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5-05-08李永新刘兰梅黄燕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口服药物降糖药糖化

李永新 刘兰梅 黄燕丽

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李永新 刘兰梅 黄燕丽

目的 观察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监测低血糖的风险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了解此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社区42例口服降糖药物而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 按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 中效胰岛素(NPH)组 (18例):原有的口服药物不变, 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口服药物组(24例):采用增加口服药物剂量方法, 逐步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 达到最大范围。以两组空腹血糖(FBG)均达到≤7.0 mmol/L为目标, 共治疗6个月, 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事件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全天血糖谱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基线水平有所下降, 但NPH组下降比口服药物组更显著, 两组下降幅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方面, 两组各发生1例仅有症状的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方面, 药物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较NPH组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24, 0/18, P<0.01)。结论 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方案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 疗效好, 容易被患者接受, 值得在社区推广。

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 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 长期口服降糖药物已不能使血糖水平得到良好控制, 此时, 联用胰岛素治疗就成为血糖达标的重要方法[1]。然而, 在社区,由于基本药物的限制及患者的配合程度不同等原因, 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究竟选择何种胰岛素治疗为宜,已成为社区医生及广大患者的困惑。为此, 本社区在临床工作中, 采用中效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每日睡前注射一次, 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前往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的标准确诊并且其病程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 纳入标准:①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不佳, FBG>8.0 mmol/L, 餐后血糖>12.0 mmol/L;②年龄40~70岁;③体质量指数(BMI)18.9~30.0 kg/m2。筛选合格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成两组:NPH组和口服药物组。

1.2 方法 所有入选的糖尿病患者, 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及在原来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 NPH组每日晚10:00左右皮下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 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起始剂量为1.5 IU/(kg·d), 然后每周增加2 IU, 直至FBG≤7.0 mmol/L。本中心采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诺德公司, 300 IU/3 ml/支)。口服药物组采用增加口服药物剂量方法, 逐步达到药物的最大范围, 监测FBG, 达到FBG≤7.0 mmol/L。治疗过程中采用强生血糖仪进行指尖血糖监测, 药物调整期间每日测定FBG, 并在治疗0、6、12、18、24周末进行每日7个时点的血糖监测(包括早、午、晚三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指尖血糖)。NPH组在首次注射胰岛素前安排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注射技术培训, 所有参与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进行血糖测试技术的培训。治疗0周和24周末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患者筛选期及治疗24周结束后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所有参与的患者均按要求做好血糖监测结果记录, 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 包括低血糖事件(血糖<4.0 mmol/L), 胃肠道反应, 心脑血管事件等。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选时的基本情况 本项研究共入选42例患者, 其中NPH组18例, 口服药物组24例。42例患者全部完成6个月临床观察, 患者依从性良好。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基线情况比较(n,

表1 糖尿病患者基线情况比较(n,

注:两组比较, P>0.05;1 mm Hg=0.133 kPa

基线情况NPH组(n=18)口服药物组(n=24)性别(男/女)7/119/15年龄(岁)55.1±8.4 56.2±8.5糖尿病病程(年) 3.8±1.3 4.1±1.6体质量指数(kg/m2)24.9±2.0 24.5±2.1收缩压(mm Hg)144.1±11.7141.2±9.7舒张压(mm Hg)79.7±8.0 83.5±6.8空腹血糖(mmol/L) 9.4±1.5 9.5±1.2餐后2 h血糖(mmol/L)13.4±1.8 13.3±1.7糖化血红蛋白(%) 9.1±1.4 9.3±1.2

2.2 疗效 治疗后, NPH组空腹血糖下降非常明显, 从治疗前(9.4±1.5)mmol/L降到治疗后的(5.8±0.6)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 降幅达(3.6±1.4)mmol/L, 较口服药物组下降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餐后2 h血糖也从治疗前(13.4±1.8)mmol/L降到治疗后的(7.2±0.9)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 降幅达(6.2±1.6)mmol/L, 较口服药物组下降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治疗后, NPH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的降幅较药物组下降明显, 分别为(2.0±1.1)%, (1.2±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见表2。

表2 NPH组和口服药物组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表2 NPH组和口服药物组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口服药物组比较,bP<0.05

指标NPH组(n=18)口服药物组(n=24)治疗前治疗后降幅治疗前治疗后降幅空腹血糖(mmol/L)9.4±1.55.8±0.6ab3.6±1.49.5±1.27.7±0.8a1.8±0.5餐后2 h血糖(mmol/L)13.4±1.87.2±0.9ab6.2±1.613.3±1.79.9±1.0a3.4±1.0糖化血红蛋白(%)9.1±1.47.1±0.5ab2.0±1.19.3±1.28.0±1.0a1.2±0.5

2.3 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 NPH组和口服药物组均有1例发生1次仅有症状的低血糖事件, 经适量调整药物剂量后未再出现类似事件。口服药物组在增加药物剂量后有8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并且不能承受, 减量后其症状消失, NPH组未发生胃肠道反应。两组胃肠道反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血糖达标后, 其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血脂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本实验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根据UKPDS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在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 其β细胞功能仅为正常的50%, 并且随病程延长逐年下降[3]。因此,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促进β细胞功能恢复是糖尿病治疗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4]。本研究采用1次/d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其餐前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有明显下降, 83.3%的患者达到降糖目标, 55.6%的患者HbA1c达到低于7%的目标, 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NPH组发生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口服药物组。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时, 其明显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 并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多。本研究中, 口服药物组在加大二甲双胍药物剂量时, 先后有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经减量后, 患者胃肠道反应消失。NPH组未发生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在社区, 大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血糖的方法依从性较差[5], 认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最终的办法, 一旦注射胰岛素, 则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 并且一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患者更不容易接受。本研究采用睡前一次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 注射次数少, 注射时间在睡前, 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患者容易接受。这种1次/d中效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血糖的方法适合于在社区推广。

另外, 本研究过程中, 发现NPH组中有5例患者清晨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达标, 但晚餐前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晚餐前血糖为(8.4±3.2)mmol/L, 晚餐后为(12.8±2.1)mmol/L, 这一点或许可以用中效胰岛素能维持12~16 h稳定血药浓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来解释[6], 这可能是1次/d NPH难于控制晚餐前后血糖的原因。此5例患者在研究结束后采用2次/d NPH注射治疗, 其晚餐前后血糖得到了理想控制。

[1] Bi Y, Zeng L, Zhu D, et al.Association of β-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with fasting and 2-h plasma glucose in a large Chinese population.Diabetes Obes Metab, 2012, 14(2):174-180.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 6(7):447-498.

[3] 翁建平, 李延兵, 许雯, 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3, 11(1):10-15.

[4] 杨文英.如何选择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以提高胰岛素治疗的技巧.国际内分泌杂志, 2006, 26(3):195-197.

[5] 辛洪霞, 黄芬, 胡晓莹, 等.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3):134-135.

[6] 马奇勋, 田冬梅.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和进展.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33):20-21.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isophane ins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LI Yongxin, LIU Lan-mei, HUANG Yan-li.Guangzhou City Baiyun District Sanyuanli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Guangzhou 510405,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sophane insulin injection before sleep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o monitoring risk of hypoglycemia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o underst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this treatment regimen.Methods There were 42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substandard blood glucose level by oral antidiabetic drugs.They were voluntari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sophane insulin (NPH) group (18 cases) receiv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sophane insulin before sleep in addition to oral administration.Oral administration group (24 cases) received increased dose of oral administration by gradual increase to maximum range.Treatment lasted for 6 months, aiming at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7.0 mmol/L in both groups.Blood glucose control, hypoglycemia event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decreased blood glucose profil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level than the baseline level, and NPH group had much obvious decreased level than oral administr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of decreased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Each group had 1 case of hypoglycemia event with symptoms.Oral administration group had higher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as adverse reactions than NPH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8/24, 0/18, P<0.01).Conclusion Isophane insulin injection before sleep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ntidiabetic drugs can provide good effect in controlling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unsatisfactory blood glucose control.This method can be easily acceptable for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in community.

Isophane insulin; Combined treatmen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010

2015-03-26]

510405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口服药物降糖药糖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西药脐疗法加口服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