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杰拉德·莫迪埃:一位自由斗士的死亡

2015-05-05唐若甫

歌剧 2014年7期
关键词:萨尔茨堡歌剧院音乐节

唐若甫

如果说伟大即被误解,那很难有比杰拉德·莫迪埃更伟大的歌剧从业者。甚至在刊登他的讣告时,报纸杂志的记者们在形容他的职业时都是层出不穷——有的称呼他为歌剧导演,有的是艺术管理者,有的是剧院经理,有的是教育家。这就像是《新约》福音书中每人描述耶稣与十字架上山一样,各有角度与时间先后。

这确实也反映出莫迪埃一生的错综复杂与涉猎之广。一方面,他将自己的烙印深深留在了发家的比利时皇家莫奈剧院、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巴黎国家歌剧院,另一方面他也在后半段职业生涯中把尚未上任就被解职的纽约市立歌剧院搅得天翻地覆,随后赴马德里皇家剧院弄得那里鸡犬不宁并与上级领导等屡屡闹翻。当他因胰腺癌于2014年3月8日以了O岁逝世时,马德里皇家剧院正在启动对他的解职程序,而之前莫迪埃尽管被查出癌症,但依旧不屈不挠地坚持在岗位,并就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与政府和董事会闹僵。胰腺癌从发现到夺命通常只有一年时间,不少音乐家都命丧胰腺癌,比如卢奇亚诺-帕瓦罗蒂,女高音贝弗利·希尔斯和指挥家埃利希·孔泽尔等。

追溯莫迪埃的童年时代,也许能发现他那清教徒般执著的本源,也就是导演彼得·塞拉斯口中描述的“他就是个拿破仑,想到就要做到”。在寄宿制的耶稣教会学校,他深受马克思、尼采和易卜生等人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发展出自己的美学基础。在他看来,一切艺术都不应该是简单易懂的:“如果是轻而易举的艺术,那就不是艺术,歌剧具有强大的情感气场,若与赤裸裸的真实生活分开,便是一种背叛。”基于这种理念,莫迪埃在根特大学学习时,就领导着一个近乎歌剧恐怖主义的帮会,名叫Jeugd-Opera。每逢遇到资产阶级氛围浓厚的经典歌剧制作时,帮会的人就会在谢幕时从歌剧院顶层向舞台扔烂番茄和宣传单以示不屑。

莫迪埃初涉歌剧行业是在杜塞尔多夫的德意志歌剧院,那里的现任总监是台湾指挥家简文彬。随后他出任法兰克福歌剧院的艺术管理助理,辅佐交情甚笃的指挥家克里斯多夫-冯·多纳伊。在那之后,他又跟随多纳伊在汉堡国立歌剧院和巴黎国家歌剧院跌打滚爬了几年,深受战后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罗尔夫·利伯曼(Rolf Liebermann)影响。正是在巴黎歌剧院,他认识了利伯曼。当时利伯曼正在大力拓展剧院的20世纪剧目,比如勋伯格的《摩西与亚伦》,并主推现代制作,这些都与莫迪埃的艺术理念高度吻合。在利伯曼的引荐下,莫迪埃于1981年开始执掌比利时首屈一指的皇家莫奈剧院(Theatre de la Monnaie)。

初出茅庐的莫迪埃把当时几乎算是与世隔绝的莫奈剧院当作了实现自己宏图的试验场。他与指挥家西尔维安-坎布莱灵(Sylvain Cambreling)组建了世界一流的乐团和合唱团,邀请到当时国际顶级的歌剧导演诸如帕特里斯·显若(Patrice Chereau)、吕克·庞迪(Luc Bondy)、彼得·斯坦(Peter Stein)和鲁斯·伯格豪斯(Ruth Berghaus),将一大批新鲜制作带入陈旧的剧目中。但他并不在意邀请大牌歌唱家,并曾说:“据我所知,莫奈剧院的大门挤不进帕瓦罗蒂,过道也会卡住杰西-诺曼的。”任内由他主持的一大批有口皆碑的新版制作包括克劳斯·迈克尔·格吕贝(Klaus Michael Grtiber)导演的《鲍里斯·戈杜诺夫》,鬼才导演赫伯特·维尔尼克(Herbert Wernicke)执导的不换景的《指环》全集,以及委约美国简约派作曲家约翰-亚当斯创作歌剧《克林霍夫之死》(Death of Klinghoffer),委约芬兰女作曲家卡佳·萨利亚赫(Kaiia Saariaho)创作了歌剧《远方的爱》(L'Amour de Loin)并全球首演,还有不少雅纳切克的歌剧。

莫迪埃往后的管理风格开始在莫奈剧院显现,那就是制造混乱。《克林格霍夫之死》的委约便为一例。虽然从现今的眼光来看这已是一部现代歌剧文献中的传世之作,但歌剧中对待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模棱两可的态度时至今日还招致犹太人和亲犹社会团体的非议。

1987年,剧院长久以来的舞蹈总监莫里斯·贝雅(Maurice Bejart)离职后,他火速任命了美国年轻的编舞家马克-莫里斯(Mark Morris)接任。马克深谙“圣上”所好,彻底颠覆前任留下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激进大胆的编舞,即使是对普塞尔《迪多与阿尼埃斯》(Dido andAeneas)或者亨德尔《快乐的人,幽思的人,稳健的人》(L'Allegro,il Penseroso ed il Moderato)这样的巴洛克作品,基本上每场舞蹈最后不是以血腥就是以裸体收场。这些壮举,加之莫迪埃花费在剧院硬件升级上的巨资,一方面为剧院迅速赢得了国际知名度,让布鲁塞尔出现在了表演艺术重镇的版图上,另一方面也得罪了大量保守权贵。三年后,莫迪埃没有续约,离开故土,再没有回去任职。

1991年,莫迪埃转战萨尔茨堡,接任卡拉扬出任音乐节总监。任命莫迪埃看起来毫无章法,因为卡拉扬在那里所推崇的豪华和传统歌剧制作,台上的巨星和乐池里尊贵的维也纳爱乐。这些“高大上”都与莫迪埃格格不入。上任后,莫迪埃把炮火开向了国际社会,毫无保留地将子弹对准迂腐保守的奥地利传媒,把前任痛扁了一顿,把实际掌控音乐节曲目与艺术家资源的几大唱片公司挨个数落一遍,誓言“要把残留在音乐节里的黑手党一个个清理干净”后,于1992年上任的第一届音乐中推出一版全新打造的《蒂托的仁慈》。卡拉扬时代的音乐节贵客里卡尔多-穆蒂因为受不了强烈修正主义色彩的制作,在开演前几周愤然出走。不过那年最大的亮点并不是这些花边新闻,而是梅西安绝顶之作,歌剧《阿西斯的圣方济各》(St Frangois d'Assise)。彼得-塞拉斯的导演风格与卡拉扬的风格差之万里,他用敏锐轻巧的舞台设计,在谢幕时获取了同样壮大的喝彩和倒彩声。这正合莫迪埃之意:这就是他想要的。

其后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越战越勇:1997年利盖蒂的《大骷髅》(Le Grand Macabre),1995年由彼得·慕斯巴赫(Peter Mussbach)执导,老愤青迈克尔-吉伦(Michael Gielen)指挥的贝尔格《璐璐》。当然还有他中意的雅纳切克,虽然格吕贝导演的《死屋》被乐评人迈克尔·肯尼迪称为“更像是一锅粥而不是一摊血”。

另一位老愤青皮埃尔-布列兹,连同自己的巴黎现代合奏团(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Paris)也顺势进入了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视野,带去了梅西安、贝利奥、瓦雷斯(Varese)、韦伯恩和勋伯格等人的作品。莫扎特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音乐节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欧洲室内乐团、学院室内乐团和其他象征新潮和变革的指挥家们如罗杰·诺灵顿爵士(Sir Roger Norrington)、约翰·艾略特·加迪纳爵士(Sir John Eliot Gardiner)和西蒙-拉特尔爵士(Sir Simon Rattle)等。即便如此,莫迪埃还是保持了和巨星们的密切合作,其间登台的不乏芭托利、贝尔甘扎、特菲尔、汉普森、多明戈、巴伦伯伊姆、基辛、波利尼和穆特这样的卡拉扬御用人马。

但总的来说,莫迪埃在萨尔茨堡遇到的阻力大于他的能力。比如维也纳爱乐乐团拒绝使用由他推荐的骑熊人(B~irenreiter)乐谱,也拒绝对自己排练和演出可以是两套人马的霸王条款作出让步。他也坦言在降低票价方面毫无成效。但毕竟,他收拾了在卡拉扬时代寄生于音乐节的唱片公司,把它们的残余势力逐出了音乐节。当然,后来唱片公司的势力也是江河日下。

2001年离职萨尔茨堡后,莫迪埃改赴德国鲁尔创建“三年音乐节”(RuhrTriennale),直到2004年出任巴黎国家歌剧院总监。巴黎国家歌剧院是欧洲第二大歌剧院,享受全额政府补贴,规模和预算仅次于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在那里,他又一次将《阿西斯的圣方济各》搬上舞台,引入了导演克里斯托弗-马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还聘请塞拉斯导演了一版使用Bill Viola影像资料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2007年,快到法国规定的65岁退休年龄时,他被任命为纽约市立歌剧院的总监。

当时纽约市立歌剧院离关门破产只有几步之遥,希望任命这样一位从不按理出牌的总监来振兴歌剧院。但事与愿违的是,习惯于欧洲政府补贴的莫迪埃要求董事会融资6000~-美元,而实际融资额仅为3600万美元。为了羞辱雇用方,他还与尼克-瓦格纳一同角逐2008年拜罗伊特音乐节的继承人。纽约市立歌剧院最后只能解除了与莫迪埃的合同,歌剧院也于2013年申请破产。然而在候任期间,莫迪埃委约了两部美国作曲家的作品:菲利普·格拉斯基于沃尔特-迪斯尼的《完美的美国人》和查尔斯·沃利宁(Charles Wuorinen)基于李安同名电影改编的《断背山》。

2009年,他被任命为马德里皇家剧院音乐总监,这也是他人生征途中的最后一站。就职典礼上,他操着一口“洋泾浜”西班牙语接受西班牙媒体采访,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让整个西班牙音乐界震怒,而莫迪埃的初衷只是想秀一下自己刚学了半吊子的西班牙语。上任后,他推出的第一部歌剧便是艾米利亚与伊利亚-卡巴科夫执导的《阿西斯的圣方济各》,并将乐季中威尔第和普契尼这些“大俗曲”一并砍除。随后将先前委约的两部美国歌剧引荐到马德里,连同同样是讲述“被禁止的爱情”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同一系列中上演,受到暴风雨般的反响。

也许没有什么比莫迪埃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告别之作更能阐述他的艺术理念了。抱着对奥地利迂腐传统和一年前当政的右翼政党的极大不满,他在2001年主持的最后一届音乐节中上演了汉斯·纽恩菲尔斯(Hans Neuenfels)执导的《蝙蝠》。在剧中,奥洛夫斯基亲王是个大毒枭,狱卒弗洛什是马琳·迪特里希的模仿者,爱森斯坦与罗莎琳德被描绘成戈林与希特勒的情妇艾娃-布劳恩。莫迪埃用维也纳人引以为豪的沙赫蛋糕,砸回到了奥地利人的脸上,抒发他的强烈不满和愤懑,好似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后,离开了萨尔茨堡。正如他在同样备受争议的2011年在马德里上演的卡洛·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李尔王》为乐季开幕后所说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丑闻,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如今我们得到全球瞩目。至少人们不会在最后关头还闭着眼了。”

驰骋欧洲歌剧界40余年的莫迪埃,为他所厮守的歌剧注入一剂强心针,为自己赢得了一片叫好和叫骂交织而起的纠结后,终于迎来了消停的闭眼。而他的理念。正由自己的学生们在比利时、德国、奥地利和加拿大等地继续发扬光大。人们终究会忘记他,或者提到他的名字时不知所措,但会记住他所委约和推出的新品新作。这,正是他想要的。

杰拉德·莫迪埃(Gerard Mortier),1943年11月25日生于比利时根特,2014年3月8日卒于布鲁塞尔。

猜你喜欢

萨尔茨堡歌剧院音乐节
奥地利古城萨尔茨堡
音乐节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音乐之声——萨尔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