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教好高中音乐声乐教学

2015-05-05张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声区母音初学者

张芳

“实践见真知”,从事高中音乐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声乐教学要求有好的“苗子”、严格而又科学的“好方法”以及让人产生共鸣的“好情感”。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比较,它是一种抽象性非常强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学科。

一、歌唱的形体

对于学音乐的学生来说,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地进行形体训练,在形体训练时我常用的是“挺拔而放松”的感觉。当然对于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在台上为了情感的表达,可以来回地走动,但对于初学者就必须有一定的要求:(1)两脚自然分开,约5厘米,左脚稍稍向前,右脚稍稍向后;(2)腰椎挺起,上身直立并略水平前移,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3)两肩不抬不夹,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松而不懈”必须是一种积极的放松。

二、将声乐与物理学横向联系

第一,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产生振动的物体材料多种多样,材料不同音色也不同,振动再引起共鸣,共鸣体的形状也直接关系到声音的质量。传统的“三种唱法”往往会让初学唱歌者误解,大多数初学者首先把自己画个牢笼——我要唱美声、民族、通俗,没有想到自己发声的材料怎么样,共鸣腔怎么样,一味追求唱什么,没有想到自己适合唱什么。一支竹制的乐器要唱出铜管的声音请问能做得到吗?一支小号想唱出大提琴的声音又怎么去做呢?所以,学声乐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发音材料——声带宽窄厚薄和位置的深浅,共鸣腔——喉管口腔及鼻腔的形状,之后才能判断并确定自己适合美声、民族,还是通俗,并在选歌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唱出自如、流畅、美丽、动听的歌,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第二,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找出声音不好的原因。其一用纸卷一个纸筒靠在嘴上朗诵和拿开纸筒朗诵有啥区别呢?当然用上纸筒声音好得多,究其原因得出:声音浅、管子短就不好听,管子变长声音就变好。其二用小号实验,小号的声音就是嘴唇振动的声音,单听嘴唇振动的声音尖锐刺耳不好听,嘴唇上加上一个号嘴就会变得稍微好听,再把号嘴插入小号就特别悦耳动听。学习唱歌的过程就是把你的发音管变得越来越长的过程,但唱歌不可能把管子向空中向外延长,那就只能从自身解决往里面变长。

第三,凸透镜的原理。大家都知道,太阳照射大地,总不会平白无故地让森林和房子随便就着火燃烧吧,但如果用一块凸透镜将阳光集中在一点,很快就会着火。我们唱歌声音没有穿透力,唱不了高音,就相当于阳光不会自然,如果将声音像凸透镜控制阳光一样集中在一条线上沿着后咽壁往上冲,声音的效果一定会好得没法想象。

三、发声练习

对于初学者,我采用的是先练说再练唱:

1.说母音

这个练习采用了戏曲演唱的喊嗓方法。汉字的母音很多,对于初学者我经常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先吸气嘴动腰动,然后发a母音。a母音是最宽的,很容易发出来,但是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耳朵,不要让学生发出e的声音,因为发a母音时需要用发e母音的口腔状态,特别要保持发e时的舌头和空腔状态,特别是保持发e时舌头后部略微抬起的状态。再将上颚微微地、兴奋地抬起,有如“打哈欠”起始阶段的感觉,耳朵有张开感,使口腔略宽于发e的状态,然后用气将a音仿佛从耳朵中送出,这样a就集中、明亮了。女生先练习假声,男生先练习真假声。

2.唱母音

在掌握了单独母音的说法后,就开始训练唱母音的单音练习。为了巩固说母音的方法,我还是建议先说一个母音,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及发声方法唱一个母音,说母音和唱母音两者联合起来训练效果较好。老师对学生不对的声音要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旦唱一个母音的方法不对,老师就要回过头来再说一个母音,这样反复练习。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音域。

我们平时练声总是用“米”和“妈”等母音反复练习,母音的练习要有目的和方法,不是简单地随便唱唱,练声曲的训练我强调的是气息的运用,初学者习惯用大白嗓子唱,特别是嗓子天生条件好的学生。我建议开始练习时采用下行的、比较简单的短音练习。例如,我训练这条练声曲时会强调三点:第一,张口吸气(不抬肩、不提胸);第二,三个母音,每个母音都要落在气上;第三,喉咙打开。三者的结合就是前面所强调的嘴动腰动。当然,老师还是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简单练习曲的训练,在运用歌唱正确状态,做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后,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

四、“重情”

李斯特在《体味音乐与情感》中认为:“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在这里,感情已不再是源泉、起因、动力或起指导和鼓舞作用的基本原则,而是不通过任何媒介的、坦率无间的、极其完整的倾诉!”

所以,在音乐骤然响起时,人们的情感就会受到激发、受到感染,并随着音乐而起伏、升华、延伸、感悟。因此,声乐教学必须把音乐情感的培养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在平时声乐训练中,从第一天起,我们就要让学生每次发出的声音都能蕴藏情感,而不只是单纯的音阶、音程和母音的练习,要做到让每次发声练习都和“心”相通、与“魂”相系、与“情”相融。有了情,熬出的饭菜就更有味道;声乐教学有了情,教出的学生就会有质的飞跃;学生声乐学习有了情,他们就能创造出更真、更纯、更美的天籁之音。

猜你喜欢

声区母音初学者
初学者,赶紧看过来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换声区唱法在男声歌唱教学中的训练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初学者如何临写《九成宫醴泉路》
正确演唱意大利歌曲五个母音的重要性与具体练习方法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