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对策

2015-05-06王秋实李茂森鲍平鑫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战争运输铁路

王秋实,李茂森,鲍平鑫

(1.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联合投送系,天津300161)

铁路运输作为我军的主要机动方式,长期以来受到国家和军队的广泛重视,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加速提升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能力,对促进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化战争对铁路军事运输的影响及挑战

1.1 信息化战争呈现快速化,要求铁路军事运输具有迅速反应能力

信息化战争实现了信息的实时获取、传输、处理,使信息流速空前加快,战争呈现快速化趋势,敌我双方都力求通过快捷迅速的行动来夺取战场的主动权。作为军队后勤保障中心环节的铁路军事运输,目前军用列车的旅行速度为30 km/h左右,与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保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促进铁路军事运输向快速化发展是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1.2 信息化战争信息量极大,要求铁路军事运输具有快速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化战争运输保障任务重、保障对象多元、运输物资繁杂,运输点多、线长、面广,导致信息源高度离散,同一时间所产生的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使得信息的采集和反馈更加困难。要求在短时间内收集、判断和处理这些信息并做出决策,仅靠传统的指挥手段很难满足要求。必须利用发达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强铁路军事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改善运输指挥手段,提高战时运输指挥效率。

1.3 信息化战争破坏性加大,要求铁路运输线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

交通运输线历来是敌对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信息化战争中,交通运输线的争夺将更加激烈。铁路军事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形式,必然导致铁路运输线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重点。由于侦查和打击能力的大大增强,铁路更加容易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破坏的目标,铁路军事运输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是信息化战争对国防交通的客观要求[1]。

2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国防铁路网密度小,布局不合理

信息化战争要求军交运输系统具有强大的输送保障能力,对作为我国军交运输主要方式的铁路军事运输更是如此。四通八达、纵横贯通的铁路网是增强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的基础性设施。虽然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突破10万km,但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国防铁路网密度依然偏小。铁路网布局多以生产力布局为主要依据配置,与作战要求不相适应。广大的西部地区和某些边境地区路网薄弱、技术标准低、运输能力小、运输条件差,有些重要方向还不通铁路。这些因素均可能成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铁路军事运输发展的瓶颈。

2.2 铁路军事运输快速化、重载化发展滞后

我国铁路多次提速后,客货列车的运行速度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而军列运行速度提高后,各项指标发生了变化,由于缺少动态试验,装载、捆绑加固还是依据以前的规定要求,与铁路提速的形势还不够适应,制约了铁路军事运输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另外,由于受部分铁路区段机车牵引定数和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等运输条件的限制,军列的换长一般不得超过65.0,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铁路军事运输的重载化发展。

2.3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铁路交通线生存能力脆弱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面对具有实施空地一体作战和摧毁能力的强敌,铁路交通线的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生存能力脆弱。一是由于侦察、报知系统的增强,使战役地幅的透明度增大,铁路交通运输线和重点目标的隐蔽伪装更加困难;二是由于远战能力和空袭能力的增强,交通线的对空防护将更加困难,整个铁路交通线和重点交通设施都有可能遭到敌综合火力的袭击和破坏;三是由于高技术武器命中精度高、破坏性大,交通线及其设施的抢修更加困难。

2.4 铁路军事运输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信息化水平不高

为了更好适应信息化战争发展需要,铁路军事运输发展需要从体能、技能型活动变为知识、技术密集型活动。要在信息化战场上获胜,必须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综合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铁路军事运输队伍。从我国铁路军事运输部门的情况看,虽然培养人才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培养方向与军队、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结合不够紧密,对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尤其是信息化知识了解不多、掌握不够,不利于铁路军事运输的长远发展。

3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发展对策

3.1 完善国防铁路网布局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铁路路网密度偏小,多方向多路通过能力和迂回能力不足,且路网布局与作战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满足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铁路军事运输需要。因此,应当加大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提高重点方向、重点地区的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一是科学合理规划,改善铁路网布局。必须结合国家铁道交通建设规划,根据军事总体布局、作战部署和后勤资源配置对铁路交通网布局的要求,从总体上筹划战略和战役网布局、网路构成、网路规模,注重点线能力协调,增强综合保障能力。二是加紧重点方向和重要地区的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建成沿海铁路,打通沿海大通道,实现内地沿海铁路运输的直达;加快西部铁路建设步伐,以拓展路网为重点,突出东西部联系通道、对外通道和内部通道的建设,加快枢纽建设,形成一个外部通畅、内部灵活、有一定应变能力的西部铁路路网。三是加大对既有线路改造力度,提高路网质量。要根据军事部署和作战需要,加快对技术标准低、军运通过能力小的铁路限制区段进行扩能、技术改造,或进行电气化、复线改造,以提高铁路军事运输保障能力。

3.2 促进铁路军事运输快速化、重载化发展

信息化战争对于军事运输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军交运输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实现铁路军事运输快速化、重载化发展。一是贯彻落实国防要求,抓紧军运所需新型平车的研制与生产。军交运输部门应按照《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规程》(试行)有关要求,将军交运输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型货车研制、生产之中。一方面要加大军队通用装备所需平车的生产数量;另一方面要研制生产一些特种平车,以满足军队特种装备装载需要。二是完善军交运输保障装备体系。要进一步搞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积极研发并配备符合各类新式武器装备装载运行要求的铁路军用自备车,改进完善现有的军交运输指挥和装卸载装备,提高输送速度和保障能力。三是加快发展军事集装箱运输。信息化战争物资的高消耗性对铁路军事运输后勤机动性和伴随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装箱运输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其主要优点是效率高、经济、快捷、简便及安全可靠,便于多方式联运和长距离运输,这些优点对铁路军事运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军集装箱运输还处于起步阶段,应按照集装箱运输物资装备的构成和流向,以及国防财力、物力的可能,制订出我军集装箱运输发展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

3.3 强化铁路应急保障力量

未来信息化战争,战场高度透明,铁路设施生存环境恶劣。加强铁路应急抢修能力建设,是确保紧急情况下铁路交通线畅通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抢修方案。在抢修保障方案的编制上加大高技术含量,突出快速保障。在抢修保障队伍的动员上,应以高素质的技术型队伍代替素质不高的数量型队伍。二是研究抢修保障器材。信息化战争对铁路军事运输的破坏性增强,实现快速抢修,必须具有适合快速抢修的保障器材。因此,必须加强抢修保障器材的研究,使抢修保障器材尽可能达到标准化、制式化、质量轻、体积小、用途多的要求。三是创新抢修方法。对地处重要通道的铁路桥梁、隧道,要针对其易毁难修的特点,有时需要放弃对原目标的抢修,而使用轻便组合器材进行抢建替代;对深水、高墩、大跨度铁路桥梁的抢修,要积极研究和运用浮渡技术,根据不同情况架设铁路浮桥,组织铁路轮渡;对地形条件较好的桥梁抢修,要充分发挥既有战备桥墩、军用钢梁的作用,研究改进拼组方法,提高架设速度。

3.4 推进铁路军事运输可视化系统建设

铁路军事运输可视化系统是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的综合体系。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自动识别采集技术等,对铁路军事运输各种信息资源的位置、状态和属性进行实时追踪控制,并及时、准确地向各级军交运输部门全面、直观地反映运输对象的现状及技术特征。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在军队和铁路信息系统随时共享最新运输信息;在铁路运输生产信息系统中读取、集成有关军交运输信息并加以表现;能及时掌握平、战时铁路军事运输的主要活动与组织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根据运输任务需要、地理、天候、载运工具的技术状况做出快速处置,实施全程指挥控制[2](如图1所示)。

由于信息化战争不确定因素多,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作战行动快速多变,仅靠现行的组织指挥手段很难监控作战部队与后勤保障之间的供需平衡。推进铁路军事运输可视化系统建设,是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提高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应用可视化指挥手段和运输装备,对所运送的人员和物资实施全程监控,才能实现各种运输力量在时间、空间上的统一,最大程度地实施作战保障。通过建立铁路军事运输可视化系统是当前铁路军事运输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对提高铁路军事运输整体保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铁路军事运输可视化系统

3.5 加强铁路军事运输信息化人才培养

大力加强和改进铁路军事运输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尽快提高铁路军事运输人才队伍素质。这是铁路军事运输现代化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一是拓宽培养人才的渠道。要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军地协作培养,充分利用驻交通沿线军代处现有的教学资源,采取岗位练兵、专业集训、综合演练等多种形式,在较短时间内使铁路军事运输人才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是注重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制订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计划,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数量充足、梯次合理、岗位配套,一专多能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切实提高信息化人才的基数和质量。三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根据现有人才的特长和专业需求,合理安排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免学非所用、浪费人才的现象。

4 结语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既是部队战斗力、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后勤运输保障实力的较量。铁路军事运输作为我军战略战役投送的主要运输方式,在军事斗争军交运输准备过程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保障任务。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我国铁路军事运输能力建设,对于提高我军快速反应能力和战斗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张军.信息化战争军交运输保障[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92-97.

[2] 张振德.高技术战争军事交通运输[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4-69.

猜你喜欢

战争运输铁路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被风吹“偏”的战争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他们的战争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