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5-05-08唐庆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孕囊宫腔流产

唐庆霞

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唐庆霞

目的 探讨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超声诊断特征, 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资料。方法 对超声诊断34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临床结果相对照。结果 34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 超声确诊32例, 漏诊2例, 临床符合率94.1%。结论 超声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为临床医生在早孕期保胎和终止妊娠方法提供了重要资料。

子宫发育畸形;妊娠;超声诊断

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一直是临床医师在早孕期保胎和终止妊娠中最关注的问题, 畸形的子宫合并妊娠常易导致流产、早产、腹痛 、先露异常等不良妊娠及产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的早期妊娠需终止妊娠患者, 未经超声检查容易造成漏吸或吸宫不全 。超声检查是诊断女性子宫发育畸形首选的检查手段之一, 经腹部超声是经典的检查途径, 阴道超声具有显示清晰、可重复、能直接观察子宫内情况及妊娠孕囊的生长发育、周围回声等特征 , 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终止妊娠或保胎治疗效果[1]。现将作者近5年来超声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的34例患者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1月因停经待查、先兆流产、下腹痛等不适来本院就诊, 月经周期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或尿妊娠试验阳性, 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34例。年龄18~45岁, 平均年.29.8 岁, 初潮年龄11~18岁, 停经时间 6~19周。全部患者均为自然妊娠, 孕前未接受过有关激素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阿洛卡1000型超声诊断仪, 迈瑞DC-6超声诊断仪, 腹部探头频.3.5 MHz , 阴道探头6.0~7.0 MHz。

1.2.2 方法 患者先将膀胱适度充盈, 经下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及附件区情况, 评价有无子宫畸形, 观察宫内有无孕囊,对于要求终止妊娠者, 嘱其排空膀胱, 再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 仔细辨别子宫畸形类型及合并妊娠特征。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生育协会(AFS)关于苗勒氏管发育异常分类法。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子宫发育 子宫发育畸形时, 子宫形态、大小、内膜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1.3.2 观察孕囊发育 观察妊娠一侧宫腔孕囊着床的位置,大小及形态 , 有无卵黄囊 、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周围有无积血。对侧宫内有蜕膜反应的团块状回声。

2 结果

2..34例患者, 孕早期超声确诊32例, 漏诊2例.1例为不全纵隔合并妊娠, 看到宫内孕, 未细致观察另一宫腔内膜,孕58 d难免流产, 复查超声发现不全纵隔(见图1)。另1例早孕未发现双子宫, 孕19周时超声检查发现增大的子宫右后方可见一正常大小的子宫回声, 宫内膜厚22 mm, 诊断为双子宫合并一侧子宫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4.1%。

2.2 子宫发育畸形类型 本组资料超声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 按类型分为:纵隔子宫共27例, 占79.4%, 其中不全纵隔子宫21例, 完全性纵隔子宫6例(见图2, 完全性纵隔合并一侧宫腔妊娠)。27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者, 宫内孕25例.2例为不全纵隔子宫合并异位妊娠.1例为右侧附件区宫外孕.1例为左侧宫角部妊娠;双子宫5例, 占14.7%,其中, 双子宫合并双宫颈1例, 双子宫单宫颈4例, 均为单侧子宫妊娠.1例双子宫单宫颈, 非孕侧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双角子宫2例, 占5.9%。

2.3 本组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 要求终止妊娠者29例,其中不全纵隔子宫17例, 完全性纵隔子宫6例;双子宫单宫颈3例;双角子宫1例;经超声诊断后 .27例住院顺利实施了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清宫手术 ;2例合并宫外孕患者中1例手术治疗出院.1例住院保守治疗出院。其余5例继续妊娠者中2例难免流产 .1例胚胎停育而自然流产, 余2例中有1例.35周前出现早产征象 , 经保胎至孕38周分娩1例无症状, 孕足月分娩。

图1 不全纵隔子宫流产清宫后超声复查

图2 完全性纵隔子宫一侧宫腔早孕

3 讨论

3.1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胚胎时期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障碍所致, 临床常见有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弓形子宫及残角子宫等。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超声声像图与畸形的类型有关。本组报告以纵隔子宫最多见, 占79.4%, 双子宫次之, 占14.7%。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合并妊娠, 其子宫形态、肌层发育、内膜和宫腔的形态均不相同。在畸形子宫超声诊断中, 双子宫一般不难诊断, 对于复杂或不典型子宫畸形,超声诊断困难时可行子宫腔声学造影或三维超声检查, 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本文利用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畸形合并妊娠,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 漏诊率5.9%, 漏诊率低于吴锡金等[2]报道。

超声图像特点:①纵隔子宫外形正常, 横径增宽, 内膜回声分为左右两部分, 若连续到宫颈为完全纵隔子宫, 若在宫腔中段会合, 则为不完全纵隔子宫, 当孕囊着床在一侧子宫内膜, 未孕侧子宫不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增大, 宫内膜相应增厚。②双子宫横切宫底水平两个子宫之间有间隙, 若一侧子宫妊娠, 该宫腔内见孕囊而另一宫腔无胚囊, 但子宫内膜因激素水平的变化会相应增厚。③双角子宫:横切面显示子宫底中央凹陷、有切迹, 近宫底处宫腔分为左右两个, 一侧妊娠时, 两侧宫角不对称增大。

3.2 需要继续妊娠者, 子宫发育畸形常可引起各种流产风险, 本组资料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继续妊娠患者5例中, 流产3例, 其中发生难免流产2例, 自然流产1例, 流产发生率为25%,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与正常流产率10%~15%相比,发生率明显增加。病因主要有:①发育异常的子宫在妊娠后存在血供不足, 如双子宫, 仅有一侧血管供血, 妊娠后蜕膜形成不良, 影响胎儿发育生长而流产。②纵隔子宫, 若受精卵着床于纵隔处, 纵隔黏膜血管形成差 , 供给胚胎血液不足而致流产。③发育不良的子宫宫腔狭小, 妊娠后宫腔压力大,易发生流产及早产。④宫颈功能不全 :发育异常的子宫, 同时宫颈发育也不良, 易发生中孕期反复流产。所以, 子宫畸形合并早孕一经明确诊断,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正确指导孕妇妥善安排工作、休息及生活 , 做好孕期保健 , 必要时保胎处理, 本组2例在医师指导下顺利足月分娩。

3.3 对于要求终止妊娠者, 明确子宫畸形类型及孕囊位置是人工流产手术成功的关键 。故应在早孕行人工流产前进行细致的妇科检查, 同时应做阴道超声(TVS)明确诊断, 以免误伤子宫及手术失败。阴道超声图像显示更清晰, 已经成为早孕需终止妊娠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本组报告诊断准确率略高于文献报道[3]。本组要求流产患者27例, 术前超声明确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合并早孕, 均顺利实施人工流产或药流+清宫手术, 未发生漏吸、不全流产、子宫穿孔及过度损伤等并发症。其中1例双子宫畸形, 未孕子宫内见节育器1枚予以取环, 建议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避免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避孕失败, 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3.4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检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 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先兆流产、早产患者和子宫发育畸形关系密切, 其确切发病至今不清。本组资料中, 纵隔子宫、双子宫和双角子宫最易引起流产、早产,若能及早发现, 对预防和减少母婴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如有月经异常、孕产异常、人工流产误吸、 漏吸等病史者, 应高度警惕子宫畸形的存在。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者, 超声检查时尤其要注重横切面检查, 由宫颈至宫底部及两侧宫角部做仔细、全面的连续性扫查, 对发现子宫畸形起着关键性作用。超声医生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不能只满足于发现占位或妊娠 , 本组1例双子宫畸形, 因产前超声漏诊, 产后子宫已放置宫内节育器, 另一侧子宫妊娠, 导致避孕失败。因此, 超声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合并早孕有重要临床意义。

[1] 汪彩英, 张才智, 石华, 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3):212-213.

[2] 吴锡金, 甘柏柳, 陈桂荣, 等. 三维冠状切面成像在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微创医学.2009.4(2):101-103.

[3] 胡顺琴 , 孙彤.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7):453-45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064

2015-08-19]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妇幼保健所B超室

猜你喜欢

孕囊宫腔流产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