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

2015-05-06许晶廷田园园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量表实验组

许晶廷 程 洋 田园园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

许晶廷 程 洋 田园园

目的 分析对比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 治疗组患者行显微外科夹闭手术,实验组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对此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量表)疗效评定、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 治疗组术后轻残、重残、恢复良好、植物生存、死亡等GOS量表疗效和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8例并发症, 占18.60%, 其中术后脑积水2例, 术后肺部感染3例, 颅内感染并发热3例。实验组出现7例并发症, 占16.28%, 其中血栓形成4例,经尿激酶150万U导管注入后, 血栓消失。血管痉挛3例, 经抗凝、抗痉挛及扩容治疗后于72 h内完全恢复, 术后患者在1周内一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 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 P>0.05)。结论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无显著差别, 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少并发症。应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动脉瘤部位和身体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显微外科夹闭手术

本院选取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两种治疗方法, 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 治疗组男23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0.8±6.7)岁, AN长径(5.2±1.1)mm, 术前Hunt-Hess分级, Ⅰ级10例, Ⅱ级12例, Ⅲ级18例, Ⅳ级2例, Ⅴ级1例。实验组男21例,女22例, 平均年龄(51.4±6.5)岁, AN长径(5.3±1.1)mm, 术前Hunt-Hess分级, Ⅰ级10例, Ⅱ级12例, Ⅲ级14例, Ⅳ级4例, Ⅴ级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行Yasargil翼点入路, 在显微镜下沿着外侧裂静脉将蛛网膜剪开, 分离颈动脉池、外侧裂池, 以此充分暴漏载瘤动脉后分离所显露的动脉瘤颈部, 如果存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导致瘤颈宽大则需行前床突磨除术。在脑池内放置一根细硅胶并用罂粟碱溶液反复冲洗, 术后给予常规防止脑血管痉挛、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1]。

实验组术前晚上给予患者苯巴比妥镇静, 为预防血管痉挛, 术前持续给予尼莫地平20 mg/d静脉滴注。在全身肝素化抗凝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于导管内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根据术前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的动脉瘤体大小和形态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和选择合适的电解脱铂金弹簧圈。栓塞过程不断行血管造影, 以此掌握具体栓塞程度, 直到导引导管造影显示已严密填塞动脉瘤后即手术完毕, 置入前后均行DSA检查, 术后继续给予患者尼莫地平20 mg/d静脉滴注,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GOS标准评定治疗效果[2], 从轻残、重残、良好、植物生存、死亡等不同内容比较手术效果,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GOS量表疗效比较 经治疗, 治疗组术后轻残、重残、恢复良好、植物生存、死亡等GOS量表疗效和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OS量表疗效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出现8例并发症, 占18.60%,其中术后脑积水2例, 术后肺部感染3例, 颅内感染并发热3例。实验组出现7例并发症, 占16.28%, 其中血栓形成4例,经尿激酶150万U导管注入后, 血栓消失。血管痉挛3例,经抗凝、抗痉挛及扩容治疗后于72 h内完全恢复, 术后患者在1周内一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 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麻醉技术和手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采用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相对于传统保守药物治疗更加安全。虽然目前关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还尚无统一标准, 但显微外科夹闭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该病临床最普遍常用的方法。有相关研究文献认为这两种治疗方法中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更优于血管内介入治疗, 然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轻残、重残、恢复良好、植物生存、死亡等GOS量表疗效和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研究认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之所以效果无差异, 可能与动脉瘤的位置有关。其中显微外科手术能将动脉瘤及周围血管结构清晰地显露出来,弊端则是要行开颅手术, 术中有可能会损伤脑组织及血管[3]。血管内栓塞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 主要通过弹簧圈本身对动脉瘤进行栓塞, 然而血栓的形成所导致的血管内栓塞的复发率和高于显微外科夹闭手术, 因此在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无显著差别, 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少并发症。应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动脉瘤部位和身体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1] 郭金满, 胡火军, 王雄伟.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8): 1600-1601.

[2] 王勇强.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山西医科大学, 2010.

[3] 莫杭波.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浙江大学, 20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077

2015-05-08]

114001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量表实验组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