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主要环节技术要点分析
2015-05-05张秋光
张秋光
(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教信息局,公主岭136100)
1 选地与整地
在选地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大豆生长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宜,地块要平整,土质肥力好,疏松透气,含水和排水性能好。另外大豆种植不同于别的作物,对地块的茬口要求十分严格,重茬和迎茬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及病虫害的发生,因为前茬大豆的残留分泌物会对再种植的大豆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产生畸形植株,对产量和品质都能造成明显的降低,所以在选择地块时一定要注意茬口,选择生茬地或轮作3年以上的地块,前茬最好是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
地块选好后要进行整地,主要进行深翻、耙平,在整地时,要结合地力情况施足底肥,底肥最好的施用农家肥,把腐熟的农家肥均匀撒施在土壤中,中等肥力的用量2t/667m2,也可同时施加一些复合肥,磷酸二铵15kg或氮磷钾复合肥20kg,以此来提高地力,肥量可根据地力情况进行增减。
2 品种的选用
在大豆的品种选择上,一定选择优良的品种,但并不是各项指标都占优就是最应选择的,应在综合各项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进行比对选择,以适种为原则,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倒伏的品种,品种的生长期要适合当地的无霜期,再有选种时要注意地块及土壤肥力来确定对肥水喜好不同的品种,也可以根据种植方式进行选择早熟、中熟还是中晚熟品种。
3 深层施肥
在施肥这一环节,要控制好施肥深度,肥料深施主要是把肥料施于种子之下,让肥料和种子分开,这样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不与肥料接触,避免出现烧种、烧苗的情况,而且肥效持续较长,在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满足对营养的需要。
第一种方法:机械深施。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于一些平整的便于机械作业的地块,利用机械进行施肥,把肥种分开,施肥深度一般在种子侧下4~5cm深,也可以分层进行施肥,最深层施底肥,一般在15cm左右,占总肥量的一大半,而上层6cm左右的深度施种肥,肥量点一小半,化肥的总用量可以控制在20kg/667m2左右的复合肥。
第二种方法:破垄夹或老沟深施。这种方法主要是对于一些没有翻耕的原茬地,首先进行破茬,深度控制在18cm左右,破茬后要立即进行施肥,然后紧接着要进行合垄、镇压,这样可以保住垄中的水分,利于播种。另外也可以地原垄沟进行施肥,进行老沟深施,用犁在原沟趟一次,深度在15cm左右,然后把肥料施于沟中,再用大犁破茬掏墒合成新垄,再适度镇压保墒。现在由于农机具的普及,好多工序都可以一次完成,节省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第三种方法:翻前施肥。主要是针对一些有机肥的施用,在春天或秋季进行深翻之前,把原茬作物收获后,先把有机肥料施撒于地表,再用耙机把肥料充分耙入土中,然后再进行深翻,这样肥料会被翻入土中,也土壤进行混合,翻后再进行耙平耢细,播种时根据需要进行起垄种或平种。
4 精细播种
4.1 种子处理
首先要进行种子精选,可人工或用机械进行,剔除一些伤、虫、病、瘪种粒,保留大小整齐、品相一致的种子,这样可以确保出苗整齐。其次是进行拌种,用药剂把种子包起来,在种子外表形成一层药膜,起到杀菌防虫的作用,避免播后被一些地下害虫破坏,现在包衣剂的种类也很多,不难具备防虫的作用,有些包衣剂还含有微量元素,对种子出芽后的生长也十分有利。在拌种时要注意拌种均匀,最好是少兑水或者不兑,保证阴干后的种子不膨胀,不开皮。
4.2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选择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种植情来确定,不同的种植方式适应用不同的地理特点及气候情况,在大豆的种植中有很多种播种方法,常见的有5种,分别是垄上双行精量点播、垄上等量穴播、 “三垄”栽培法、“两垄一沟”栽培法和窄行密植栽培法。现在播种多采用播种机进行,在行距、株距、下种量等方面都能做到很好的控制,极大的提高播种的效率及质量,同时也为各种方式栽培提供了保证,在生产中可灵活选择。而且现在的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播种、覆土、镇压作业。
4.3 精播条件
首先大豆种植要避免重、迎茬,最好选择正茬地块。其次,要进行细致的整地,由于机械播种所以地块要平整,而且土壤要细碎,没有大的土块、垡块,起垄要直,垄要扣严、不漏墒不跑墒,垄距不要误差过大。再有就是土壤的水分一定要适合,水分不足会影响种子发芽,水分大太会粘连机械,影响播种质量,播种时土壤湿度应为22%左右,以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为宜。
4.4 播期及密度
大豆的出芽温度是以土壤5~7cm深处的地温稳定通过8℃时以上为宜,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低温冷害,但也不要等温度升的太高再播这样会影响大豆的生育期和无霜期不符,导致大豆下霜时仍不成熟,东北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便可以播种了。播种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栽培方式来综合确定。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与深松
杂草的过分生长会在阳光、水分、营养等方面产生强势竞争,导致大豆的生长不利,所以要做好除草工作,现在多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可以在播前喷洒除草剂,如果出芽后仍有杂草生出,可以在苗后进行一次化学除草,如果还是不能控制杂草,在大豆生育期可进行第3次化学除草,除草的原则是宜早不宜迟,要除草除了。大豆的深松现在主要集中在中耕环节,苗高10cm时进行一次趟地,培土深度以不压苗、不漏草、不超过第对真叶节为宜,然后在10天左右再进行一次趟地,这次要多上土,达到深松的目的,深松后土壤疏松,透气性增加,根部发育得到很好的改善。
5.2 叶面追肥或矮化壮秆
在大豆花荚期可根据大豆具体的长相情况进行适宜追肥。如生育不足,可进行根外追肥。大豆花期如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