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015-05-04王彦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水利农业

王彦飞

摘 要:一直以来,农业的发展与水利都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中国本身就是农业大国,所以水利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黑龙江是我国的黑土地大省,更是农业大省,文章就从黑龙江省农田水利的建设情况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对完善黑龙江省水利建设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农业

我们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农业的,而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水利的发展,所以说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加农业抗灾能力并推进农业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条件。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的水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有着比较大的水资源开发能力,只是这些年旱情有所加重,所以针对当前农田水利的建设情况,做好相关的水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所在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保障,也是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加大农田水利的建设可保证国家粮食的安全,同时也能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1 稳定社会关系

农业丰收则基础性强,农民富裕才能代表着国家繁荣。但是,很久一段时间以来三农问题一直都制约着我们的全面改革。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可以优化,经济是否能更好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建设,才能确保农产品的供给顺利进行,也才能让国民经济更快成长。只有加大了农业发展才能让社会在稳定中前行。

1.2 与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相关

当前,我们国家粮食情况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农业效率不足、耕地面积极少、人口压力极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等等。而这些都体现在当前我们国家水资源极度不足的情况下。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要想大幅度的增加,并且稳定生产力,只能依靠提升灌溉用水的效率。当代的农业,对于灌溉技术、方法等要求都非常高,而现有的技术与条件已无法满足灌溉要求。所以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就一定要加大、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1.3 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生活改善等几点内容。如果中国的农业在将来无法解决十六亿人口的口粮问题,那么其发展则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中的基础,农业也是中国展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上升,包括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不可离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2 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黑龙江省现代的农业基础,直到2013年为止,黑龙江水利化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的20%提升到了现有的42%,灌溉面积多达四千多万亩,全省现已建成水库六百多座,总库容为155亿立方米。在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水库当中,大型水库有二十多座,总库容达到了117.3亿立方米,中型水库近八十座,总库容占到了24亿立方米,小型水库五百多座,总库容约为14亿立方米。

虽然从表现上看,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还算可以,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2.1 水利设施不发达、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因为黑龙江省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快,科技也欠发达,所以农田水利的设施发展比较落后,水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不均匀。而这些都是限制黑龙江水利设施发展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松嫩平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常年气候影响让这里常年缺水、降水量不足,再加上水利设施不发达,所以此地区的经济情况也不理想,农产品产量不足、农民生活水平一般。

2.2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的水利基础建设总体来说是过于落后的,明显跟不上其他的省份。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投资不是集中在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许多地方由于资金不足,水利设施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期被搁置或是存在资金欠账的情况。

2.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当前,多数现在正在使用的灌溉设备,都是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经过了这些年的使用,很多设施已步入了老化期,很多工程效益无法充分发挥。目前的灌溉、涝区工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老化以及失修的情况,并且效果在不断下降,经营与管理成本也是越来越高,非常需要重新开始进行配置。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

3 优化黑龙江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

3.1 提升认识

黑龙江的严重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和气候因素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水利工程的落后一定会让抗旱的能力降低,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很多的群众、干部等,对于抗旱不具有强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认识,提升思想觉悟,在面对困难时要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做得更好。

3.2 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

目前,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的筹措已成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问题,级政府、水利工作部门都要开拓自己的思路,以经济手段构建起长效的节水、办水的机制。主要的办法有:第一,各级政府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第二,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融资方法,同时积极建立农民兴办水利的工作。政府也要由信贷、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开展对农田水利的帮扶工作。第三,做好劳动力的分配工作。在自愿基础上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多投入。

3.3 加强工程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具有体积小、投资少、项目分散的特点,难以实现三个系统的共同管理与完善。由此,我们还一定要有一定的资质进行规划、设计等工作,设计单位实施项目负责制度,构建起严格的监督体系。提升农田水利基本的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水利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进行质量方面的管理,提升农田水利的建设。建立一个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制度,落实责任制,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克服重量轻施工管理的趋势。

4 结束语

综上,农业是中国的经济灵魂,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而三农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生产率,一定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出发,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并且了解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的农田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闫影,高金芳.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水平进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239.

[2]黑龙江统计年鉴[M].黑龙江统计出版社,2011:204-205.

[3]刘继武.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381.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水利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