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15-05-07

文教资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实践性大学生

张 坡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增大。高校应探索出一条路子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因此多数高校将目光投向鼓励大学生创业,让大学生由求职者转变为岗位创造者。然而大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成功率较低,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以何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开展创业教育原因分析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而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逐年增多。受全球经济危机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成为“毕业即失业”一族,因此,部分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创造工作机会,解决他人的就业问题。

(二)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

首先,与其他社会人员相比,大学生受到高等教育,知识层次较高,文化水平高,专业能力较强,学习和分析能力强,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网上有诸多创业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其次,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敢拼敢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社会适应能力强,作出决定后能够及时行动。最后,大学生具有创意优势,领悟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三)国家政策支持。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比如200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在注册、贷款、税费、培训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另外,各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比如登记注册优惠、贷款优惠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

(四)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虽然大学生具有创业优势,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创业失败,且创业失败率高,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多是书本知识,不注重实践,缺乏创业经验,创业资金不足,创业心态不够端正。此外,高校创业课程的开设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急需创业方面的教育、指导,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随后有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借鉴前人的理解,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①。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高校向受教育者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重视不够。

由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若开展创业教育高校需要投入大量教育资源,然而高校并未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多数高校虽然开展了创业教育,但仅仅是将创业教育穿插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某个章节,有的是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师资队伍经验不足。

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校教师在创业方面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教师很少,创业经历几乎没有,创业经验不足,因此,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和口头说教方面,效果不显著。此外,全国从事创业教育培训的机构较少,高校教师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教学形式单一,可操作性差。

当下,高校创业教育课多为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少了课堂外的实践环节,教学形式单一,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故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流于形式。另外,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的创业教育多为创业的意义、创业的环境形势、创业者的素质要求等一些务虚的内容,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有些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脱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创业很难,无法将创业的想法付诸实践,可操作性差。

(四)缺乏创业实践基地。

由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校限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导致高校内无供学生施展创业想法的创业实践基地,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多为理论教学,教师和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施展拳脚,不能付诸实践。目前高校尚未形成完备的创业教育模式,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局面还未形成,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效果不显著。

三、创新高校创业课程教学方法

(一)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由于创业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需要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加之高校并未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将创业教育穿插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当中。鉴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鼓励大学生创业,因此要对高校的创业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高校应将创业课程纳入通识必修课的范畴,抑或增加创业通识选修课数量,让学生充分接触创业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是一门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律法规等学科于一体的学科,对上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要求上课教师有极强的技能和经验。要上好创业课程,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1.成立创业课程教研室。

在创业课程师资配备上,应选拔素质高、技能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任课教师应掌握创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尽量选拔有过创业经历的教师任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创业经历讲解创业课程,更具有说服力,上课效果较之无创业经历的教师要好。在开课之前,要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保障顺利开课。

2.聘请校内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为创业导师。

由于创业课程实践性、技能性、经验性的特点,仅仅依靠创业课程教研室教师的课上讲授难以达到创业课程应有的效果,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高校应聘请校内外创业方面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定期到校开展创业讲座,并担任一个或多个有创业想法或者已经开始着手创业的学生的创业导师,通过自身创业成功的经验指导学生创业,并定时与学生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3.充分发挥朋辈的引领作用。

大学校园不乏创业成功的学生,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相较于任课教师和校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大学生创业者更贴近大学生,更知晓大学生创业者的特点和优劣势,更能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指导。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邀请创业成功学生定期开展创业讲座,定期与有创业想法或者已经着手创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若有可能,创业成功学生亦可以担任其他学生的创业导师,进行指导。

(三)开拓多种教学形式。

1.构建丰富的创业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

虽然创业课程具有实践性、技能性和经验性的特点,但迫于当下高校条件的限制,创业课程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因此,构建丰富的创业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高校创业课程不在于教学生怎样创业,更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高校创业课程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上,辅以创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商务知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尽量让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在课堂讲授环节,除了讲授以上知识外,创业课程任课教师还应设计一些与创业相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以生为主,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

2.参观创业导师企业,学习企业文化。

除了课堂讲授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创业导师的企业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企业员工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发展史,并从创业导师的创业经历上了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创业所需要的精神,创业中会遇到的难题。参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创业的不易,让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认识,对创业更感兴趣,为以后创业做好准备。

(四)设立创业实践基地,健全创业服务机制。

鉴于创业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接受创业任课教师关于创业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施展拳脚,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高校应设立创业实践基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场地,创办实体企业,让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除设立创业实践基地之外,高校还应致力于健全创业服务机制。首先,高校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时间,鼓励大学生创业。其次,高校要营造校园的创业文化,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注释:

①王利蕊.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出国与就业,2011(7).

[1]王利蕊.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出国与就业,2011(7).

[2]尤莉娟.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探究[J].就业与创业,2011(1).

[3]吴小龙.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2).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实践性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大学生之歌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