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2015-05-06候玉香李继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弱视系统化视力

候玉香 李继兰

系统化护理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候玉香 李继兰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86例弱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遵医嘱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弱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治疗效果。

小儿弱视;系统化护理;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

小儿弱视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2.8%~3.0%[1], 不仅影响视力, 同时也给患儿心理带来巨大负担。本研究对小儿弱视患儿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86例, 均来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弱视患儿。均排除伴有眼部器质性疾病患儿, 且眼前节、眼球运动及眼底基本正常。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5例;年龄3~13岁, 平均年龄(5.81±1.65)岁;双眼弱视39例, 单眼弱视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2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1例, 斜视性弱视8例;弱视程度:轻度15例, 中度21例, 重度7例。对照组:男29例, 女14例;年龄3~13岁, 平均年龄(5.92±1.71)岁;双眼弱视38例, 单眼弱视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25例, 屈光参差性弱视 11例, 斜视性弱视7例。弱视程度:轻度16例, 中度21例, 重度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疗法, 包括检查视力、注视性质、眼外肌功能等, 给予验光、配镜, 根据病情采取遮盖、目力训练等方法, 必要时给予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下系统化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沟通, 使患儿在愉悦、安静的环境下接受检查与治疗。告知家长弱视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及方法、注意事项, 同时给予耐心疏导与安慰, 使家长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 不要产生自责与责备孩子的心理, 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

1.2.2 治疗护理 ①散瞳护理:护理人员要告诉患儿及家长散瞳的重要性。对患眼滴注1次/d 1%阿托品, 连续滴注3次, 然后闭眼, 轻按泪囊10 min, 若有口干、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可多喝凉开水或找主管医生。②戴镜护理:刚戴眼镜, 患儿及家长均有一定不适感, 护理人员要讲解佩戴眼镜的重要性, 告知不会因长期佩戴眼镜而增加度数。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 眼镜尺度不合适后要及时调整。对已上学患儿,指导家长与老师沟通, 让老师督促和照顾患儿。③遮掩护理:遮掩期间, 指导患儿不要偷看或自行摘脱。指导患儿及家长注意眼部卫生, 检查视力1次/周, 防止发生遮掩性弱视。④精细化训练护理:可挑选喜好的颜色训练, 让患儿比赛,来提高趣味性, 对表现较好的患儿适当奖励。⑤综合治疗仪护理:综合治疗仪治疗弱视, 1次/d, 20 min/次。要有专业人员及家长监护, 不能喝水、吃东西、聊天、上厕所。

1.2.3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家长讲解弱视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多食对眼睛发育有利的食物, 如鸡蛋、牛奶、鲜果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玩手机、看电脑等,闲暇要做眼部保健操。每隔6个月要进行1次散瞳验光并调整镜片, 视力恢复后, 1年内每隔2个月复查1次视力, 以后每隔6个月复查1次, 若3年内无复发, 可不用再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治疗效果, 基本治愈:视力恢复至0.9以上;好转:视力增加2行;无效:视力未改善或下降。治疗总有效病例=基本治愈+好转。②观察并记录治疗依从性情况, 分为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不依从三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完全依从率为60.47% (26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6%(14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弱视是因视觉系统在发育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视觉细胞没有得到适当刺激, 视觉发育出现障碍或退化, 从而导致视力下降[2]。弱视一般不会有器质性病变, 主要表现为屈光参差、屈光不正或斜视等[3]。对小儿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 但儿童多活泼好动, 自我克制能力不强, 治疗依从性较差,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 提高弱视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弱视患儿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可使患儿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改善预后;治疗护理可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健康教育可使家长了解弱视的发生原因及注意事项, 改善患儿饮食状况、生活状况, 对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 改善治疗依从性。因此, 应通过系统化护理, 从心理护理、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入手, 改善小儿弱视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来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1] 蒙静蓉.治疗小儿弱视的护理研究进展.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33):4554-4555.

[2] 周妍丽, 张艳芳, 钱志刚, 等.儿童弱视的发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5):846-848.

[3] 陈伟文, 吴春凤.儿童弱视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8):1214-1216.

[4] 林剑辉.影响弱视儿童综合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乡村医药, 2013, 20(3):66-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69

2015-02-02]

831800 新疆奇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候玉香), 内科(李继兰)

猜你喜欢

弱视系统化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视力测试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