光, 赵玉霞, 等. 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6, 15(6): 440-443.
[2] 付占昭, 付宝红, 张丽娜, 等.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血清VEGF TGF-β1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 2011.3(24):13-14.
[3] Kundu S, Mathew A, Munshi A. et al.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in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irst experience from an Indian Centre. Indian Journal of Cancer, 2013, 50(3):227-232.
[4] 马绍峰, 王鹏. 三维适形放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与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2):199-201.
[5] 张瑞虹, 杜改萍, 刘秀艳, 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5(21): 107-108.
[6] 祝淑钗, 崔彦莉, 刘志, 等.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相关剂量学因素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 21(1):39-4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24
2015-02-11]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肿瘤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