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2015-05-05刘清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3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微创

刘清

子宫肌瘤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刘清①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1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知情选择手术方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下微创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好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和运用。

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也是人体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或子宫平滑肌瘤,通常发病初期,患者不会产生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腹部存在明显的压迫感[1]。有报道显示,子宫肌瘤在35岁以上妇女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20%~40%,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一种疾病[2]。当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时,手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术式的不同,疗效也有一定区别[3]。因此,本文对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81例有手术指征并且要求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知情自愿选择不同手术术方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开腹手术)91例,观察组(腹腔镜手术)90例。对照组年龄31~46岁,平均(40.9±6.8)岁,子宫肌瘤平均直径为(3.3±1.1)cm,其中40例为多发肌瘤,51例为单发肌瘤;观察组年龄33~49岁,平均(41.2±6.9)岁,子宫肌瘤平均直径为(3.4±1.2)cm,其中38例为多发肌瘤,52例为单发肌瘤。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运用开腹手术治疗,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后,逐层切开皮肤组织进入腹腔,对腹腔的状况进行仔细检查后,将肌瘤剔除,瘤腔缝合,最后将腹部关闭。术后,运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 运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留置导尿管。经阴道将举宫器放置在子宫内,选择脐孔为手术入路,留置气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控制好腹内压,一般为12~15 mm Hg。导入器械,运用10 mm的腹腔镜全面探查腹腔,确定不存在粘连情况后,在左下腹和右下腹分别做两个操作孔,运用穿刺针将10~20 U缩宫素注入肌瘤部位,运用单极电凝钩将子宫肌瘤的表面包膜纵行切开,然后运用大力抓钳将肌瘤体提起,运用拨棒进行钝性分离,将肌瘤剔除。剥除肌瘤后,立刻对剥离面进行电凝止血,为了避免肌瘤壁间残留小肌瘤,手术的过程中,切除肌瘤后,应该将手指伸入操作孔内,对宫体进行全面探查,由于一些肌瘤体积较大,取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运用电凝剪刀在腹腔内剪碎瘤体后,再将其取出。同时,运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确定无任何残留后,取出操作器械,逐层缝合皮肤组织,结束手术。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运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中出血量,同时了解两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尿频以及腹痛等,并认真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

2.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异常、腹痛、盆腔包块以及继发性贫血等症状,不仅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从而导致患者不孕[4]。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饮食不当、环境污染、调节功能失常、生活无规律、情绪波动以及生活压力等,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5]。所以,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6]。

当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难度系数低、操作简单等特点,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开腹手术的切口较大,容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的过程中,容易干扰盆腔内环境,并且长时间暴露腹腔脏器,容易增加感染风险,影响胃肠功能,延长住院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7]。传统开腹手术还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并且术后会留下瘢痕,无法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8]。相比较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手术的过程中,无需在患者的腹部做切口,能够使内环境保持稳定,不会干扰腹腔,并且在腹腔镜的直视下,手术医师可以对腹腔内的状况进行全面、仔细观察,手术视野较广,内部解剖结构清晰,不会损伤邻近的器官,不仅不会给患者造成太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9]。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9%,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指标较好,说明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中,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操作技巧、肌瘤位置以及肌瘤面积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0]。所以,临床上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时,一定要先确定子宫肌瘤的面积和位置,并且掌握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坚持无菌原则,熟练运用手术器械,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此外,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分离肌瘤和肌层之间的解剖层次,充分暴露肌瘤后,再运用大力抓钳将肌瘤瘤体提起,然后运用缓慢旋转和牵拉共同进行的方式,用拨棒钝性分离子宫肌层,剥除肌瘤后,立刻对剥离面进行电凝止血,并且运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避免瘤体残留,降低复发率,确保治疗效果。

[1]姜丽,祝亚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优势及争议[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3):221-223.

[2]游柳婵,罗笑卿,叶菀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44-45.

[3]赵萍.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3988-3989.

[4]罗红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5]汪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0,31(9):1081-1083.

[6]张艳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37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11(10):1795-1796.

[7]刘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0(2):149-150.

[8]黎德群.马刚.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46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3):368-369.

[9]尚秀敏.传统术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2):150-151.

[10]张辉.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43-44.

Effect of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LIU Q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3):133-135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Method: 181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5,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voluntary informed choice,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of 91 cases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laparotomy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90 cases was used the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exhaust time,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day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with fewer complications,higher security,better curative effect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Uterine fibroids;Laparoscopic;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Effective treatment

10.3969/j.issn.1674-4985.2015.33.044

2015-08-19) (本文编辑:周亚杰)

江西省科技厅课题(20123BBG70178)

①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 萍乡 337000

刘清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Pingxiang,Pingxiang 337000,China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