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区保障的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机制
2015-05-07
(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5)
1 引言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高强度、高消耗、实时化、多维度等特点,对后勤保障特别是军事运输保障的实时性、精确性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苛刻要求,仅依靠建制运力完成战时后勤保障任务的传统军事物流模式将难以为继。为满足高技术战争和新军事变革对军事后勤保障提出的新需求、新要求,我国政府、军队及学术界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军队后勤系统联勤制和军地物流一体化方面,这些研究与实践对推动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适应现代战争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军队物流系统负担得以减轻,战斗力得以增强。然而由于缺乏实战检验以及现行后勤保障体制的制约,我军的后勤保障社会化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在军事运输方面,民用运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军事运输服务采购未被纳入集中采购的范围,同时由于后勤保障体制的条块分割,同一战区各建制单位在军事运输服务采购方面也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文将以区域联合策略为基础,探讨基于战区保障的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机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方法和参考。
现阶段研究基于战区保障的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战区内各军事单位可以共享规模采购带来的价格优惠和增值服务,提高军事运输服务采购的军事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集中采购主要是在建制系统单位进行,区域联合将同一战区的各军兵种单位联合起来,统一面向市场,统一组织集中采购,可以共享规模采购所带来的价格优惠和增值服务,从而节约运输保障经费,获取优质运输保障服务。二是便于整合同一战区的建制运力与民用运力,实现军民融合式军事运输保障。军方通过集中运输服务采购,掌握地方企业的物流能力;地方物流企业通过承接军事运输服务项目,了解军方军事运输保障的需求与要求,在合作过程中,企业的物流设施建设可以考虑军地通用,信息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一旦发生战争,这些企业就可以被顺利地纳入国防动员体系。三是区域联合作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军事采购改革的有效平台,不但能够实现经济、军事效益,还能够发挥社会效益,既可用于军事运输服务的集中采购,也能够用于其他军事物资的集中采购,为以战区为重心实现军民一体化的快速、高效后勤保障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2 军事运输需求分析
2.1 军事行动运输需求分析
从行动性质角度来看,各军兵种作战单位为完成所担负的使命任务而进行的军事行动可以划分为战争行动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时,作战行动包括各种类型、形式、样式的攻击或抗击敌方的行动;平时,作战行动主要包括部队日常训练、综合演练、跨区驻训、演习等。涉及的运输任务主要有:人员输送、武器装备运送、物资器材运送等。目前,各军兵种作战单元在进行远距离人员输送时,普遍采用民用运力,其中不乏高铁、空运等快捷运输方式。在武器装备运送方面,各军兵种部队的专属特种武器装备,其敏感性与安全性要求高,在遂行作战任务中,必须由各部队组织特装运输车辆、特装管理人员专人专车监管、运送,地方人员一般很少参与。枪支弹药等军械装备以及指挥器材、伪装防护器材、防化器材等战备物资,其敏感性与密级略低于各军兵种特种武器装备,但由于其属于危险品或战备物资,因此,这类物资的输送也以部队人员为主导。通用保障装备与物资、文化宣传器材以及给养、被装、油料、药材、军交物资、野营物资等后勤物资,军地通用性强,其敏感性与密级较低,地方物流设施设备与军方运输设备接轨程度高,当运送距离较远且部队建制运力不能满足需求时,可将物品集装化,引入民用运力进行输送。
2.2 非战争军事行动运输需求分析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武装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进行的不直接构成战争的军事行动。其主要包括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行动。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涉及人员输送和装备与物资器材运输两类运输需求,装备与物资器材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专用装备、后勤保障装备与物资器材、应急救援设备与物资及指挥通信设备与器材等。这两类运输需求涉密级别低,装备与物资器材军地通用性强,但通常运输数量大、时间急、距离远、环境条件恶劣、复杂,所以在部队建制运力不足或部队对事发地环境了解不够深入时,可直接引入地方运力执行任务。
3 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运行体系构建
建立基于战区保障的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运行体系,实质就是依据我军联勤改革的思路,打破三军分体保障格局,在军事运输方面,实施区域性三军一体化保障。具体实施时,在战区联勤部建立一个“地区性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中心”,如图1所示。
图1 地区性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中心
该采购中心的主要职能为:一是统计、整合战区内各军兵种、各单位的军民融合性物流业务需求,使这些业务在采购种类、采购批量等方面形成规模优势,能够享受服务对象提供的价格优惠和增值服务;二是检查、审核本战区内物流企业的行业资质与规范,将符合军方要求的物流企业列入军事运输服务提供商目录;三是建立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网上信息平台,向军事运输服务提供商目录中的物流企业发布军方物流需求信息;四是采用招标、竞价、拍卖等方式促进军方与地方物流企业合作;五是监督管理军地双方采购合同的履行,并协调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与纠纷。
4 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模式选择
4.1 军事物流保障方式与军事运输模式分类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且潜力较大的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保障方式主要有三种:业务外包物流保障、军地联合配送保障、供应商直达配送保障。业务外包物流保障是指军方为集中精力增强部队战斗力、专注于加强特种武器装备运输保障能力等,将其部分运输任务以合同方式委托给地方物流企业实施。军地联合配送保障是以军方运力为主,以地方民用运力为补充,共同完成运输保障任务。而供应商直达配送保障则是军事物资使用方要求供应商依照合同约定,将货物直接送达指定单位或地点。
部队在遂行各项任务中涉及人员输送、武器装备输送、物资器材输送三类运输需求。如果按照被输送对象专用性程度的强弱与保密性要求的高低来划分,这些输送对象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用性弱、保密性要求低的物资器材与装备,如粮秣、被装、药品、油料等后勤物资及文化宣传器材,这类物资在战区内各军兵种通用性强,保密性要求低,可采用业务外包物流运输模式;第二类是专用性强、保密性要求低的器材物资,如各军兵种所需的通用装备及其备件等,可采用供应商直达配送运输模式;第三类是专用性强、保密性要求高的装备物资,如各军兵种专属武器装备及配套与保障装备、器材等,由军队自行组织运输;第四类是专用性弱,但保密性要求高的器材物资,如军械器材、战备物资、工程保障物资等,可采用军地联合配送运输模式。具体划分及运输模式分类如图2所示。
图2 部队军事运输模式分类
4.2 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模式分析
在上述三种军民融合式军事物流保障方式中,供应商直达配送保障是将原先由部队承担的接装运输任务转交由承制单位承担,接装地点转换到部队驻地或指定地域,这里只涉及装备物资采购合同中相关条款的变动,一般不需要“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中心”来选择与监管物流服务供应商,其他两类军事物流保障模式需要集中采购中心参与。业务外包物流保障是一种规范化的市场行为,在保障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问题尤为关键。由于运作过程涉及军方信息,运输过程中对装备和物资的保密性、安全性与准时性要求也很高,因此其合同有别于普通商业合同,“地区性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中心”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商讨制定物流外包合同范本,明确军方和物流承包商的权限与责任,避免发生因合同不规范而造成的违约风险,还应监管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在军地联合配送保障实施过程中,“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中心”是制定与实施装备物资联合配送保障方案的组织者,它需要召集军地相关单位,共同分析军地保障能力、选择保障方式、明确任务分工、提出特情处置方案、达成征用补偿协议以及在保障实施中做好组织协调与监督工作。
5 结束语
军事运输服务采购是军事运输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利用民用运力资源、降低军事运输成本、提高军事运输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以B2B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理论为依据,从战区保障角度探讨了军事运输服务集中采购机制与模式,以期能从军事运输服务采购领域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国防动员改革问题提供思考与借鉴。
[1]王宗喜,徐东.军事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凌峰.军用物资集中采购模式选择与构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6):39-42.
[3]尚立,赵字亮,封少娟.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保障方式研究[J].军事经济学院报,2011,18(1):31-33.
[4]刘克胜,王铁宁,纪红任.军事物流社会化保障研究[J].物流技术,2005,(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