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崖独立总队美德伏击战

2015-05-05朱姝璇

百年潮 2015年4期
关键词:琼崖总队支队

朱姝璇

1941年7月4日,琼崖独立总队(琼崖纵队的前身)在广东省海南岛(今海南省)文昌县大昌乡美德村地区重创日军车队,取得了美德伏击战的胜利,开创了对日军作战以来两个支队联合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例。

挺进琼文,应对美合事变

1940年12月15日,国民党军3000余人进攻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总队创建的美合抗日根据地,发动“美合事变”,制造了琼崖国共两党公开分裂的局面。美合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来犯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抵抗。为保存力量,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总队做出部署:撤离美合抗日根据地,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独立总队部及特务大队向琼文抗日根据地转移;琼崖独立总队第二支队转向澄迈、临高、儋县活动;琼崖独立总队第四大队前往昌江、感恩、崖县、陵水、保亭等地,必要时向万宁转移;新建留守处,坚持美合地区的抗日斗争。

1941年1月29日,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独立总队部及特务大队冲破国民党军的封锁,抵达琼文抗日根据地,与琼崖独立总队第一支队会合。2月15日,中共琼崖特委在琼山县树德乡山心村召开第三次执委会议,形成了集中力量、打退国民党反共逆流、坚持团结抗战的决议,并决定将琼崖独立总队第二支队调回琼文抗日根据地,以加强抗日反顽斗争力量。

会后,琼崖独立总队一边从政治上揭露国民党琼崖当局的反共阴谋和罪恶行径,一边坚决反击国民党军的军事进攻,至1942年1月,相继取得罗蓬坡、斗门、大水反顽战斗的胜利,巩固了琼文抗日根据地。

拔除“毒钉”,酝酿美德伏击战

冯白驹,1903年生于广东省琼山县(今海南省琼山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领导创建了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该师后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全国抗战爆发后,经过国共谈判,琼崖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即琼崖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1939年3月,琼崖独立队正式扩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总队,即琼崖独立总队,冯白驹任总队长。

在反击琼崖国民党军反共逆流的同时,冯白驹及其率领的琼崖独立总队始终把抗击日本侵略者放在首位。冯白驹曾明确指出:“我们虽然在反共军的进攻下,但是我们必须打击日本侵略者,打击我们唯一的凶恶的敌人。”1941年4月初,冯白驹和中共琼崖特委及琼崖独立总队联名发出抗击日本侵略军、迎接“红五月”的号召,要求部队集中优势兵力,狠狠打击日军,以掀起对日作战新热潮。

同年7月,考虑到国民党军经多次受挫后暂时无法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共琼崖特委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以第一、第二支队主力移师文昌,拔除日军插入琼文抗日根据地内的美德据点。

美德村位于文昌县大昌乡,驻有日军一个分队的兵力,配有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和其他武器装备,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并与潭牛、大致坡日军据点互为掎角之势,遥相呼应。日军可以凭借美德据点时刻觊觎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总队驻地—咸来、树德两乡,还可与潭牛、大致坡据点日军配合“扫荡”琼文抗日根据地。美德日军据点就像一颗钉子,深深插入琼文抗日根据地腹地,严重威胁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总队的安全。

美德村交通便利,该地至潭牛公路上经常有日军往返的车辆。冯白驹一直在谋划摧毁美德日军据点。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集中第一、第二支队,采取伏击打援的战术,兵分三路,在美德至潭牛公路上分段伏击日军军车,继而歼灭潭牛、大致坡据点的出援日军,以拔除美德日军据点。琼崖独立总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吴克之和第二支队支队长马白山任此次战斗的正、副指挥,率领第一、第二支队主力执行伏击任务。

冯白驹

行动暴露,迅速调整部署

1941年7月4日晨,天气阴沉,彤云密布。琼崖独立总队各部按照战斗部署各自进入伏击阵地。第一支队第一大队隐蔽在潭牛村后坡的灌木丛中,第三大队潜伏在美德村附近,第二大队第六中队在第三大队左侧,距离公路不到200米。此时,第三大队大队长符乙权、政治委员陈武英前来阵地检查战前准备情况,符乙权嘱咐第六中队中队长林成道:“你们六中队打正面,任务很艰巨,要隐蔽好,到时狠狠地揍!”话音刚落,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刹那间从第二支队伏击地——潭牛方向响起。

原来,当日7时左右,潭牛据点的日军30余人乘坐一辆军用汽车正前往美德据点时,田地里没有一个老百姓干活儿的异象,引起了日军的警觉。日军随即在距离琼崖总队第二支队设伏地几百米处下车,放弃公路,改沿路旁树林搜索前进,发现尚未完全进入伏击地域的第二支队,即从第二支队后方发起进攻。

战情突变,第二支队支队长马白山果断命令部队抢占有利地形,以第一大队从正面迎击日军,第二大队向西展开,从侧翼迂回打击日军。一时间,枪声四起,战火纷飞,双方陷入激战。第一支队支队长吴克之闻讯后,立即派出一个中队火速增援第二支队,并命令埋伏在美德方向的第三大队和第六中队:“密切注意两侧敌情,如美德之敌向潭牛驰援,则应坚决堵击,予以歼灭”。潭牛方向日军遭第二支队和增援部队的联合打击,被迫停止前进。

遵照指示,负责指挥第三大队和第六中队行动的第一支队副支队长林伯熙,与第三大队大队长符乙权研究后,决定立即改变部署,令部队埋伏在美德至潭牛公路旁的灌木丛中,准备歼灭从美德据点的出援之敌。

林伯熙,1909年生,海南省文昌县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春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而后回乡开展抗日工作,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文昌县经济中队,任中队长。1940年9月,该队改编为琼崖独立总队第一中队,任中队长。1941年,任琼崖独立总队第一支队副支队长。

伏击美德出援之敌,激战坑尾高地

不久,两辆满载日军的汽车前后保持300米的距离,由美德方向出发,向第三大队和第六中队的伏击阵地疾驰而来。随着公路上扬起一阵阵尘土,汽车“嗡嗡”的马达声由远而近,第三大队和第六中队的指战员们顿时振奋精神,双目紧盯公路前方,立刻荷枪实弹,做好伏击准备。1000米、800米……就在日军汽车即将进入伏击阵地时,第二辆日军汽车突然急刹车,车内司机猛按喇叭向前方示警,车上的日军士兵纷纷向车下跳去。紧接着,第一辆日军汽车也猛然停止前进。林伯熙见势不妙,立即大喊:“敌人发现我们了,打!”林伯熙话音落地,埋伏在阵地上的指战员们立即向日军汽车发起猛攻。刹那间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第一辆汽车上的日军还来不及跳车,有几个就当场毙命。日军顿时大乱,仓皇应战,死伤较大。第二辆车日军下车较早,突遭袭击后立即向公路两旁逃散,并利用架在车顶的重机枪,组织火力反击,以轻重机枪、掷弹筒猛烈射轰;第一辆车日军也趁机凭借公路沟坎和汽车轮胎、挡板做掩体,负隅顽抗,转眼间就在火力上压制了第三大队和第六中队。

危急时刻,第一支队支队长吴克之率增援部队匆匆赶来。原来,当美德方向枪声突起时,吴克之就知道美德据点的日军已出动,如果不能阻击其增援潭牛方向之敌,第二支队就难以应付。于是他当机立断,趁大致坡日军尚未出动之机,除留少数部队警戒外,迅速率领第一支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前往美德方向紧急增援,抢占坑尾村高地,配合第三大队和第六中队联合打击日军。同时,令作为预备队的第一大队派往潭牛方向增援。

坑尾村地形稍高,火力可控制周围洼地,一旦将其抢占,就可与正面形成前后呼应之势,一举歼灭身处洼地的日军。

面对日军的强势火力,林伯熙一面令第六中队继续进攻当前日军,一面令第七中队向日军侧后高地迂回,迅速抢占坑尾村高地,以对日军形成夹击之势。日军发觉后,立即组织火力阻止第七中队运动,战斗陷入僵持。为加强第七中队的力量,林伯熙派第三大队大队长符乙权到第七中队指挥战斗。符乙权刚刚离去,两架日军飞机就已赶至战场增援。敌机在阵地上空盘旋几圈后,立刻呼啸着俯冲扫射,阵地上空烟雾翻滚,泥土四溅,地面日军趁机又发起新一轮攻势。

这是琼崖独立总队第一次面对敌机作战。第七中队在中队长郑章、指导员张世英带领下如一把尖刀,冲向坑尾高地,一排排的手榴弹像密集的雨点落入敌群,日军被迫再次后退。但日军机枪的猛烈射击下,第七中队被压制在土坎下,无法前进。据此,林伯熙果断将大队短枪排投入战斗,令其立即干掉日军机枪,以增援第七中队。短枪排受领任务后,迅速匍匐接近日军机枪,先投掷手榴弹,再以驳壳枪扫射,终于干掉了日军机枪。第七中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跃出土坎,如离弦之箭,迅速抢占了坑尾村高地。战斗中,第三大队大队长符乙权不幸中弹牺牲。

与此同时,在敌机的配合下,日军20余人偷偷向第六中队后方迂回,第六中队中队长林成当即决定将计就计,令刘荣带领第二小队向迂回日军侧面包抄。恰逢增援部队第四中队赶到,迂回日军腹背受敌,反而陷入琼崖独立总队的夹击之中,顾此失彼。第二小队趁机利用空隙,隐蔽运动到距离日军侧后20余米,突然向其发起猛攻。手榴弹的爆炸声阵阵轰鸣,日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第二小队第六班率先冲向敌群,班长黄大明一个箭步向前,趁日军机枪手发呆之机,一把抢过机枪,调转枪头朝向日军就是一阵猛射,打得日军四处溃逃。

发起全线总攻,巩固和扩大战果

此时,坑尾村高地已被琼崖独立总队占领,日军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吴克之、林伯熙立即下令:发起全线总攻!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战士们几乎同时跃起,高喊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冲向敌群。霎时,呐喊声、枪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胜利凯歌的乐章。“为符大队长报仇”!第六中队中队长林成身先士卒,猛冲入洼地日军中。突然,一颗子弹穿过他的左背,林成摔倒在地,却强行一手撑起负伤的身躯,一手高举驳壳枪,拼尽全力射杀敌人,直至光荣牺牲。

一个日军士兵扶着掷弹筒,手持炮弹,仍想做垂死挣扎,却被第六班班长黄大明一脚踢翻,一把夺取掷弹筒。另一个躲藏在坟堆后的日军举枪瞄准黄大明,但立即被第三小队战士符和朝一枪击毙。很快,洼地里的日军就被彻底歼灭。这时,第二辆汽车仍有五个日本兵,携带一挺重机枪企图驾车逃往美德,却在驶抵三面铺的三岔路口时,遭到第二支队第三大队第七中队警戒部队的截击,当即被全歼,重机枪被琼崖独立总队缴获。

在潭牛方向,琼崖独立总队第二支队与日军激战近一个小时。日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但在人数和气势上劣于第二支队,因此双方隔着开阔地带形成对峙。美德方向战斗打响后,潭牛日军曾向第二支队发起两次猛攻,企图强行突破第二支队防线,前往美德增援被困日军,但均被击退。而后,当前来增援的第一支队的一个中队赶到潭牛,与第二支队会合后,两部密切配合,联合向当面日军发起总攻。日军见援救无望,且自身难保,遂丢盔弃甲,狼狈退回潭牛据点,龟缩在据点内不敢妄动。

日军闻讯,随即速调潭牛、大致坡、文昌、海口等地的数百名日军,在一架飞机和坦克支援下,寻歼琼崖独立总队,但均扑空。

大致坡据点日军接到增援任务后,急忙徒步前去美德。无奈天公不作美,该队日军行至一半,突然天降倾盆大雨。行进道路本是红土,质地松软,着雨泥泞不堪,寸步难行。加之日军皮靴厚重,陷入泥中更难自拔。因此日军一步三滑,满身泥水,步履蹒跚,行进缓慢。此时,在美德方向的琼崖独立总队已开始准备撤离战场。为保证主力部队安全撤出战斗,第一支队副支队长林伯熙决定留下第七中队执行掩护任务。第七中队立即兵分两路,分别对付潭牛、大致坡出援日军,边打边撤。当大致坡出援日军行至下路桥附近时,突遭第三大队阻击,伤亡较大,遂掉头向大致坡据点溃逃。

美德伏击战以琼崖独立总队的胜利而结束。此战,是该队与日军交战以来,第一次以两个支队联合作战的形式而进行的伏击战,规模较大,缴获物资较多。据战后统计,共击毁日军汽车两辆,歼灭日军60余人,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掷弹筒一具、长短枪25支,以及大批弹药物资。此次战斗沉重打击了日军,扩大了琼崖独立总队的影响,鼓舞了琼文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战后,驻守美德据点的日军怕遭到琼崖独立总队的再次袭击,于第二日夜悄然撤走,这颗深入琼文抗日根据地腹地的毒瘤,终于被连根拔除。(编辑 潘 鹏)

(作者是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军队政治工作理论教研室讲师;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博士后)

猜你喜欢

琼崖总队支队
2023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2022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武警江苏省总队
“叶挺独立团”跨海征琼崖——忆海南岛战役中的第127师
忆琼崖纵队迎接配合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