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

2015-05-04何春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

何春梅

摘 要:随着环境的恶化,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能有效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健康民发展,各国不断加大对植树造林技术的研究与实施,我国也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只有做好植树造林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植树造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文章通过对植树造林必要性的探讨,提出如何进一步提升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管理;森林

人们要如何了解造林和植树的区别?只有种植面积大,未来能发展成为森林的,才能称为是造林。通过采取良种壮苗、适地适树、细致整地、适当密植、抚育保护等工作措施,不断进行工具改革和灌水、施肥完善,才能完成造林工作。对那些面积小,不能形成大规模森林的,就是通常所说的植树。

1 植树造林必要性

1.1 保持水土

据不完全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近20吨,所以说,植树造林能有效的把水土保持下来,树林的根系和树冠一样大小,四面八方延伸的根系,如同巨手,把土壤抓在手里,巨大的树根对水分有着吸收和蓄存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被抓住的土中水分,对森林地带70%的降水都能够有效吸收,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地球的一个肺,森林也有着绿色水库的称谓。

1.2 防风固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根除风沙给人类带来的不必要灾害。

1.3 减少噪音

植树造林能减少环境噪音,给人们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旅游、娱乐和生活场所。

1.4 美化环境

植树造林能够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清除空气污染,让自然环境适宜人居,净化空气,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现代加工业,使人们无限制地不断开发和利用环境,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空气中有毒物质侵扰着人类,特别是工矿业不断发展,导致空气二氧化硫、氮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大大超标,这些气体对人体十分有害。据统计,森林对二氧化硫吸收量比无林地大5~10倍,林木具有杀菌、吸尘、吸毒的作用,大面积的树林能够有效吸纳有毒气体,比如柏林能分泌出杀菌素,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毒素;树木花卉又对空气中的毒气有着较强的吸收力,还有银杏、白桦、榆树、侧柏、松树等均可以通过自身分泌物,产生芳香挥发性物质,达到杀菌作用。

2 植树造林技术

2.1 造林整地

选择好造林整地地址,就需要进行林地整治,这个环节是改善造林环境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对造林地杂物的清除,另一方面要根据情况对土壤进行必要的翻垦。这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造林前操作,重点目标就是有效清除造林地上的枯死植被、采伐剩余物,并以实际造林需要决定进行土壤翻耕。

2.1.1 造林地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非常必要的,是造林前重要工序之一,通过对林地内灌木、杂草植被,杂物垃圾或采伐迹地上采伐剩余物清除工序,有效改善造林地卫生,对土壤翻耕、造林绿化、幼林抚育等作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要充分重视前期的工作,为下一个步骤提供便利,保证造林各道工序能够顺利衔接。

2.1.2 整地季节。通常要想保证造林成功,就需要在季节来临时,把握好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过晚,大体为提前1~2个月左右,这时的气候条件较好,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一定要保证整地后和造林前预留一个降雨较多的季节,这时候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改善水分状况、增加土壤有机物、充分熟化土壤、能够合理安排劳动,掌握好季节进行整地,是造林的前提,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如果是土壤肥沃熟耕地、土壤湿润、植被稀疏的新采伐迹地、风蚀严重的沙土地,则就不需要提前整地,可根据不同地域、地质情况,一边整一边造林,达到事半功倍的植树效果。

2.1.3 土壤翻垦。(1)土地翻垦方式。经过实践总结,土壤翻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面整地;一种是局部整地。全面整地主要就是指把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和翻耕,这种方式一般适合在缓坡、无风蚀、平坦的造林地区,但其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要保证坡度在10°以下、土壤结构、质地疏松、地面植被稀少时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整地包含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土壤质地是否粘重、植被覆盖是否过密、坡度走向是否陡峻来决定。(2)整地深度。苗木根系一般为25~30cm,所以最大整地深度要保持在40~50cm。整地深度的条件主要还受气候、立地、根系、经济条件的影响。对禁地深度的加大,能够有效让树木扎根,林木根系分布深度随着整地深度不断加大,能够让林木繁茂成长。(3)宽度。带状整地要保证一定的宽度,必须要看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在坡度不断增加的同时,要对宽度进行调整,对那些生长茂密、萌蘖力强的树种,要加大林地宽度,对喜光、速生树种的品种,也要进行大宽度处理。(4)长度。只有保证林地长度,才能有效提高作业和机械整地效率。对林地块状间隔距离不能过长,根据坡度、植被状况、造林密度、坡度较缓或植被茂盛的具体情况,保证带宽与间隔比为1:1或者为1:2,这就要根据禁地实际情况而决定了,只有保证合理的长度,才能保证林木维护方便,确保整林成活率。

2.2 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是三种不同的造林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决定使用哪种方法,直接影响造林成效。

2.2.1 播种造林。播种造林主要就是指使用树种,向林地直接播散,这种方法也叫直接造林。播种造林有其自身特点,直接把种子播入土中,幼苗从种子发芽起就一直在当地成长,已经完全从各方面适应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当苗木长成后,不用过分周折的进行运输和异地移栽,能够有效保护苗木根系,对树木来说,整体没有遭到破坏,保证发育完整。使用人工选择的方式,对播种造林时每穴多播的粒种子苗木,对生长好、苗木壮的进行优化预留,保证造林质量优良。

2.2.2 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其特点有: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植苗造林幼郁闭早,对林分的稳定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苗造林比直接造林节省种子,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育苗再造林。

2.2.3 分殖造林。选择那些能够迅速产生大量不定根的树种,截取树木的一部分营养器官,当做造林基础材料。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选择立地条件时,要使用母树繁殖材料良好的材料,一定是母本具有强大遗传特性,因为这种特性能够决定林木是否快速成长成活,虽然方法、技术简单,又省工又省力,但却极容易导致多代繁殖的早衰、缩短寿命的不足。

3 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3.1 封山育林管理

其是对长期开垦破坏的荒山、荒坡进行封闭,防止人畜破坏,让当地植被自然生长,逐渐恢复大面积森林的最根本方法。

3.2 幼苗管理

幼林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土壤的管理,可以使用松土、除草的方式,不断优化土壤性质、保证幼苗成长。幼苗管理对以后树木生长和丰产有着极大的关联,特别是那些新造林,经历缓苗、生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均需要进行管理。

3.3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要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多选择在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的坡地和沙化地、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推广,通过停止粮食生产而繁殖林木或种草。

4 结束语

植树造林是关系子孙万代的好事,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提高土壤蓄水力,通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减少洪涝,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禹.浅谈幼林的抚育管护[J].中国林业,2005(16).

[2]任思伟.浅谈造林整地及造林方法[J].民营科技,2009(10).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技术
植树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