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赛事建设的研究

2015-05-05张晨光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赛事高校

张晨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竞技体育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大众体育方面特刺是高校体育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现状的分析,对高校体育赛事建设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市场化操作模式,以高校文化建设为导向,来推动高校体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校 体育赛事 市场化营销

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体育事件,它是以竞赛为形式,运动为内容,以健身娱乐为目的,其规模和形式受习俗传统的影响,具有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包括体育比赛的筹备、组织、实施等各项活动,还涉及到门票促销、媒体推广、运动员包装、标志品开发、赞助与广告策划等各种经济活动。体育赛事是一次性的完整的体育活动,具有不可重复性,作为赛事而言,赛事的内容、赛事的时间、赛事的地点都具有唯一性。比如中国高校间大学生篮球赛、中国大学生运动会,每一届都具有不可重复和逆转性。

一、高校体育校区的误区

体育赛事是体育竞技最主要的组成元素,竞赛本质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较,决出胜负。高校体育运动会主要是以竞赛为本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暴漏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偏重田径运动会,其一些项目的设置如标枪、铁饼、跨栏、铅球等项目轻娱乐重竞技,非专业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接触到这些项目,参与程度不高。其二运动技术水平不高,比赛水平低,缺乏观赏性,使得一些项目在体育活动中逐渐淡出学生视野。其三田径运动会的周期一般为半年、一年,不利于同学们经常性的检验自己的运动成绩。其四田径运动会集体协作项目缺乏,这也不能体现社会发展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需求,体育运动中的协作价值没能充分挖掘。体育运动会在营造校园文化、调动同学参与、树立健康体育价值观方面还存在着缺失。

二、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是这种模式,承办比赛的高校接受了办赛任务的同时,也将得到一笔办赛经费。第二阶段,市场萌芽阶段。体育赛事分为计划内与辅助性两大类,部分赛事实行差额拨款,承办单位自筹。在承办单位自筹资金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企业赞助是“拉”来的。政府的支持力度、人情关系网和商家的“觉悟”成为了支持高校学生体育赛事的重要因素。第三个阶段,市场化经济模式。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赛事市场化进入了一个有序的、全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学生体育赛事逐渐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在满足人们观赏需要的同时实现产品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广告承包、赛事推广、冠名权等新名词频频出现,非体育类的商家和中介公司参与到市场运作中来,赛事活动日益增多,由此形成了具有高效特色的学生体育赛事活动。如今,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正处于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阶段。

三、开展多种渠道为高校体育服务

(一)加大高校体育赛事市场的培育

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市场的开发要充分利用体育社会体育产业化的契机。转换大学体育管理机制的改革,使学校由组织方变为管理方,以学校社团俱乐部的形式推动赛事运作的市场化。以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竞赛体制,增加竞赛数量,提高竞赛质量。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风格的赛事体系,加大各高校之间的赛事联系,以赛事促沟通,以赛事促建设。突破过去的各个高校、各个院系单独办事的形式,走出了小打小闹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以赛事为突破,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增强体育赛事营销

高校中体育赛事的营销主要是赛事的组织者通过校内外的媒体对体育赛事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赛事活动中来,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看比赛,以缜密的策划、精彩的活动吸引传媒,增强与学校的沟通,取得学校的支持,寻求企业、赞助商的注意。另一方面体育赛事的营销包括了企业在赛事中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对学校赛事的赞助以冠名、广告、提供服务的形式来推广自己,完成企业自身的营销。李宁、可口可乐、特步、匹克、红牛等一些国内知名大企业,都把目光投到体育赛事市场,他们认为体育赛事是广告的最好载体。

(三)创立高校体育赛事品牌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创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由赛事组织水平、项目、场地设施、宣传策划等诸多因素共同铸造而成的。高校体育赛事走“商业化运作”与“学校支持”相结合之路,将各种资源包括人才、市场、资金等,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赛事投资赞助采取多元化方式,提高赞助商的参与热情,增强体育赛事的商业氛围。作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建立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其一进行准确的定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赛事品牌的建立是要让在校学生所接受认可的,在项目的选择上主要是符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条件好,方便活动开展的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其二标新立异原则,要塑造出独特的校园体育赛事,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形象。其三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终身体育价值观念,培养人文素质,坚持科学合理参与,合理训练的原则。

四、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准确定位高校赛事,正确处理竞技、表演与参与的关系,使高校体育赛事成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催化剂,坚持健身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手段,引导高校体育理念,使当代的在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体育赛事高校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