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单元设计中的应用
2015-05-0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1 引言
传统的课程教学单元注重学科性原则,忽略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偏离了当今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这样做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进行项目化的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设计包括宏观的课程整体设计和微观的教学单元设计,而项目化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迄今为止,有关课程整体设计的研究论文比较多,但还没有发现专门探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单元设计的文章。本文以《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项目化单元设计为例来探讨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希望为同类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项目化单元设计
2.1 课程“单元”
课程“单元”是在时间上紧密相连的一次课,不是内容上的一个单元,通常为1-4个课时的时间跨度。课程单元的结构必须完整,类似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首先是开头,然后是展开,接下来是高潮,然后问题就解决了。但最后一定又出现一个新问题,设置一个悬念。任何课程的实施,都在这样的单元中进行,一门课程就是由这样一个一个单元组成。
2.2 单元设计的原则
(1)必须突出能力目标。明确课程训练的能力,整个课是围绕能力训练来上的,不是围绕知识来上的。
(2)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单元由项目和若干个任务组成,单元中的项目是课程整体设计综合项目中的子项目。
(3)课程单元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必须动手动脑去做事,遇到问题,老师必须来主导课堂。老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做过什么”才重要。
2.3 单元内容设计
(1)要“情境、案例、任务、问题”引入,不是“定义、概念、逻辑、抽象”引入。
(2)精心设计系列任务,覆盖课程。主要任务在课程里面都要体现。
(3)精心设计任务的顺序,推进学习。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示范到独立。
3 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案例—缮制和办理运输单据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可以从单元与课程的关系、学情分析、单元设计教学目标、单元设计思路、单元设计实施等五个方面探讨。
3.1 单元与课程的关系
在进行项目化单元设计之前,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先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分为进口和出口双向,且国际贸易结算又分为不同方式,为使学生较为完整地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各种单据的制作和技巧,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成出口单证和进口单证两个主要模块共六个项目,其中两个为跟学项目,其余四个为独立完成项目,具体见表1。
表1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内容与项目对照
项目一为信用证方式下的出口单证综合制单,按照出口单证的工作程序分为十个任务,具体包括审核与修改信用证、缮制商业发票、缮制装箱单、缮制和办理运输单据、缮制和办理报检单、缮制和办理报关单、缮制和办理保险单、缮制和办理原产地证、缮制汇票、缮制其他附属单据等十个任务。本文讨论的教学单元“缮制和办理运输单据”为项目一的任务四,该单据的制作和办理处于出口单证工作程序的货物运输阶段。通过项目一的前三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读懂信用证并能根据信用证的要求缮制发票和装箱单。
3.2 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等专业二年级学生。
(2)学生情况:学生一年级学过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等课程,已具备外贸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商务英语水平,本学期《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前面单元已学习过如何阅读审核信用证和制作发票、装箱单等基本单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很少有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厌烦枯燥的说教,喜欢直观、逼真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跟学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真实业务背景,动手缮制各种单据,学练结合;独立完成项目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利用所学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按要求填制单据,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单证员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3.3 单元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运输单据的概念、分类、内容、缮制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根据信用证或合同的相关条款制作运输单据,掌握运输单据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使用与操作步骤;培养学生运用已有英语知识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团结协作的职业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感。
3.4 单元设计思路
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分“制定任务、任务分解、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技能拓展”五个步骤完成每个教学单元的工作任务,在这五个步骤中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在任务开始阶段,教师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标;任务实施阶段,以完成任务目标为驱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在最后的技能拓展阶段,学生自主研读,分析任务,独立制单。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的参与度逐渐提高,从“跟学”到“独立做”,越来越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单元设计思路
3.5 单元设计实施
“缮制和办理运输单据”单元教学活动的实施可分为五个步骤,具体如下:
(1)任务制定。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具体任务情境可设定如下:西班牙公司TARRITOIRE REDSKINS S.A.拟向上海汇天进出口公司购买女式棉制梭织长裤,合同签订后,买方按照合同的规定在一个月后开来了信用证。收到信用证后,上海汇天进出口公司立即安排生产。在货物生产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办理出口货物的海上运输手续。如果由你负责安排,该如何办理出口货物的海上运输手续并根据信用证正确制作托运单呢?
(2)任务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标,细化完成本任务所需的步骤及对应的技能点,具体见表2。
表2 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步骤及对应的技能点、能力目标
(3)任务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任务完成的路径:认识运输单据→读懂信用证关于运输单据的要求→托运单填写→办理出口货物的托运手续。提供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和途径,如教材、课程网站、企业真实案例等,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和任务分配,根据任务目标利用托运单和信用证样单、教材、课程网站等资源学习运输单据知识、填制托运单并模拟出口货物托运流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4)任务评价。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公开展示自己缮制的托运单并分组按角色模拟出口货物托运流程,接受评价考核。每次训练任务都有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即时监控和评价。过程考核多方参与,采用教师考核、工作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考核内容分为单证业务考核和基本素质考核,单证业务考核主要包括单证制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50%)以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25%),基本素质考核主要包括在小组中的协调沟通及合作情况(25%),具体见表3。
表3 项目考核表
教师围绕完成本单元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重点为根据信用证的有关要求正确缮制托运单,难点为根据有关业务规定办理出口货物托运手续。
(5)技能拓展。安排一个新的任务情境,但与在教学单元开始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情境有较大关联,例如:新的任务其他条件不变,只是运输方式发生了改变,因客人急需这批货,改为空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巩固学生在前一任务情境所掌握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学生新的技能。
4 总结
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位”原则,项目化教学是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教学单元设计是整个课程教学改革的典型展示,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具有以下特色:
(1)教学任务真实。教学情境源于企业工作情境,教学中提供实物样单观看,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教学任务来源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按照项目任务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项目任务从“跟学”到“独立做”。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英语知识理解和制作国际商务单证,培养学生,“英语+商务”的复合技能。
(4)注重过程考核。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考察其学习状态和职业素养。考核主体多元化,学生组内成员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核相结合。
[1]马松杰.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与实施[J].湖南农机,2014,(4):126-127.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郭晓晶.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