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捆绑术用于产后严重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2015-05-08麦赞田晓辉
麦赞 田晓辉
子宫捆绑术用于产后严重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麦赞 田晓辉
目的 研究子宫捆绑术用于产后严重子宫收缩(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 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产后严重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均行子宫捆绑术)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观察产前产后产妇血常规指标及产后出血结果。结果 产后, 除血小板外, 产妇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均明显下降, 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3.75%, 产妇出血量为(700~2000)ml, 共5例行输血治疗;术后40 d经B超诊断提示32例产妇子宫质地、大小均正常,腹部切口愈合。结论 子宫捆绑术可有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避免行子宫切除, 有利于产妇产后子宫恢复, 安全可靠, 值得应用。
子宫捆绑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出血量
产后出血是常见产妇并发症, 发病率2%~3%,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头号原因。产后出血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居多,是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1]。产后出血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进行止血, 当效果不理想时考虑产妇生命安全需要切除子宫, 产妇生育能力丧失给产妇造成巨大生理及心理伤害。近年来我国妇产科子宫捆绑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并不断改良, 作者在32例产后严重宫缩乏力性产妇中应用该种子宫捆绑术, 收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9月~2015年1月期间纳入严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32例, 均给予子宫捆绑术。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28.4±3.9)岁;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4±2.5)周;初产妇25例, 经产妇7例;高龄产妇5例;单胎30例, 双胎2例;胎盘前置14例, 瘢痕子宫8例, 胎头下降阻滞10例。产后出血诊断[2]:娩出胎儿后24 h内出血总量≥500 ml。
1.2 方法
1.2.1 出血量测定 排出羊水, 测量吸引瓶中血量, 估算纱垫、纱布、布单血量;阴道分娩于娩出胎儿后将接血器置于臀下, 剖宫产者用纱布估算出血量(一块225 cm2纱布可容血量为15 ml), 或使用称重法估算出血量。
1.2.2 子宫捆绑术 子宫切口下缘2 cm处(切口右顶端3 cm)穿刺, 跨切口上缘于相对点穿刺出针, 之后于子宫前壁左侧肌层内行子宫浆肌层连续纵向缝合, 跨过宫底至子宫后壁连续缝合至左侧宫骶韧带, 行横向缝合至右侧宫骶韧带, 之后依次行右侧子宫后壁、右侧子宫宫底、子宫前壁浆肌层纵向缝合, 于切口右上缘约2 cm处使缝针穿刺子宫壁全层, 跨过切口下缘, 于相对穿刺点出针, 打结。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产前产后患者血常规指标(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术后2 h判定疗效[3]: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 子宫收缩正常, 质硬为有效;阴道出血量未减少甚至增加, 子宫收缩乏力, 质软为无效。观察患者出血量, 术后40 d观察产妇子宫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已收集数据录入2010版Excel校正。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前产后血常规对比 产后, 患者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均明显下降, 与术前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血小板并无明显变化, 提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贫血, 且并非血小板减少引起。见表1。
表1 产前产后血常规对比(±s)
表1 产前产后血常规对比(±s)
注:与产前比较,aP<0.05
时间例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109/L)血小板(109/L)血红蛋白(g/L)产前320.34±0.033.84±0.32206.51±23.52113.14±12.51产后32 0.25±0.04a3.04±0.25a205.54±24.35 91.24±11.23at 10.1811.140.16217.37 P 0.0000.00000.87180.0000
2.2 产后出血结果 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32例产妇均行子宫捆绑治疗, 止血效果较好, 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无因再出血而行子宫切除者, 32例产妇出血量为700~2000 ml, 共5例行输血治疗;40 d后经B超诊断提示子宫质地、大小均正常, 腹部切口愈合良好。
3 讨论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诱发因素较多, 包括营养过剩使婴儿体质量过大, 辅助生育技术增加多胎分娩率, 麻醉过程中肌松药物使宫缩力度异常等[4]。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普遍存在贫血现象, 本次研究发现产后产妇除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外, 红细胞、血红蛋白个数及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往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常用处理方法包括子宫按摩、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填纱, 也常使用前列腺素和宫缩素调整子宫收缩规律及力度。当上述方法均无效时, 考虑孕妇生命安全, 需要将整个子宫切除。本次使用的子宫捆绑术被称作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由B-Lynch缝合术改良而成, 于1993年被一家英国医院首次报道。张艳萍等[5]中国医学研究者将该种止血手段应用在45例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中, 发现止血效果良好, 止血有效率为90.56%。本次研究中发现子宫捆绑术治疗严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有效率为93.7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均证实子宫捆绑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良好治疗效果。
子宫捆绑术应注意以下事项:每个缝合步骤均应拉紧缝合线, 拉线方向一定要顺应缝合针走向, 可避免缝合线割伤子宫壁[6];尽量缝合整个浆肌层且不穿透子宫内膜;捆绑后仔细探查宫腔, 避免因宫腔闭合导致恶露无法排出[7];子宫下段结构较差, 宫颈内口与子宫切缘过近, 捆绑应由子宫切口上缘起针, 不跨过切口, 以免宫腔闭合阻碍恶露排出[8]。
综上所述, 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止血效果良好, 可避免行子宫切除, 保存产妇生育能力, 术后子宫恢复快, 值得应用。
[1] 李莉.子宫捆绑术在防治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效果分析.吉林医学, 2012, 33(9):1839-1840.
[2] 颜珠苗.改良式子宫捆绑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海南医学, 2013, 20(3):403-404.
[3] 李松芳.子宫捆绑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 19(1):104.
[4] 王海侠.浅谈子宫捆绑术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8):590-591.
[5] 张艳萍, 梁惠中, 李烨.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吉林医学, 2014, 14(20):4490-4492.
[6] 王俊英.改良式子宫捆绑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5):18-19.
[7] 丁小梅.子宫捆绑术在防治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2(9):1839-1840.
[8] 刘筱英.改良式子宫捆绑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4):403-40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081
2015-05-15]
5100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