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的作用效应及应注意的问题
2015-05-05辜胜前
辜胜前
(山西省柞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柞水 711400)
地膜覆盖栽培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入,经过几十年来的消化、吸收和发展,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对不同地区出现的低温、干旱、高温、雨涝等限制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表现出显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用效果,一般增产增值20%~30%,成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特别对于高寒地区的农业生产更具有其特殊意义。因此,全面正确地了解、认识和掌握地膜覆盖的作用效应和适应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更进一步提高地膜覆盖栽培的科技含量,对于广大基层农技推广者和生产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膜覆盖的作用效应
地膜覆盖技术体现了多个方面的作用效果,为各地产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乃至整个农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积极作用。
1.1 增温作用
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减少了地膜内外热量的交换,同时水分只能在膜下地表缝隙间循环,不能向膜外蒸发扩散,相应地提高了土壤热容量,使膜内土壤温度在较长时期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地膜覆盖后,白天阳光透过薄膜的阳光效应能使地面温度升高,再通过土粒的传导作用逐渐使耕层土温增高。据柞水高寒山区田间调查统计,地面覆盖一层地膜能使土温提高3~5℃左右,地膜玉米、地膜马铃薯栽培整个生育期可增加积温200℃以上,比露地提前播种15~20天。
1.2 保墒作用
地膜的阻隔作用切断了土壤水分与大气直接交换,从而抑制水分大量蒸发;同时由于膜下温度较高,使土壤热梯度差异加大,导致深层土壤水分向表层聚集。因此,地膜覆盖有良好的保墒、提墒以及稳定土壤水分的作用效果。据各地调查研究得知,地膜覆盖后,耕层1~20cm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2%以上。
1.3 抑盐作用
在盐碱地区,露地土壤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到地表蒸发时,土壤盐分随水而上,盐分就聚集在土壤表层。地膜覆盖后,就阻止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抑制了盐分上升,这样在膜下形成了一个低盐耕作层,形成一个有利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环境,保苗效果十分显著。
1.4 土壤效应
地膜覆盖后,由于膜下地温的变化,膜内水汽不断发生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空隙变大,土壤疏松透气,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同时土壤表面避免或减缓了雨水、灌溉水的淋洗,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的次数减少,避免了人畜的碾压和践踏,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松软状态,为农作物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5 养分效应
地膜覆盖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使微生物活动的同时,加速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增加了土壤可给养分。同时也减少了雨水冲刷,避免了养分流失,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节肥的作用。
1.6 其它作用和效应
地膜覆盖后,可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不同颜色的地膜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如银灰色膜可驱蚜避蚜,紫光膜可增加紫外线透射等。在棚室生产中,地膜覆盖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节水保墒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棚内的空气湿度,抑制了病害的发生等。
2 地膜覆盖的适应性
地膜覆盖的作用效应决定了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该地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多种农作物生产上都可推广,并在不同地区发挥着不同作用。
2.1 适应广泛地区
地膜覆盖栽培在冷凉高寒地区以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为主,改善低温冻害的影响,延长生育期,避免“秋封”现象发生;在矮山低热川道和平原地带,可达到提早播种、提早收获、提早上市、提高效益的目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保水增温为主,是抑制蒸发、蓄水保墒的有效措施;在低洼盐碱地区以抑盐保苗为主,在高温多雨地区发挥护根、保水透气,防止养分流失作用。因而,在不同地区可发挥不同的作用。
2.2 适应多类作物
地膜覆盖栽培既应用于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适用于蔬菜、烟草、药材、花生、瓜果等经济作物,据统计适用作物多达40多种。特别是烤烟、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上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并深受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在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同时,有几个问题还需要反复宣传与强调。
3.1 地膜选择问题
农作物生产一定要选择农用膜,千万不能选用工业用膜,因为一些工业用膜不但含有有毒物质、质量差,而且对作物有伤害,甚至造成减产绝收。农用膜又分为白色透明膜、黑色膜、银灰色膜、彩色膜等,具体要根据季节、作物种类、覆盖目的,选择不同地膜。
3.2 播种时间问题
把握适宜播种期一定要考虑种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当地终霜期及出苗的天数等3种因素,最好是终霜期前播种终霜期后出苗,这样才有利于增产增收。地膜覆盖时间不能过早,过早遇到晚霜易受冻,造成毁苗。同时,要注意防止 “倒春寒”造成的寒苗现象发生和未及时放苗出现的烧苗现象。
3.3 土壤水分问题
地膜覆盖前,土壤水分一定要适合,即保水是要有水可保,这是保证出苗和苗期正常生长的关键。相反,如果土壤粘重,水分过多,缺乏氧气,对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不利,这样的地块应先晾墒,湿度适宜时再覆盖地膜,否则易沤根毁苗。
3.4 合理施肥问题
地膜覆盖栽培用肥量要准确,不能过多过少,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如果在播种时一次性盲目地增加施肥量,不仅造成浪费,增加成本,甚至烧苗毁种。相反,有机肥用量少,化肥用量也不足,造成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同时,施底肥时不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一定要深施,严防浅施在表土层。
3.5 残膜处理问题
地膜系高分子化合物,很难分解,大量旧膜积聚残存于土壤中,造成土壤与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作物收获后应用人工或机具及时将旧膜捡拾干净,并携出田外回收处理。最有效且生态的途径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降解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挥重要作用。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编教材种植新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