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5-08肖水平钱滔来于利
肖水平 钱滔来 于利
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水平 钱滔来 于利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A、B、C组, 各30例, 分别采用B超可视下臂丛上支、中支、下支周围注药阻滞, 三组均采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合剂。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6.67%, 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0%, C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3.33%, B组高于A、C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A、C组出现了止血带引起的肿胀不适感及尺、桡侧阴滞不全。结论 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阻滞操作, 增加了麻醉效果的优良率,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B超引导;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
为了提供完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并发症, 麻醉医师选择运用B超在可视化下完成麻醉, 是骨科上肢手术麻醉的常用方法, 但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不全, 常常选择全身麻醉[1,2]。这种现象产生是麻醉药物注射位置偏差太大, 致使麻醉药物不能完成浸润神经组织。本文研究观察运用B超引导行肌间沟(上、中、下三支)附近预定位置注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骨科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从中选择一种局部麻醉药用量少, 且效果完善的分支周围注射方案,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骨科上肢手术患者90例, 其中男56例,女24例,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 随机分成A、B、C三组, 各30例。其中A、B、C组分别采用B超可视下臂丛上支、中支、下支周围注药阻滞, 三组麻醉药品均采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合剂。三组患者ASA分级、性别、年龄、身高、手术时间及术中液体出入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设备 产品名称:S8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1.3 麻醉方法 术前患者常规禁饮食, 入室后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常规开放静脉通路、吸氧。患者平卧位, 头偏对侧, 充分暴露穿刺点, 常规消毒。A、B、C三组用B超机超声探头垂直于肌间沟处进行定位, 根据超声探头在颈总动脉外侧面扫描到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 即可看见臂神经丛的横断面呈串珠状低回声区,选定穿刺点, 探头旁外约1 cm处在B超监视下将针尖刺人斜角肌间隙, A、B、C组分别在肌间沟臂丛上支、中支、下支周围, 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合剂。B超引导下视麻醉药物浸润情况调整针尖位置, 至神经丛完全包裹。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①神经阻滞完成:每5分钟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区皮肤出现发热、发红)通过观察及患者对针刺痛觉反应, 指令运动完成情况。②麻醉效果:优秀:阻滞范围完善, 患者无痛、安静;术者满意;良好:麻醉范围欠完善, 患者伴有痛苦表情;尚可:麻醉范围不完善, 患者出现呻吟躁动, 术者要求加深麻醉, 辅助用药后, 情况有所改善, 但不够理想, 勉强完成手术;失败:效果不全,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完成手术。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③记录A、B、C三组局部麻醉药量、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操作开始至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完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给药结束至感觉完全阻滞的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感觉阻滞起效至完全消失的时间)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计算优良率, 术后随访, 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C组患者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 B组>A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2。
表1 痛觉阻滞起效时间(n)
表2 麻醉效果(n, %)
2.2 并发症 A、B、C三组均没有发生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均未出现麻醉后Homer征、血肿、药物中毒或呼吸困难情况;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或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A、C组出现了止血带引起的肿胀不适感及尺、桡侧阴滞不全, 随访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症状不良反应等。
3 讨论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医学诊疗都要求准确可循性, 超声可视下的操作广泛运用周围神经阻滞, 要求做到麻醉效果完善。如果术中效果不全改用麻醉方式会产生医患争议, 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据Marhofer等[3]报道使用超声引导完成的区域神经阻滞患者4000余例, 成功率近100%, 越来越多麻醉医生运用超声引导系统, 正逐渐成为神经定位的“金标准”。
本文研究中B组采用的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上、中、下三支)臂神经丛阻滞, 在B超的引导下, 尽可能分别靠近肌间沟(上、中、下三支)附近处进行穿刺, 必要时置管。麻醉过程全程在实时监控之下, 该方法操作者在可视下准确度较强, 患者解剖结构个体之间的差异, 影响麻醉药物的分布和扩散。分别在肌间沟(上、中、下三支)之不同分支附近注入低浓度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 使得麻醉药物的分布和扩散变得通畅, 发现肌间沟(上、中、下三支)臂神经丛出现的麻醉效果有很大的差异[4-7]。上、下支周围注药有发生麻醉过程中需麻醉强化、全身麻醉才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情况。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中支周围臂丛麻醉与肌间沟上、下支周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 具有优点:选择中支周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 麻醉起效时间快及效果完善程度明显优先肌间沟上、下支周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且定位容易准确, 麻醉用量小, 并发症少, B超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穿刺的盲目性, 穿刺成功率高, 且教学方便, 在麻醉工作中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1] 陈益君, 周海东, 曹伟.周围神经阻滞定位技术的合理应用.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1(2):179.
[2] 王志广, 马永兵, 潘宠勤, 等.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35):4420-4421.
[3] Marhofer P, Greher M, Kapral S.Uitlasound guidance in legional anaestlicsia.Br J Anaesth, 2005, 94(1):7-17.
[4] 曹文, 郭瑞军, 张彤迪, 等.超声引导下臂丛、腰丛神经阻滞.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 15(12):946-947.
[5] Retzl G, Kapra S, Grelicr M, et al.UI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the axillarypart of the brachial plexus.Anestli Ana1, 2001, 92(5):1271-1275.
[6] 李征毅.臂丛超声影像学解剖与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南方医科大学, 2012.
[7] 李挺, 吴道珠, 徐旭仲, 等.上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6, 26(2):126-12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44
2015-01-19]
518067 深圳蛇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