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文本解读的窗口
2015-05-05章林
章 林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课堂教学中,能否准确地把握文本、解读文本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文本解读,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反思这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语文姓“语”,语文课堂也走出了传统语文“泛政治化”的误区,更加注重生活化、社会化,传播着“人类文化”。但我们又不难发现,许多语文课堂热热闹闹,看上去对文本的解读丰富多彩,但形式大于内容,使文本解读走进了一些新的误区:一是程式化。不少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完全依赖于教学参考书或相关教辅用书,缺乏自己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对文本的解读走不出教学参考书上的条条框框,禁锢了师生的思维。二是功利主义。由于受考试的影响,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完全变成了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训练,一篇文章设计几个阅读理解性的题目,把本来完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三是充满浮躁气息。不少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完全放手,而不给学生“抓手”,“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地方最美?美在哪里?”这一类的问题频繁充斥于每个课堂,适用于每篇文章,课堂上热热闹闹,“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对文本只是浮光掠影,缺乏深度解读。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文本解读“程式化、功利主义、浮躁气息”的误区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文本解读的关键是要交给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抓手”,文本的标题就是打开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一个窗口。
一.探究标题喻点,在激趣中解读文本
有些标题字里行间巧妙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就赋予了文本中某一对象多层面的含义。这时,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标题中这些“喻点”(标题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关键词),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等等。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产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动力;又使学生在阅读愉悦中,主动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入编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标题中“一扇门”就是一个“喻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扇门究竟是什么样的门?刚刚跨进初中门槛的学生,本身还具有小学生的那种天真与好奇,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文本,更加容易激发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学生们不难发现,这是一扇“文学之门”,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教者此时再因势利导,围绕“一扇门”这个喻点,引导学生深读文本,进一步探究:这扇门神奇在何处?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理解了文学的含义及其魅力所在。
七年级下册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月迹》充满童真童趣,教学这篇文章时首先引导学生质疑标题:“月亮怎么会有足迹呢?”这里“月迹”本身就是一个“喻点”,它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唤醒了学生未泯的童心,激发起学生们沿着文本寻找“月迹”的浓厚兴趣。学生们通过初读文本,很容易寻找到月亮的踪迹:镜中、院中、杯中、河中、眼瞳里。这样,围绕“月迹”这个喻点,学生们整体感知了文本,理清了文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教者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月亮的踪迹在不断变化着,文中是如何刻画这种变化的呢?”学生们通过对文本的二次赏读,围绕对“月迹”的描写,品析了贾平凹先生散文语言的精妙。这时,教者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研读:“月亮的踪迹在不断变化着,那么月亮最终在哪儿呢?”一次又一次围绕“月迹”的追问,挑逗着学生们解读文本的神经。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到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于是,学生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一种向善向美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围绕标题设问,在深究中解读文本
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一般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暗示作者的情感或文章的内容、主旨。而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标题展开设问,自主发现问题,紧扣标题中关键词,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为切入口,巧妙进行设问,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深入文本,在深究中解读文本。
八年级上册季羡林老先生的《幽径悲剧》是一篇特别耐读、值得咀嚼的散文名篇,如果仅凭学生自己去解读往往不会到位,只能够是浮于表面的浅解读。教学这篇文章,可以围绕标题引导学生巧妙设问,由浅入深地发现问题,紧扣问题逐层探究,在深究中进行解读。问题一:“幽径悲剧是一出什么悲剧?”这一设问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知道文章讲述的是一棵古藤被毁的悲剧。问题二:“文中是如何突出其‘悲’的?”这一设问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赏读文本,在赏析文本语言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其“悲”。问题三:“为什么称之为悲剧?”这一设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了解写作背景,感受作者无比宽广的悲悯情怀。问题四:“作者写这出悲剧意在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设问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解读文本,把握文章主旨,唤起维护真善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七年级上册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学生们一见标题就自然而然地萌发深入文本进行解读的欲望:“本文中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为什么说往事‘依依’?”带着这两个“执一驭万”的主问题深入文本进行解读,既整体感知了文本内容,又在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赏读中体会了作者对往事的“依依”之情。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丰富标题意蕴,在比较中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需要感悟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获得对于文本的理解。文本标题中的语言其实非常具有兼容性,其意蕴有待读者在解读文本时进一步丰富。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对标题中的修饰语深入揣摩,探究其深层意蕴;或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在标题的前面、后面或中间加入有关成分,对其进行扩展,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也可以根据文本具体内容,设想其他相关标题与文本原标题进行比较,探究其优缺点,引导学生挖掘文本解读的深度。
八年级上册当代作家黄飞的小说《甜甜的泥土》短小精悍,意蕴丰富。初读时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泥土”怎么会“甜甜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解读文本,学生们从“甜甜的”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爱的可贵。在此基础上,教者再引导学生丰富标题中“甜甜的”的意蕴:你从文中还读出了哪些方面是“甜甜的”?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感受到小亮的分享是甜甜的、小亮的期待(梦)是甜甜的、老师同学的关爱是甜甜的、传达室老头的关心是甜甜的……这样,学生们从本篇小说中读出了基于母爱而又超越母爱的“大爱”主题,文本的解读有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涵。
又如八年级下册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扩展标题,带着“ 的窗”这一悬疑进行解读,学生很容易透过这扇“窗”透视小说人物的心灵,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照一目了然。
再如九年级上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但我们不能就此作罢,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标题中“我的叔叔”有何用意?能否将标题直接改为“于勒”?学生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发现,“我的叔叔”除了点明“于勒”与“我”的关系外,还寄予了“我”对“于勒”的同情,更寄予了“我”的一种期盼,期盼亲情的回归,期盼早日结束那种“有钱则亲、无钱则疏”的病态社会,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黄厚江老师教学七年级下册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更具独到匠心,教者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首先让学生围绕标题比较“我们家的男子汉”与“我家的男子汉”的区别,一方面照应了文本中所说的“这个家”指包括作者的姐姐姐夫等其他家庭成员的大家庭,另一方面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其次,教者引导学生读标题,感受标题后应该加什么标点符号好,学生们在体悟中觉得应该加上感叹号,在亲切感的基础上又增添一种自豪感。如此之举,为学生解读文本挖掘“男子汉”的精神品质奠定了丰厚的情感基础。
当然,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因为它永远处于与理解者对话的意义生成过程之中;因此文本解读应该是动态的和开放的,标题只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窗口,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一个“抓手”,我们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要因“本”而行,让文本解读发挥其更加高效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