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多少自主品牌
2015-05-06
那天同事拍一个试车找我去帮忙,我也是孤陋寡闻了竟然没有认出那究竟是辆什么车。绕着车看了一圈,也就厂标还认识,还真是不知道它的底细。当然,这是一家自主品牌车企,名字就不透露了,除了不要暴露我业务荒疏之外,也别让读者看了产生什么不恰当的联想。
我后来和同事由衷地发了一通感慨: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自主品牌吗?按照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即便在鼓励自由竞争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经过了一百年的优胜劣汰,每个老牌汽车工业强国基本都只剩下两三家大公司。而新兴工业化国家里面,我们能拿出来说事的也就是韩国的现代起亚集团和印度的塔塔集团了。全世界范围里似乎只有在中国风景这边独好,2014年全国共生产了将近2000万辆乘用车(其实商用车范畴里这个问题更突出,这次就暂且搁置不讨论了),按照本土集团算,一共十几家企业分享了这块全球最大的蛋糕;如果按照旗下单个公司算的话,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占据了大约60%的份额,只有重庆长安一家自主品牌公司跻身榜单,其他都是合资公司。
算下来各家自主品牌加在一起也就占了四成份额,而且还都集中在中小型轿车和多功能车,这竞争算得上是打破脑袋了。可问题是他们当中除了个别的混得比较惨背负巨额亏损之外,大多数的小日子还过得不错。尤其是某些大国企集团,在自主品牌业务上可以不计成本地砸钱,靠合资业务那边贴补家用,也算是政绩和业绩双丰收。
如此看来,自主品牌目前的红火大部分都是虚火。评判标准很简单:跟别人比,去年共有6家外国企业在中国的销量超过百万辆,最多的大众达到367.5万辆;跟自己比,自主品牌里单一车型去年销量超过10万辆只有吉利帝豪EC7、长安逸动和比亚迪F3这三个而已。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屏蔽掉一切非市场化因素,现有的自主品牌至少会淘汰掉三分之一。
还有更极端的假设,如果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完全开放的话——我指的不仅是对进口车的各种税费制约,还有目前对外国企业本地化生产的政策限制——现有的这十几家本土汽车企业中能真正撑下去的会剩下几家呢?乐观估计:有两三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抱团取暖,形成乘用车、商用车甚至专用车辆等齐全产品线的大集团,再靠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未尝不能成为中国的“戴姆勒”或“雷诺-日产”;还有两三家凭借自身技术和资本的积累,再购买一些国内国外的优质资产,也可以成为那种体量不大但竞争力十足的“小公司”,这种路数里宝马和本田都是榜样;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了。
资深一点的汽车业内人士应该能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的汽车产业政策中所谓的“三大三小”,似乎历史总是在顽皮地兜着圈子。区别是,当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勾画的蓝图属于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而现在我设想的则是经过充分市场竞争洗礼之后的浴火重生。
其实从市场规模、类型及发展前景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美国的汽车产业状况是一个很值得参考的例子。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现在只剩下三大公司,而且他们旗下有一些几年前还被人津津乐道的品牌都相继关闭。更深层的问题就不在这里剖析了,单说整合的重要性,应该已经足够验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