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2015-05-07唐伟优
唐伟优
(韩山师范学院 思政部,广东 潮州 521041)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按照学校有关章程,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参与大学生社团建设中。面对这样一批个性张扬、充满新鲜活力又注重自身发展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地将学生社团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为学生社团文化对学生思想品行、能力素质、知识积累和情操培养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价值导向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理想,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成为“四有新人”。大学生社团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因此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导向作用。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不仅为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提供了平台,还为他们了解社会、关心国家、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提供了机会。随着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教育工作者们与时俱进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帮助一大批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住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二)素质拓展功能。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是促进专业学习,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各种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增长社会知识、锻炼才干提供渠道;三是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如大学生社团的心理健康协会,以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重要平台。
(三)凝聚激励功能。
由于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出发点是共同的志向、兴趣、爱好,因此活动过程中更容易调动起彼此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同的感召力下,社员之间更容易达成一致,为了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也在此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不仅培养起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更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显示出社团活动的凝聚效果。社团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指学生社团文化对学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社团与社团之间存在竞争使学生团结在社团里,为社团的成长壮大而努力,为共同的事业而合作,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调节转化功能。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带来社会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社会现实的影响、学生思想的实际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社团作为以学生兴趣爱好为核心,由学生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均是在充分民主、相互沟通和说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势利导地利用大学生社团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适当调节社会现实带给学生的不利影响,推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和升华。
二、制约大学生社团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
(一)高校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欠佳。
高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拓宽学生沟通交流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但是由于社团骨干和成员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许多学生社团在具体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相应的指导教师,但是他们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社团工作,造成社团活动指导性欠佳的局面。除了配备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外,还要选调一批政治素养高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参与社团管理和建设,从专业技术和思想素养两个方面为学生社团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二)学生加入社团的盲目性或功利性。
高校学生处于心理快速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经历着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因而思想容易出现盲目性、急躁性。有些学生抱着随大流、人云亦云的心态,加入一些与自己个性特征不是特别相符的社团。有部分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有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不够高,对是非善恶的分辨度不够强,政治立场不鲜明,对于社团活动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领悟能力有限。同时,当前高校还存在一种不良功利倾向风气。一些学生出于功利性因素,如加学分、提高知名度等选择入团。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缺乏全身心投入和参与,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弱化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社团运作中价值取向的偏移。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教育载体,其价值取向的偏移表现为:其一,受校园外部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加之教师对社团的指导力度欠佳,主流价值文化没有很好地占领学生社团这一重要文化阵地,一些低品位的文化仍然在社团中流行,影响社团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二,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偏娱乐性、轻思想性的倾向。一些学生社团重视政治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忽视政治活动的目的性,弱化活动的思想导向功能。其三,指导教师对社团管理载体的认识有失偏颇。部分社团的指导教师没有认识到社团管理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割裂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必然联系,将工作重心放在管理社团日常事务上。
(四)社团文化缺失,凝聚力不强。
虽然各社团逐渐重视社团文化建设,但往往对社团文化的内涵认识较模糊,大部分社团将本社团文化简单地确定为家文化,不具特色,不能形成较好的凝聚力;社团负责人对于社团文化体系构建方法缺乏了解,对于社团文化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感到力不从心。社团凝聚力较差,人员流失严重,社团会员大多随意进出,未能承担其在社团的责任,社团干部及会员缺乏交流,往往刚入社时能积极参加社团举办活动,一学期结束后对社团热情直线下降,这些问题是社团普遍面临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社团的发展。
三、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实现的路径
(一)坚持主体性,实现社团成员的主体性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在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的的前提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社团,让大学生在以社团为平台的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生活,内省自身,达到知行合一,完成对理论的认知、践行,实现价值观重构。
高校学生社团本身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经费支持、场地建设及人员配备上,都给予扶持。高校学生社团以其活动的自发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日益成为凝聚大学生的积极有效形式。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目标人群主体化、活动参与自主化、活动阵地多元化、教育成效大众化等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社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增强学生社团的主体化教育功能,发挥社团成员的主体性功能,实现社团成员的主体性价值。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由“被教育者”变为“主动施教者”。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实现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课堂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个人才华,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在社会实践中服务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把握方向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建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即坚定不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教育学生开拓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坚持多样性和方向性。多样性的发展并不是指无主流、无方向,恰恰相反,在多元化趋势中,更应该强调主流思想的导向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健康的活动鼓舞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中的价值导向功能由于社团本身具有的开放性、自发性、主动性和实践性而显得至关重要。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倡导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全面地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同时,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理论优势和组织优势,发动高校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断在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人生成长道路上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三)遵循先进性,培养良好的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既来源于校园文化,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大力倡导时代需求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让社员在参与社团活动、管理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受到社团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自主接受这种主流文化,真正践行主流价值观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社团文化的培育,与社团专业指导教师一起协商合作,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社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学生社团的舆论阵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培育良好的社团文化。另一方面,社团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是社团成员在实践中认可和接纳的过程,因此社团文化培育和传承离不开社团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作为社团的一分子,要积极融入社团中,在自主管理活动中认可、接纳并传承社团文化,并真正践行主流价值观念。精品社团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气氛,气氛是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总体发展趋势,应该营造积极、上进、敢于创新的社团建设氛围。同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创造出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社团文化精品,用其丰富性满足社团成员选择的自由度,以其优质性净化、提升人们的情操和境界,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和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四)循序渐进性,注重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践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有章有法,需要在打牢根基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否则将事与愿违、事倍功半。针对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思路明确、条理清晰,通过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抓牢实施载体、抓好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有效实施,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有序性、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前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要厘清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于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实施性等。充分考虑大学生社团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大学生社团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其次,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以机制为保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性。抓牢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学生社团的实施载体。只有抓牢载体,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落处、有抓手、有施展空间,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良性地开展。最后,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较高、作风优良、能力较强的队伍,使之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实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的事物必将被社会淘汰。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理念上创新、在内容体系上创新、在模式机制上创新、在服务体系上创新、在途经方法上创新。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的内容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把握基本规律,又要敢于突破、实现新发展。
[1]蒋晨非.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优化[J].理论观察,2014(6).
[2]赵静.高校社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3]刘国平,赵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建设的思考[J].南方论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